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博士就业不再高端 #+]-}v3
$2+(|VG4F
杨玉良还介绍,我国目前培养的博士生有一半的就业去向是做公务员。 js<}>wD7<
7o5~J)qIC
对于这些立志从政为公众服务的博士生来说,毕业后如能进入行政机关,曾经拥有的基层工作经验就变得非常重要。 Ko|p&-Z;
Gv uX"J
博士们的职业选择并不是人们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作科研。 z3X:.%
~\~K,v
5月8日上午,四川某大学06级博士生小李走进四川省某县政府,任某局副局长,他要到该县挂职锻炼10个月。2007年,南开大学决定每年招募选派100名左右的博士研究生分批到天津市津南区的下属单位,以行政助理或科研项目研发方式挂职,期限为1年。 9?~K"+-SI
xp<p(y8e1d
前不久浙江工商大学招收了12名辅导员,其中有3名博士生,做一些诸如学生宿舍管理、发展新党员、评优评奖、对外宣传以及整理学生档案等行政工作。其实早在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招收辅导员时,就有6位博士报名,学校还为其开绿灯,直接进入面试。 4RXF.kJ3=
tQ >
IJ
不仅如此,博士学位也越来越成为一些中学招聘的目标,2007年,厦门一所中学招聘了一名理学博士做中学教师,引起广泛关注。 >'GQB
onOvE Y|R
也就是说,与以前95%进科研单位相比,现在的博士又多了公务员、大学辅导员、中学教师等的选择。 -6./bB
g
!W ,pjW%Y
2007年11月,在南开大学举行的第二届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上,有代表提出,在生命科学学科内部我国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表现在原创性工作少,技术优势少。 -WX{y Ci
L% cr `<~
原创性工作少,并不只是存在于生命科学,而是摆在整个科研领域的共同问题。我国如果不需要这么多的博士,为什么以博士为主力的科研领域大多存在原创性成果不多的窘境呢?如果需要这么多的博士,他们毕业后又有很多作不成科研,这个窘境又该依靠谁来解决? 'K0=FPB/@
r-+S^mOE]
如果说博士选择做公务员是出于个人考虑,然而,博士选择做辅导员和中学教师,在一些大学引发争论:这样值不值得? a' pJg<
^s=
p'&6
以工科博士的培养成本为例,培养1名博士生的成本约为每年7万元,国家拨款占培养成本的50%,剩下的由学校、导师、个人(自筹经费类)承担。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6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招收的工科博士生21532人,国家每年需为这些博士生约投入3.8亿元,如果仅从博士的最终职业选择来看,这一笔投入绝大多数没有回归到科研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