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93552
精华:
0
发帖: 9
流量: 1 M
威望: 20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7-12-07
最后登录: 2017-12-13
|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二)》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二)》考试大纲 LOr|k8tL%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_D"?o 1.1 热力学概论 $<|o
cUC7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K^zDNIQU 1.3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DDyK[t+VX 1.4 焓 EATu KLP\ 1.5 热容 JqCc;Cbd 1.6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f5l=lDOB 1.7 Carnot 循环 #D*r]M 1.8 Joule-Thomson 效应 cX:HD+wO 1.9 热化学 vMla'5|l 1.10 Hess 定律 1zftrX~v!X 1.11 几种热效应 Q6
?z_0 1.12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2FRPK 1.13 绝热反应 G^wtE90 1.14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说明 |E@djosyC rR,2UZR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PXzT6) 2.1 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 I]nHbghcW 2.2 热力学第二定律 -x`G2i 2.3 Carnot 定律 ^YvB9XN 2.4 熵的概念. ] asBd" 2.5 克劳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hWo=;#B* 2.6 熵的计算 ZJ,cQ+fn 2.7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 gRJfX%*F 2.8 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tMp=-" 2.9 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9(Ot $ 2.10 ΔG 的计算 {HOy_Fiih 2.11 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vuQ%dDxI 2.12 热力学第零定律和第三定律 &~e
$:8+ lb*8G 第三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_7T@5\b:; 3.1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q2rUbU_A( 3.2 偏摩尔量
IJIzXU 3.3 化学势 ~z5R{;Nbz| 3.4 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 *i{Y 9f8 3.5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 Rli:x 3.6 稀溶液中各组份的化学势 1xE]6he4{T 3.7 稀溶液的依数性 `qVjwJ!+ 3.8 活度与活度因子 sOCs13A" 3.9 分配定律 R%D'`*+ 第四章 相平衡 mo{MR:>
) 4.1 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F0vM0e- 4.2 相律 !2UOC P 4.3 单组份系统的相平衡 wa=uUM_4u^ 4.4 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 *+'2?* 4.5 三组份系统的基本相图 9+s.w25R klgy;jSEr 第五章 化学平衡 C;
QAT 5.1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bwM@/g%DL 5.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2\{z{? 5.3 平衡常数的表示式 ]
u l$* 5.4 复相化学平衡 vx_o(wof 5.5 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ZOXIT(mg 5.6 标准生成自由能 g.c8FP+ 5.7 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9Y>8=#.c joKIrS0y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o&AM2U/? 6.1 电化学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T,xPSN2A* 6.2 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 f7h*Vu`> 6.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pgG,=?
6.4 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 p ~noM/*2r 6.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Q#h
9n] 5 F:y[@Yn 第七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B+^(ktZp@ 7.1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FO q1>>a0 7.2 电动势的测定 Mu'8;9_6 7.3 可逆电池书写方法 :l|%17N 7.4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mUS_(0q 7.5 电动势产生机理 nhIa175' 7.6 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x.8TRMk^ 7.7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dl hdsj: }y9mNT 第八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 *tm0R> ?! 8.1 分解电压 aK`@6F,]j 8.2 极化作用 3%.#}O,( 8.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SI}lQ'i 8.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J'N!Omz 8.5 化学电源 r5!/[_l Q#nOJ(KV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vN3Zr34 9.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nP*\8 9.2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E;<l(.Ar 9.3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5|jw^s7 9.4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keB&Bjd& 9.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uc#$YfGm 9.6 活化能 ;j4?>3 9.7 链反应 vDH>H^9Y 9.8 碰撞理论 4.IU!.Uo 9.9 单分子反应理论 XoA+MuDzpo 9.10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Qx [t/~ 9.11 光化学反应 Yv:55+ e!| 9.12 催化反应动力学 ,_"AT!r A45A:hqs 第十章 表面物理化学 To?W?s 10.1 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W3iZ|[E; 10.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z+8<?YD 10.3 溶液表面吸附 q7"7U=W0 10.4 液体的铺展和湿润 Yot?=T};3{ 10.5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1&e} ms 10.6 固体表面的吸附 ij? 10.7 吸附等温线 S{Er?0wm.R 10.8 气- 固相表面催化反应 QcgfBsv96 up'Tit 第十一章 胶体分散体系与大分子溶液 j\m_o% 4 11.1 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 t*?0D\b
2 11.2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_U/!4A 11.3 溶胶的动力性质 VO"("7L 11.4 溶胶的光学性质 lg(bDKm 11.5 溶胶电学性质 A\#iXOd 11.6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z$@@WC
11.7 乳状液 $jg*pmR- 11.8 凝胶 ,u/aT5\_ 11.9 大分子溶液 95z]9UL 0pbtH8~ 第十二章 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应用 6,9o>zT%H /RMPS.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