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4Q*Yx
m_]Y{3C
%h@EP[\
海南大学2024年计划在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作物学、工商管理等13个一级学科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类别分领域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我校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招生规模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l_p2Riv
一、 招生方式 L8B!u9%
我校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普通招考、硕博连读、本博直读三种方式。 1+s;FJ2}
二、 报考类别和学习年限 02^ rV*re
我校博士研究生报考类别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及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毕业时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学生毕业时采取“双向选择”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所有取得拟录取资格的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均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将档案调入我校。 77Dn97l)&
我校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的20%,具体比例限制详见各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八、附录1)。 ~DwpoeYX
我校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 /N{*"s
2)
三、 报考条件 h_'*XWd@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mf
r|:i
(二)考生的学历学位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B@ EC5Ap*
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g\4O3&_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4\e)AB
3.本年度我校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以及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暂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以硕士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定向就业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人员,获学士学位后须有6年以上工作经历(含6年)。 F== p<lrs
(三)以硕士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定向就业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人员,须有代表性科研成果。代表性科研成果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PKz':_|
①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至少有一篇被SCI或EI收录; }SZd
②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并提供个人获奖证书; P%n>Tg80M
③具有主持或作为关键技术骨干参与国家级或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或重要工程项目、或重要产品研发项目的经历和能力,提供项目负责人或技术骨干证明材料。 {qVZ
NXDn
(四)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Ewz!O`
(五)提供至少两名推荐专家的推荐书(模板见八、附录2)。推荐专家一般为考生的硕士导师或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d'> x(Yi
(六)在职考生须提交单位推荐信1封,提供考生的工作年限、参与科研技术工作情况,加盖人事部门公章。
Hl=xW/%6y
(七)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i|kRK7[6B
(八)拟报考专业(领域)要求的其他条件。 "[N!m1i:{
(九)通过硕博连读方式申请的考生除满足第(一)、(四)、(五)条规定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DY*N|OnqJ
1. 申请者现为我校全日制二年级或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具有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8@R|Km5h
2. 申请者须已完成硕士阶段的规定课程学习和考核。 (8OsGn
3. 《海南大学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及招生学院相关实施细则要求的其他条件。 BA.uw_^4
(十)本博直读招生方式仅面向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通过本博直读方式申请的考生按照《海南大学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及招生学院相关实施细则执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暂不采取本博直读方式选拔博士研究生。 ;Rf'P}"]
不符合上述报名条件的考生,不能进入考核阶段。 #dHa
,HUk
四、 申请-考核程序 ar,7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