如何记忆 12 对脑神经 k)":v3^
一嗅二视三动眼, 6peyh_
四滑五叉六外展, tg 85:
七面八听九舌咽, c!Dc8=nE0m
迷走及副舌下全。 O>V(cmqE`
(这个好像大家都会了,再来一个。) Rri`dmH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7>n"}8i
平时无体征, u9]1X1wV
发作有表情, V=
}1[^
焦虑出汗皮肤冷, </s,pe79B
心律加快血压升, 9y^/GwUQ
交替脉,偶可见, *)> do
L
奔马律,杂音清, V1utUGJV
逆分裂,第二音。 6I |A-h
你会换算新旧血压单位吗? Z]vL%Gg*!
血压mmHg, qn"K9k
加倍再加倍, 6D/ '`
除3再除10, B QjGv?p0s
即得kpa值。 FifbxL
例如:收缩压120mmHg加倍为240,再加倍为480,除以3得160,再除以10,即16kpa。反之,血压kpa乘10再乘3,减半再减半,可得mmHg值。 :a3xvN-l
8块腕骨 'MQ%)hipA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V?@?25
烧伤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 \##5O7/1
少食多餐, Acu@[I^
先流后干, j*zD0I]
早期高脂, NK/4OAt%
逐渐增糖, C;qMw-*F
蛋白量宽 =u|~
<zQw
历年来 ,神经系统教学中 ,学生都会感到“难学”,究其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记不住”,如何解决这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有如下体会。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谈一下神经系统 学习中的记忆问题。 ^M[P-#X_
1、以点代面 ,密切前后联系 QUOKThY?
1.1.脑干中脑神经核的记忆 1.1.1. l[%lE
首先 ,我们先讲述相关预备知识 : 3?E}t*/
1、鳃弓衍化肌包括 :咀嚼肌、表情肌、咽喉肌。 97LpY_sU
2、脑神经的名称、序号及性质 : 嗅、视、动眼、滑、叉、外展、面、听、舌咽、迷、副、舌下神经; 1、2、8是感觉,,5、7、9、10是混合,3、7、9、10含副交感 ,3、4、6、11、12含运动。 ]J@/p:S>
3、脑干仅与后十对脑神经相连。 T+CajSV
1.1.2 然后讲解: G]*|H0j
1、脑干躯体运动神经核〔(3、4、6、11、12)相联系+支配鳃弓衍化肌〕 有动眼、滑车、外展、副、舌下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共计8对。 Ceg!w#8 Z,
2、内脏运动神经核(副交感核)(3、7、9、10副交感) 动眼神经副核、上涎核、下涎核、迷走神经背核共计4对。 ;p Z[|
3、内脏感觉:孤束核1对(孤单一束) q#[`KOPV
4、躯体感觉:1、2、8是感觉,而1、2对不连脑干,故只有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5、7、9、10是混合=头 面。 yV]xRaRr2
1.2 语言中枢的记忆:
=r6qX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语言有身体(姿势)语言,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用得最多的是后两者,书面语言中包括写、读,口头语中包括说和听,其中写和说是主动的,读和听是被动的。其次,语言中枢都与相应感觉或运动中枢靠近,故主动的(说和写)部位于中央沟之前,故与额、中、下回靠近,且又是倒置人体,故就体表投影来说,参与说话的喉部位置显然在手之下,因此额中回后部为写字中枢,额下回后部为说话中枢;被动的(阅读和听话)位于后中央沟之后,靠近听觉中枢的缘上回和靠近视觉中枢的角回就分别成了听话中枢和阅读中枢。 4/*q0M{}B
2 口诀记忆 |t6~%6^8
如脑N的名称序号,连脑部位早已脍灸人口,广为传诵,在此我举例如下: $[(d X!]F
2.1 舌的神经支配记为: ZkWL_ H)
舌前面, OhwF )p=
舌后咽(面神经管理舌前2/3,舌咽神经管理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 z<n-Gzwk
三叉神经管一般(三叉神经管理舌前2/3的一般粘膜感觉), qrBZvJU
舌下神经司运动。 xsP4\C>
2.2 感觉传导路小结: D>kD1B1
三元两换一交叉 J^zi2jtV
浅脊深延成交叉 tT5pggml
经过内囊后脚处 x';uCKWV
定位诊断要靠它 r"]'`qP,
2.3 手的皮肤管理: jk70u[\
手掌正中三指半 g22gIj]
剩尺神经一指半 o"q+,"QL
手背挠尺各一半 92[a;a
正中占去三指尖半 v 1+U;Th>g
3 “望文生义” $a#H,Xv#
作为解剖学的许多名词都可以其命名来判断其位置/形态/特点/功能,如:大家只要记住交感神经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为椎旁节或椎前节,也就可以推断其椎管内脊髓T1-L3侧角发现的节前纤维到达交感干神经节距离短,而副交感神经形成的副交感神经节为器官旁节或壁内节,故由副交感神经节到达效应器的节后纤维必然短。另外,只要记住内脏运动神经多为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维)神经纤维,则很容易想到白交通支应为从T1-L3侧角发出到达交感干的节前纤维,共15对,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以上为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肤浅体会,总之,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的科学,记忆问题必须使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量,才能够前后联系、触类旁通。 HEY4$Lf(I
肱骨髁上骨折 ;YH[G;aJ
肱髁上折多儿童、伸屈两型前者众。 1r9 f[j~
后上前下斜折线、尺挠侧偏两端重。 HW[L[&/
侧观肘部呈靴形,但与肘脱实不同。 (! KG)!
牵引反旋再横挤,端提屈肘骨合拢。 ]<trA$ 0
屈肘固定三四周,末端血运防不通。 lU.Kc
屈型移位侧观反,手法复位亦不同。 AEg(m<t
问病史的提纲 63&^BW
因症变,治疗鉴, kgW @RD|
饮食睡眠大小便。 :T@r*7hNT
因(病因)症(症状)变,(变化进展)治疗鉴(鉴别诊断)。 7"2b H
生理记忆法 MC!ZX)mF
1、简明归纳记忆法 @,OT/egF4:
如微循环的特点归纳为:低、慢、大、变;
-$-8W
影响静脉回流因素归纳为:血量、体位加三泵((心、呼吸、骨骼肌); Pqp *
激素的一般特征为 8个字:无管、有靶、量少、效高; 07_oP(;jT
糖皮质激素对代谢作用是 :升糖、解蛋、移脂; 0D ~
Tga)
醛固酮的生理作用为:保钠、保水、排钾等等。 WxUxc75
2、穿针引线记忆法 Gi?_ujZR
以生理活动发生时间 (或地点 )的先后顺序来分析记忆。 ocQWQ
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及机理可按去极化0期,复极化1、2、3、4期顺序来记忆; `jsEN ;<
CNS中兴奋传递过程可按地点顺序,归结记忆为:突触前神经原递质释放,弥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神经原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效应等等。 Y`ihi,s`H
3、对比分析记忆法 c:hK$C)T
如兴奋与抑制 ;去极化与超级化;负反馈与正反馈;EPSP与 IPSP;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心肌生理特性与骨骼肌、平滑肌生理特性;兴奋在 CNS传递特点与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特点等等。 4<S'
4、化整为零记忆法 Le#spvV3J|
如刺激神经引起肌肉收缩过程较复杂 ,可分解为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和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3个部分来记忆。 vF={9G
5、口诀记忆法 m#5_%3T
如植物性神经对内脏功能调节可编成如下口诀: {})$
9 9"x
交感兴奋心跳快 e@]-D
FG
血压升高汗淋漓 _eQ-`?
瞳孔扩大尿滞留 S\ ,mR4:
胃肠蠕动受抑制 =
[@)R!3H
副交兴奋心跳慢 ?vtX"Fdz
支气管窄腺分泌 CboLH0Fa
瞳孔缩小胃肠动 OSDy'@
还可松驰括约肌 _M5%V>HO
解剖记忆法 -j2 (R?a
股静脉(V)、股动脉(A)和股神经(N)在股三角内的排列正好构成van(行李车)这个英语单词 K 1#ji*Tp
连接椎骨的韧带主要有五种,其中长韧带有三条(棘上韧带、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短韧带有两条(黄韧带和棘间韧带),可概括为“三长两短” EtJ8^[u2J
眼球的结构:一孔(瞳孔)、二体(晶状体、玻璃体)、三层膜(外膜、中膜、内膜) 2
W<n5o
生化 bud&R4+
“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按事物发生的条件、发展、结果分层次记忆: Lc2QXeo8
(1)“竞争”需要双方——底物与抑制剂之间 1%~ZRmd e
(2)为什么能发生“竞争”——二者结构相似 )}lRd#V
(3)“竞争的焦点”——酶的活性中心 p<GR SJIk=
(4)“抑制剂占据酶活性中心”——酶活性受抑 dJuD|9R
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写一本胆量色素来”(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此为谐音记忆,非常有效。 hf<J
\
脑血栓临表 [3>GGX[Ic
1、年令跨度大 /R8p]
2、静态发病多 ^>c8t_RG
3、急骤,多完全,常痉挛,癫痫 S33j?+Vs
4、半数起病时不同程度的意障,重则昏迷 '0aG
N<c
5、少头痛,常三偏,失语,症状取决供血区 /pH(WHT+/H
6、心原性栓塞 Qs 2.ef?
7、脂肪性栓塞 9(_{
`2R8
SLE诊断要点 ~W#sTrK
面盘光,关口精血浆,肾免抗 @_ygnNn4R
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 9q[;u[A8^
鸡旦酥,晾(亮)一晾(异亮),本色赖。 P Ru&3BP
妇科解剖关系 g}xQ6rd
小桥流水,水在桥下流。水即子宫动脉,桥是输尿管。 lx0~>K]
腹主动脉的分支 UmU:j@xvg
肾上中肾动加睾丸[女性为卵巢动脉] n%%7KTqu
肠上肠下腹腔干 .8gl< vX
肺的下界 wFS2P+e;X
锁中六,腋中八; dbdM"z4
肩胛十肋查。 :*i f
胸膜下界相应向下错两个肋间。 K7TzF&
心理学的分析重点 -#:zsu
感觉和感知;情感和情绪;性格和人格;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马嘶落的需求学说;艾槟豪绅的人格问卷。 GC@+V|u
进出入肺门的主要结构 7N8H)X
(肺动脉———动,肺静脉———静和支气管———支)的排列:从前到后(左右肺根相同)是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从上到下左肺根是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右肺根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由于自前向后及从上往下排列不同,记起来易颠倒出错。 9i$NhfOe
假设一个姓秦的同志,叫“秦同志”(静、动、支———便是左右肺根从前往后排列顺序);英语称“Comrade Qin”(同志秦———动、支、静,即自上到下左肺根的排列顺序),最后用倒念(志同秦———支、动、静,右肺根从上往下排列顺序) /#LW"4;*
通气/血流比值记忆 ?V(^YFzZ
血液——河水 进入肺泡的氧气——人 血液中的红细胞——载人的船 通气/血流比值加大时——即氧气多,血流相对少,喻为:“水枯船舶少,来人渡不完”就是说要乘船的人(氧气)多,河水(血流)枯船(红细胞)少,就不能全部到达目的地,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像肺循环障碍。 \fWW'
通气/血流比值减小时——即意味着通气不足,而血流相对有余,喻为:“水涨船舶多,人少船空载”。同样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肺实变等。 4\otq%Y
休克可以概括为 I s57F4[}
“三字四环节五衰竭” s Kicn5
“三字”——“缩、扩、凝”,即:微血管收缩、微血管扩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w2ehE<
“四环节”——即:休克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3qu9eP
“五衰竭”——即:急性呼衰、心衰、肾衰、脑衰、肝衰。 62'1X"
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 _`-1aA&n~
内科循环系统趣味记忆 {MdLX.ycc)
1、心力衰竭的诱因: 6i@\5}m=
感染紊乱心失常 xG2F!WeF
过劳剧变负担重 jvy$t$az
贫血甲亢肺栓塞 W;6vpPhg#!
治疗不当也心衰 cu!W4Ub<
2、右心衰的体征: Ard]147
三水两大及其他 #uCB)n&.
三水:水肿、胸水、腹水 c"tJld5F_
两大:肝肿大和压痛、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0O
其他:右心奔马律、收缩期吹风性杂音、紫绀 E; $+f
3、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 u+t$l^S
肥厚梗阻二尖窄 7Z,op
c
急性心梗伴心衰 nz.{P@[Qk
二度高度房室阻 P(k(m<0
预激病窦不应该 `6Qdfmk=
4、急性心衰的抢救: (本条已有记忆法,参见上面的帖子) ">81J5qgd
5、房性早搏心电表现:
oEz%=
{f
房早P与窦P异 `/&SxQB<
P-R三格至无级 U5HK
RO
代偿间歇多不全 g9fq5E<G
可见房早未下传 <bck~E
6、心房扑动心电表现: BI?@1q}:
房扑不于房速同
6M.;@t,Y
等电位线P无踪 Uggw -sRU
大F呈锯齿状 J
T#d
(Y
形态大小间隔匀 %6%<?jZ
QRS不增宽 o KD/rI
F不均称不纯 4M&`$Wim
7、心房颤动心电表现: )}%O>%
心房颤动P无踪 /.Nov
小f波乱纷纷 6(|d|Si *c
三百五至六百次 H1"q
P-R间期极不均 hG~reVNf
QRS当正常 hJz):d>Im
增宽合并差传导 YNrp
}KQ
8、房室交界性早搏心电表现: ^>y@4q B
房室交界性早搏 V
==z"
QRS同室上 spofLu.
P必逆行或不见 ~9\WFF/
P-R小于点一二 h0Z{,s}
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Syp"L;H8Em
刺迷胆碱洋地黄,升压电复抗失常 (注:“刺迷”为刺激迷走神经) +z9@:L
10、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H y"x
两肾原醛嗜铬瘤、皮质动脉和妊高 ^taBG3P
(注:“两肾”——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瘤”——嗜铬细胞瘤;“皮质”——皮质醇增多症;“动脉”——主动脉缩窄;“妊高”——妊娠高血压) ,vqr<H9e
11、心肌梗塞的症状: yV3^Qtb!
疼痛发热过速心 \AUI|M;'
恶心呕吐失常心 PfS:AIy
低压休克衰竭心 {j {+0V
12、心梗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d%I"/8-J
痛哭流涕、肺腑之言 $GQ`clj<
(注:“痛”——心绞痛;“流”——主动脉瘤夹层分离;“肺”——急性肺动脉栓塞;“腑”——急腹症;“言”——急性心包炎) 8 #X5K
13、心梗的并发症: "jecsqCgK0
心梗并发五种症 UX<Qcjm$e
动脉栓塞心室膨 J?JeU/:+
乳头断裂心脏破 o~FRF0f*VP
梗塞后期综合症 MaBYk?TR~
14、主动脉瓣狭窄的表现: 难、痛、晕 m]_FQWfet
神经系统 .O*bILU
在学习脑干中,教材是按延髓、脑桥、中脑三段叙述其结构的,感觉内容繁杂、知识支离破碎,难以掌握,我们按其内在联系重新编排内容,将脑干的三段整体与脊髓进行比较,总结其结构变化的规律为: Ed0I WPx
①灰质不再连贯成柱,而断为核团,但立体位置不变。 3lLMu B+
②传导束在脑干内交叉走行,打乱了脊髓灰、白质的界限。 S|rgCh!h
③中央管向后敞开,使灰质从腹背关系变为内外关系。 DcIvhB p
按照以上规律 ,我们以脑干的界沟为纵轴,桥延沟和桥中脑沟为横轴,不分段而是分类记忆各结构的位置和排列特点,这样各结构的立体位置明晰,易于理解和记忆。 iVFkYx%}
“溶液张力计算与配制”授课技巧 yq_LW>|Z
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临床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近几年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学生反映对此章节最难理解的是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而液体张力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现有多种教材对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阐述均较为复杂而含糊,教师按教材授课,学生按课本学习,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本人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换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授课,通过五个步骤,即使所有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与掌握。现把此教学过程介绍如下: UY2X
1、首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让学生自己计算 S0g'r
!;6
例1、将10%NaCl10ml稀释至100ml,请问稀释后溶液百分比浓度。学生很快便能列出算式: ;n=. {[,
10%×10=X×100,X=1%。 Uw-p758dD
由此引导学生回忆起初中所学的知识—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即: C1×V1=C2×V1。 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3'c\;1lhT
2、接着出一道多项选择题让学生讨论答题问题: gx03xPeu
能够用来表达物质浓度的有( )A.百分比浓度 B.摩尔浓度 C.张力 M L7\BT
所有学生对A、B答案迅速作出了选择,而对C答案则众说纷云,不置可否。让学生自由辩论一番,最后老师指出,张力亦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4$/i%B#ad
3、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 q(5j(G ;
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H$ftGwS8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6smsL~<#v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T9 <2A1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KtS)'jf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1×V1=C2×V2。 *F>v
]8
然后列出课本上已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用溶液: = 5D nR
10%(NaCl)11张(临床上可按10张计算) d"G+8}.4
0.9%(NaCl)1张 PCd0 ?c
5%(NaHCO3)4张 3:"]Rn([P
10%(KCl)9张 =H0vE7 {*
10%(GS)0张(无张力,相当于水) V~G
Wl1#7
并指出,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溶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疗,只需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张力;而不必去追究为什么10%NaCl张力是10张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 q0%
4、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 D7]#Xk2
例2、10%NaCl(10ml)+10%GS(90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c8)/:xxl
同学们很快能够根据C1×V1=C2×V2列出算式:10×10=X×100,X=1张 :ztr)
例3、10%NaCl(20ml)+5%NaHCO3(25ml)+10%GS(255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
7+8C*J
10×20+4×25=X×300,X=1张。 sUl6hX4
例4、欲配制一组300ml,2/3张液体,现已使用5%NaHCO3(15ml),还需10%NaCl多少毫升。 L?_7bXoD
10×X+4×15=2/3×300,X=14ml Bhqft;Nuh
那么,再加入10%GS271(270)ml后即可配制成所需液体(300-15-14=271ml,GS为0张)
{^{p,9
5、2∶1等张液是抢救休克时扩容的首选溶液,其有固定组份,由2份等渗盐溶液+1份等渗碱溶液配制而成。学生对配制2∶1液感到十分困难,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快速计算、配制,便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较为复杂,不必阐述) o
sbHs$C
配制2∶1液Mml,则需 NRnRMY-
10%NaCl=M/15ml————a 8,
?v?uE
5%NaHCO3=M/12ml———b %zC[KE*~
10%GS=M-a-bml HQ9f ,<
例5、配制2∶1液300ml,需10%NaCl、5%NaHCO3、10%GS各多少毫升。 0,*%vG?Q
10%NaCl=300/15=20ml P ]N
[y
5%NaHCO3=300/12=25ml Kzy/9
10%GS=300-20-25=255ml 6Dws,_UAZ4
这样,似乎很玄的2∶1液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便可快速配制出来。 B}OY/J/*8
药理学教学中运用记忆法教学及体会 r%wA&FQ8U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学科,其内容广泛而又复杂,学生不但要学习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还要记忆种类繁杂的药物名词、用法及不良反应等。当学生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的新老药名时,记忆起来实在犯难。本文是运用记忆法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提高教学质量的尝试。 ?[ly`>KpJ
1、理解记忆 J
)BI:]m
做学问贵在寻根究底,而“不求甚解”和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讲解抑制胃酸分泌药时,我先简述胃酸分泌机制:内源性组织胺、胃泌素和乙酰胆碱与胃粘膜壁细胞组织胺受体、胃泌素受体和乙酰胆碱能受体结合后能刺激胃酸分泌;而壁细胞分泌H+,是通过H+-K+-ATP酶将细胞内H+泵出细胞外。再根据胃酸分泌的不同环节,指出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与组织胺H2受体结合,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阻断胆碱能M1受体,H+泵抑制药(奥美拉唑)抑制壁细胞H+-K+-ATP酶,皆能抑制胃酸分泌而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由此,就容易记住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 w&Dv8Wv+Oq
2、比较记忆 fQWI
w
有比较,才能鉴别,才能清晰明确,加深记忆。例如,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甘露醇和噻吗洛尔都可以治疗青光眼,但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其中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为M受体兴奋剂,直接兴奋瞳孔括约肌上的M受体使瞳孔缩小;而毒扁豆碱为胆碱酯酶抑制剂,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堆积,作用于瞳孔括约肌上的M受体,同样引起瞳孔缩小。这两种药使瞳孔缩小,虹膜拉向中心,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变大,使房水回流通畅,故能降低眼内压。脱水药甘露醇通过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组织间液水份向血浆转移而产生脱水作用,降低青光眼患者眼内压。β受体阻断药噻吗洛尔因能减少房水生成,治疗青光眼,而无缩瞳和调节痉挛等不良反应。通过比较,知道这些分散在不同章节的药物虽然作用机制不同,但都具有相同的药理效应,因而可以放在一起记忆,还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L~{_!Q
3、分类记忆 dGZntT2D
根据事物的特征划分类别,这就是分类。由于大脑是以类型和关联存储信息在树突上,所以将事物分类容易记忆。如按作用于肾小管不同部位把利尿药分为三类,包括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的利尿药,如利尿强度最大的速尿、利尿酸等,易致水、电解质紊乱(含低血钾症)、耳毒性和胃肠道反应;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的利尿药,如利尿强度中等的氢氯噻嗪,易致低血钾症、高尿酸血症和高血糖症;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利尿药,如利尿作用较弱的螺内酯、氨苯喋啶有拮抗醛固酮的保钠排钾作用,可引起高血钾症。由此可见,属于同一类型的利尿药物,其作用部位、作用机制、利尿强度和不良反应大致相同,归纳分类便于记忆。 q<e&
0u4
4、图表记忆 F}Mhs17!|
将文字资料图表化,使之形象生动,无冗长繁琐之弊,有助于记忆,如图1所显示的用α受体阻断药前后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便一目了然。 ,F+B Wot4
5、歌诀记忆 (dJI_A
编歌诀是将要求掌握的内容简化,用字头,谐音字,方言和俚语等方法,编成饶有趣味的顺口溜,易于背诵和记忆。例如,把青霉素的抗菌谱编成顺口溜:“链葡螺放白肺炭(廉颇落荒白灰滩)”。通过说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诈败诱敌“落荒”逃到“白灰滩”一举歼敌的故事,就可以联想记忆起青霉素的抗菌谱包括溶血性链球菌、敏感的金葡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和炭疽杆菌等。又如,把镇痛药的主要药物功效和副作用编成歌诀:“成瘾吗啡度冷丁,镇痛镇静抑呼吸,镇咳常用可待因,绞痛配伍阿托品。”再如,局麻药:“普鲁利多丁卡因,钠流受阻麻神经,穿透强度有差别,临床使用防过敏。”运用歌诀的音韵和节奏感,消除机械记忆的苦涩与艰辛。 >1L=,M
腹外疝:(总论)
7>o.
0
疝的定义: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原来的位置,通过人体内的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点、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si1*Wt<3Bc
腹外疝的两大基本病因: 1 腹壁的强度减低:常见与老年人。 2 腹内压升高:常见于年轻人。 71Fe
Dpe
腹外疝的基本病理解剖: 好象一双手抱一个气球:1 吹气孔(疝环)2 球内气体(疝内容物)3 气球(疝囊)4 手(疝外被盖) mOll5O7VW
临床类型:两对易复性、难复性;嵌顿性、绞窄性都是一种疾病的不同的病理过程 D| I Ec?
病人出现腹外疝后,大多数情况下首先出现了在腹内压力增高时腹内脏器突出,休息的时候能够恢复,即易复性。 wbbqt0un
如果这时没有引起了病人的注意没有手术,那可能就会因为: /rB{[zk
1 腹外疝内容物体反复突出,囊颈受到了摩擦而损伤产生粘连,内容物不能回纳。 Itm8b4e9;
2 腹壁损伤越来越大,腹内容物越来越多,再也不能抵抗内容物。 ~+D*:7Y_
3 内容不断进入疝囊时产生的下坠力量将囊颈上方的腹膜逐渐推向疝囊尤其是髂窝区后腹膜,以至盲肠(包括阑尾)乙壮结肠或膀胱随之下移,形成滑脱腹外疝。 这些即难复性。 OL59e%
X
同样是内容物突出,但是由于疝环较小,囊颈的弹性收缩使的静脉回流受阻,肠壁淤血水肿,又加强收缩,恶性循环。 VBoMT:#
嵌顿性 绞窄性 -ML6d&cm
肠壁增厚,颜色为深红 肠壁逐渐失去光泽、弹性和蠕动能力 TmRxKrRs
囊内淡红色的肠壁积聚 肠壁转为紫红色血水,甚至脓性 V|Tud
A仍能搏动 A不能搏动 hPm>tV2X
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腹外疝:Rishter(肠管壁)腹外疝、littre腹外疝、逆行性腹外疝。书上都有。本笔记乃《外科学》第4版 KHiFJ_3
呼吸内科重点归纳(一) ~yJ4qp-
绪论 1。症状的鉴别2。阻塞性与限制性的鉴别 要记英文缩写 AWr}"r?s
一、慢支 1、大气污染,2、吸烟的机制4条,3、感染,病毒,细菌,4、过敏因素 喘息慢只往往有过敏史,5、其他 内在因素4条,病生临表辅助检查、分期,呼吸功能检查、鉴别,*尤其是肺癌的鉴别。治疗略。 S^RUw
二、肺气肿 *病因病机 尤其a-AT *病理 临表 : *早期不明显 *辅助检查 尤其 *分型的表格 )9"oL!2h
三、肺心病 病因 : 一》二》三 *病机 尤其 ~d>%,?zz
1、肺动脉高压功能因素大于解剖 Lrz3
2、肺动脉高压分类 cleOsj;S
3、肺心病既之左心衰的原因 HP2wtN{Zs
临表辅助检查 :*X线和心电 *治疗 洋地黄的应用指症 并发征 j28 _HhT
四、支哮 病因病机 *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神经机制 辅助检查 呼吸功能检查 气血分析 *诊断:第3。4条(5版)评价和分度 *鉴别方法 *** 治疗 建议参考4版(指持续喘的治疗) my^ak*N
五、支扩 **病因病机 *病理 临表注意 干性支扩 诊断 X现 鉴别方法 主要X线 *治疗原则 体位引流。控制感染,手术指征 uq7T{7~<
六 呼衰 1、分型,2、病因病生,3、临表:精神神经症状,4、治疗 氧疗。呼吸兴奋剂 机械通气 5、血气分析的指标(看4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