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思政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来源于 考博资料 分类

思政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 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辨析 3U`.:w`  
1)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建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G9[-|[j^N  
2)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j&pgq2Kl  
3) 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 i=a LC*@  
4)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W<L6,  
N [u Xo  
2.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kt#W~n  
1)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K5lp -F  
2)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zOOX>3^  
3) 特点:a阶级性、b实践性、c综合性 J4g;~#_19  
\G@6jn1G(  
3.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Fc~w`~tv  
1) 个人与社会: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_dYfux  
2) 思想与行为: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又包括有感性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行为则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 Cpcd`y=IN  
3)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教育课题则是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B,833Azi  
4) 内化与外化:内化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则是将个体品德一是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 %} ,G(>  
5) 教育与管理: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的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 i_Z5SMZ  
1>VS/H`  
4.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R*5;/ !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道与博采众长相结合。 %i> e  
2) 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5I1J)K;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AcFa<U  
4) 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V~*v LvR  
5)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 y!N)@y4  
oz6+rM6MY  
5. 在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1?]$?u&  
1) 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6//FZ:q  
2) 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7-@k-<|  
3)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tNuCxb-  
mzE$aFu8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怎样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 +lgF/y6  
1)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n R\n\   
2)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rW~?0  
3)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Wda\a.bXT  
]\RSHz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yMbcFDlBr  
1)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PG6L]o^  
2)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a#Kmj 0  
3) 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D#d8^U  
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nGx ~) T  
5) 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V9zywM  
6) 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m=^   
7) 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Y  
8) 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7sud/*+F  
9)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n9kd2[s|  
10) 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JlC<MQ?  
6%ZHP?  
3. 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中怎样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技术 _8 [UtZYG  
对待小至一个家庭,大至全球问题,最重要的事情是克服学习的智障。一个组织,应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其中的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持续学习,共同学习,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R "AA_A?  
k40Ep(M}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1. 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z}> 4,d  
1) 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充分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才由理论变成现实,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 M8 iEVJ  
2)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它在党的事业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v]WH8GI  
3)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领人们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j ?c  
4) 始终不渝地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的一大特色,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在现阶段更不应该松懈。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kU #:I9PO  
4id3P{aU  
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3AvVU]@&Z@  
1) 个体生存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的物质生活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 t-!Rgg$9  
2) 个体发展功能(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 8W-]t1O%!  
3) 个体享用功能 so} l#  
)*!1bgXQ  
3.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_kh>Z  
1)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传到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传到主导政治意识,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U8YO0}_z  
2)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保证;是推动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EtGH\?d~]  
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造功能) --Oprl  
BApa ^j\?  
4. 怎样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Z%Vr+)!4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DK)u)?!  
2) 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适当的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有为”是为了“有位”,“有位”才能“有为”,“有位”要求“有为”,同时“有为”才能“有位”,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才能体现和落实“有位”,才不会有名无实。 ]+AAT=B<!  
o5>/}wIf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1. 简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J<T  
1) 社会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就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共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奋斗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为了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THJ 3-Ug  
2) 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教育对象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神需求,还应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实际,教育对象思想层次的不同决定的。 &uPDZ#C-  
9MT3T?IS  
2. 为什么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cu<y8 :U<  
1) 这一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中心,全部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的展开活动 .`Sw,XL5  
2) 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uELTHH=  
3) 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s *f1x N<  
4) 培育四有新人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9T$u+GX'  
BO"qD[S  
3. 简述“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 AO $Wy@  
1) 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y=#j`MH{>  
2) 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a.接受和顺应社会变革的心理;b.强烈的责任感 N2T&,&, t  
3) 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d,?bs)   
4) 增强人们的法制道德观念 J B(<.E 2  
5) 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素养 !O8.#+  
U:\p$hL9  
4. 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V,m3 -=q  
1) 坚持抓好地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 zC#%6@P\  
2) 突出主旋律的教育 \+9;!VWhl  
3)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Teh*CV  
4) 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f<z*!,D$  
x%pRDytA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F )7j@h^  
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jT w  
2) 主要特点:1广泛性2动态性3特定性4可创性 xj7vI&u.  
(-J<Vy]  
2. 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gvlFumg2  
1)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Sz)b7:  
a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情况可能使我国的经济制度发生变化,从而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个人的经济生活条件,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对人们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j_V/GnEQ  
b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的影响和制约,决定着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现实政治状况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e5 3,Rqi)@  
c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的特征:属人性,社会性,创造性,时代性,复杂性) o[^Q y(2~  
d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众传媒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 `O  n(v  
B:nK)"{  
2)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d- kZt@DL=  
a家庭环境的影响(具体影响是通过其特点表现出来的:普遍性和长久性;渗透性;针对性;家庭环境的主体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 `2e_ L  
b学校环境的影响(是通过其特点表现出来的:全面性;阶级性;渗透性;导向性) GV>&g  
c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社会组织效益;社会组织风气;组织领导的形象) Qt~B#R. V  
d社区环境的影响(影响因素: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程度;社区风气;道德规范;人际交往)  p[Hr39o  
e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特点:自由性,渗透性,独特性) %"+4 D,'l  
AIv<f9*.:  
3. 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Aw47;5q;  
1) 优化经济环境: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在全社会建立和谐的利益关系  J `x}{K  
2) 优化政治环境:坚持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机构改革;加强反腐倡廉和干部道德建设 0e\y~#-  
3) 优化文化环境: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持续发挥全面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作用;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建设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镇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优化亚文化环境;最后要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QCA -Yud  
4) 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当合政府要有效地控制电视广播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弘扬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正面报道、正面教育;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开展道德评价,实行舆论监督;采取有效地措施进化网络环境;加强媒体自律 OEI3eizgH  
:$2Yg[Zc3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1. 解释下列名词: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结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ftaBilkjp  
1)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yf?W^{^|  
2) 思想品德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Pt(tRHB  
3)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BCBUb  
s6/cL|Ex  
2. 简述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1IEpxh%  
1)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 8m|x#*5fQl  
2) 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CC>($k"  
a. 主体的知情信意行在发展方向上由不一致到一致。 V(DjF=8  
b. 在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对平衡的矛盾运动。 d=F)y~&'  
77tZp @>hn  
3. 试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_)b>C18 y  
1) 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82zyq  
2) 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v=>3"!*  
3) 积极地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PB@ -U.Z  
A>5S]  
4.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yG4MUf6  
1) 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nY/, q&  
2) 表现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H8^0n)?  
3) 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Jr|8  
4)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uz8nRS s  
5) 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Qve`k<Cj"  
WI%zr2T  
dnk1Mu<  
5.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g\E . _ab<  
1) 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3jm%ex  
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rKH|i  
3) 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oVAOGHE  
tPQ2kEW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1.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职能和基本素质。 xtG)^x!  
1) 特征:阶级性、主导性、客体性 QJb7U5:B+  
2) 职能: x A@|I#  
a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教育职能: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传授思政知识和品德规范;促使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O(b"F? w  
b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管理职能:确定目标和计划; })h'""i&xn  
c进行制度管理;协调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 r! cNc  
3) 基本素质: /r #b   
a政治素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政治水平;较高的政策水平); &6=TtTp"9  
b道德素质(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思想素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素质); LbLbJ{68  
c知识素质(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根据工作对象和所处环境的需要应该掌握的有关知识); TPN:cA6[c  
d能力素质;e生理心理素质 *RUd!]bh  
7zz(#  
2. 如何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vNk kxWyQ  
1) 思政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政教育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这是思政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Kt4O9=p  
2) 思政教育对象就是思政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思政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也就是受教育者; K{`2jK#  
3) 特征:a、广泛性(社会群体成员,随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转移)b、层次性(分层施教,因人而异)c、可塑性(受环境影响和教育作用两者共同塑造)d、主体性(对象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d6Q :{!Sd"  
Xm 0&U?dZB  
3. 为什么说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c DEe?WS  
1) 这主要是由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以及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7oqn;6<[>,  
2) 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W^XSk  
3) 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青年时期人的身体发育迅速,体力精力都处于最旺盛的时期)青年的心理特点(青年时期是人生由少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发展中逐渐成熟的阶段) F?+Uar|-a  
[4+a 1/^  
4.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I _Mqh4];  
1) 思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联系:a、思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规定相互依存;b、思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相互转化 %l]rQjV-  
2) 思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区别:a、角色不同;b、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不同;c、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E}CqVuU $  
b$$L]$q2  
5. 如何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a_#eGe>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思政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 QeOt; {_|  
1) 平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平等、自由、民主的教育。没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就没有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平等,并不意味着否定两者之间的教育关系,也不是要解构两者之间的教育关系。 q5K/+N^2?  
2) 理解。理解就是了解、沟通,他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更不是某种同情,他是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一种理性过程。要饱含感情,重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5GWM )vrZg  
3) 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精神共享,共享是两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原则。 kosJ]q'U  
%onAlf<$:^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iJp! ROI  
1) 整体性原则:在实施教育内容时,必须使思政教育内容系统各要素协同作用,使教育内容成为具有良好功能的系统 fN? Lz%z3  
2) 相关性原则:必须充分注意教育内容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容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gV.Pg[[1  
3) 层次性原则: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时,要注意到它的层次性;在不同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要素构成的。 %?{2uMfq-f  
4) 目的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内容和每一项内容的实施,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KL_}:O68  
5) 重点要素原则:是指在确定教育内容时,要把作用相对较小的要素放到次要位置,把作用相对较大的要素放到主要位置,从而突出重点要素。 y7L4jO9h  
(j8,n<o  
2. 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各包含哪些内容? @IKe<{w  
1) 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是思政教育带有根本性的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主要就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l;8 O2;g  
2) 政治观: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政治观是特指人们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所持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方法。包括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25@j2K(  
3) 人生观: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看成人生的最高目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人生观,内容主要有:理想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成才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Xq)%w#l5?  
4) 法制观: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就是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纪律,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秩序,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以及遵守纪律的教育 7;-i_&vws  
5) 道德观教育:道德教育就是为使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Qw@H#dtW  
Ewsg&CCN  
3. 简述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基本内容。 B]}V$*$ \?  
1) 深入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 '9Odw@tp  
2) 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LsZ!':LN  
3) 深入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 %~(i[Ur;  
4) 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辩证关系 g*imswj7  
cW^) $>A  
4. 如何进行理想、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答案仅供参考) R*fR?  
1) 进行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奋斗努力。要做到以下几点;A、要把远大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现阶段理想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激励人们胸怀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B、要结合各行各业、各个集体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进行理想教育,引导人们立足本岗职位,做好工作,为实现共同理想做贡献。C、要把社会理想的教育与个人理想的引导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把个人理想会与崇高的社会理想之中并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D、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起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yjH~F.  
2)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长期生活在一定疆域里的人民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s~t:u  
3)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要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突出重点。 1Sk6[h'CL  
4)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无。 )#Bfd(F  
PzkXrDlB7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1.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科学依据主要是什么? %-|q3 ^s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反映,因而确立思政教育原则的主要依据只能是思政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也是确立思政教育原则的内在依据。 }Cg~::,"  
Q kpmPQK  
2. 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主要原则?如何在思想政治家教育中坚持这些原则? =@  
1)方向原则:方向原则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 Z"T(8>c;g  
意义:第一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保持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色;第二坚持方向原则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第三坚持方向原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根本要求。 4 Z)]Cq*3  
如何坚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的自觉性;必须讲究科学性。 VbR.tz  
6LQO>k  
2)求实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原则。 ^SCWT\E  
意义: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落到实处,取得较好的效果。 j-|0&X1C  
如何坚持:要有强烈的求实精神;要将理论和时间结合起来;要注意方法;坚持与时俱进。 0VPa;{i/  
*?&O8SSBH  
3)民主原则: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主精神,坚持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 T,>e\  
坚持民主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是有思想政治教育索要解决的矛盾的性质所决定的。 >YhqL62!a  
如何坚持:首先要正确理解民主原则;要畅通渠道,营造氛围,发扬民主,广开言路。 c*Nbz,:   
.`].\Zykf  
4)渗透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到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进行。 yqwr0yDAl  
意义: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iN*@ f8gf  
如何坚持:必须强化结合经济业务工作开展思政教育的渗透意识,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种具体工作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对人们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影响;其次要加强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 pnU g:R@  
a=dN.OB}F7  
5)层次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_T$\$v$ {  
区分层次是由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是克服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刀切”“一锅煮”等弊端的迫切要求;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要求。 qT4s* kq r  
如何坚持:要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准确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思政教育目标要求和内容;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和适宜的氛围,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需要。 }^q#0`e(y  
nabN.Ly  
6)激励原则:思政教育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育者施加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信息反馈,以引起心里和情感变化,使其产生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反应,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Apn#o2  
坚持激励原则是人们行为活动规律的要求;是完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kwlj~c  
如何坚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各种激励手段的运用应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 |.A>0-']M  
y(k2p  
7)主体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主义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YaU A}0cW  
坚持主体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特质所要求的。 c z|IBsa*  
如何坚持: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着力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注意将每个人自己教育自己与集体成员间的互帮互教结合起来。 xcig'4L  
$gNCS:VG*  
8)示范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以促进其思想到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u }):8=&R  
如何坚持:思政教育者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人格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身体力行,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5 Jhl4p}w  
A SSoKrFL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
1.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何意义? IQDWH/ c  
1) 定义:思政教育方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使命,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pGIeW}2'9  
2) 意义:a思政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政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fp7Qb $-A  
b思政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扭结; _KFKx3<m!  
c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法是增强思政教育成效的重要条件。 ,"'agg:St  
L!5f*  
2.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其中一种方法。 (\}IOCNS  
思政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论灌输法(又称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 4Z_.Jdu w  
(联系实际的部分大家就自己看一下) ^Z*_@A_v  
5?b9[o+ D  
3. 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BXdT;b"J(  
1) 针对性:根据思政教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具体内容选择和运用方法;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和运用方法;针对具体思想热点问题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 oI>;O#  
2) 综合性: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多种方法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构成的协调、有序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产生综合效果。 4Mprc~ 7vr  
3) 创造性: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方法的创新,整体上思考问题;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C.@zVt  
WFkXz*7B  
HV sIbQS  
4.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有什么意义? sLTf).xh  
1) 思政教育艺术:指思政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7ArH9k .  
2) 意义:a加强教育艺术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水平; +z4NxR   
      b加强教育艺术的运用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 wp  
Rl,B !SF  
5. 联系实际说明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LZ)r^ger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运用语言的艺术,选择时机的艺术,选择突破口的艺术,把握适度的艺术,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式的艺术。 :g,rl\S7  
m:h]nm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特征有哪些? TWn7&,N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载体:指承载、传导思政教育因素,能为思政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 rGN-jb)T+  
特征: tp1{)|pwY6  
1) 客观性和主观性。客观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与物质紧密相联的一种现实的活动形式,是一种客观存在;主观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和运用体现了人的主观认识,是一种主体活动。 _-D(N/  
2) 实践性和发展性。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的要素和方式,其产生和运用都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p0@iGyd  
3) 承载性和传导性。 .$q]<MK8  
KR{kn[2|Q  
2. 简述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xd>2TW l#  
1) 载体是思政教育过程的综合组织形式或具体的活动形式; K46mE   
2) 载体是思政教育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枢纽,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实现的形式。 YKk%lZ.8  
wo?C 7,-x  
3. 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播载体各有什么特征、功能?如何运用好这些载体? =P5SFMPN  
1)管理载体: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生产、工作、学习的积极性的目的。 `E}2|9  
特征:a普遍性;b制度化; p*>[6{$3)O  
功能:a有利于更好地把思政教育与经济、业务结合起来; )>=`[$D1t  
b有利于对人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益; bjR&bIA:  
c有利于人们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PZ"xW0"-  
运用要求:a提高思政教育者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 wl! 'Bck=  
b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smWA~Aq  
c建立健全“一岗两责”制度; U:`rNHl  
d将思政教育的某些要求和内容制度化; 0V1kZ.  
e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GGyiK@  
2*Gl|@~N  
2)文化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o5[ :=K  
特征:形式的多样性;对人影响的全面性;影响方式的渗透性; J :,  
功能:a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面; &npf %Eub  
b有利于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J@1(2%)|Z  
c有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全民一致的价值观; K<N0%c~  
运用:a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充分发挥文化载体培养四有新人的作用; 2b!b -  
b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文化建设的水平,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h8 >zz*  
c大力强群体文化建设,把思政教育落实到城乡基层; uE/q ra A  
d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文化载体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E?%k  
> 2N` l  
3)活动载体:教育这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意识的开展各种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活动之中,使教育者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教育者和教育客体的一种形式,主体可以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BhNwC[G?m  
特征:明确的教育目的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突出的社会实践性。 @ /c{gD  
功能:a能较好的使思政教育内容“活化”,从而为人们潜移默化接受; eeuAo&L&  
b能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并较好的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f61~%@fE  
c在一定意义上使思政教育的客体主体化,有助于扩大思政教育面。 !74*APPHR  
运用:a加强对活动的指导,组织好各种活动; Xa%Z0% {  
b各种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并根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mVk:[ }l6  
c活动应因地制宜,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 >>&~;PG[  
d活动应讲求实效,不可过多过滥; w=O:|Xu#*  
e充分发挥活动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p}H@#/u\  
| h8C}P&Z  
4)大众传播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工具想广大群众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人民群众在广泛的接受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0(0Ep(Vj  
特征:覆盖面广;传递迅速,时效性强;大众传播的影响具有增殖力 g l00$}C  
功能:a能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国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 l--xq^,`o]  
b能满足人们社会化需要,促进人们不断地与时俱进; `[Kh[|  
c能通过调剂人们的生活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iZ)7%R?5  
d能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强化思政教育效果。 us$~6  
运用:a坚持大众传播的社会主义方向以及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标; _MnMT9  
b注意不同传媒的优势互补,发挥多种传媒的综合效应,形成大众传媒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 V?%>Ex$  
c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大众传播的过程,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有效地互动; z_ r W1?|  
d注意大众传媒的局限性,努力消除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h jW RU#  
u=k\]W-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1.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它具有哪些有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特征? CSwNsFDR%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指思想政治教育领导部门、主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对思想政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u.$.RkNMQ  
特征:a、方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的体现,它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和计划中,体现在管理者的观念和管理行为中,体现在具体的管理运行机制中。 Je+L8TB  
b、民主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一种民主性的管理。 t55CT6Se  
c、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一个封闭和开放相结合的过程。 ApjLY58=  
sRt|G  
2.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RhX 2qsva-  
1) 目标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管理首要的基本内容,是对目标的管理,包括对目标确定的权限、程序和考核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me]?en_Ra  
2) 计划管理:是通过编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并促使它顺利实施,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计划的内容,计划的层次性,计划的落实。 q>!T*BQ  
3) 规范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管理的俄主要内容是制定、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以及纪律、管理制度与行政法规等,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主要包括:岗位职责,教育制度,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行政法规,行政法规, /8J2,8vZ  
4) 信息管理:通过对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进行系而科学地收集、加工、传递、控制、反馈,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过程。 Qt]nlui~  
5) 队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 p^\>{  
+~8/7V22  
3. 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应该做好哪些重要工作? u\s mQhQGE  
1)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为提高管理水平,避免错误决策,必须按照决策流程和科学化、合理化的要求进行有效决策。 FSc7 30rM  
2) 决策流程分为八个步骤:确定问题和目标,搜集信息,确定决策标准,拟定方案,分析方案,确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决策效果。 ft:/-$&H  
3) 此外,为了保证决策方案形成的科学化,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I85]'K9a  
{hZZU8*  
?8YHz  
附录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1. 中外剥削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各有什么特点? oV,>u5:B  
1)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V@e0VV3yx%  
●特点: $o {f)'.>n  
A. 在道德教育思想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AUY+ LN  
B. 教育目标上,注重修身为本,强调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圣贤和君子; q^O{LGN  
C. 在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对人们进行德育教育; c>=[|F{{e  
D. 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和修身的统一。 [eG- &u  
●局限性: 1fEV^5I  
A. 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公私德不分的倾向突出; IBnJ6(.  
B. “重规范,清人格”的倾向严重。 UAUo)VVi"  
  7 &l  
2) 外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_g$6vx&  
●特点: 1mf|:2,  
A. 在目标上,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和人的多方面发展; DFqXZfjm  
B. 在内容上,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基础; a;([L8^7$l  
C. 在方法上,注重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0u)]1  
D. 在过程上,特别注重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展开教育。 !63x^# kg  
●局限性 +r4^oT[-  
A. 国外剥削阶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个人主义思想体系为基础,强调个人的需要、利己的动机、金钱的激励和权势地位满足; Yl>@(tu)|  
B. 剥削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k((_~<$2K  
C bI[K|  
2. 简述革命导师对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贡献。 SP5/K3t-*  
1)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pE : !D  
2) 其次,革命导师关于青年教育的一系列论述,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最后,列宁、斯大林等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对于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3=]1jH6  
3) 此外,革命导师还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进行了探讨。 vMj"%  
4)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革命导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时间非常丰富。 oT%~)g  
Z?CmD ;W  
3. 简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牛逼!该题1201个字,由王江波录入) WPCaxA+l  
1)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和形成。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在成立前后即通过多种途径对广大人民进行教育,以启发工人农民的阶级觉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毛泽东、澎湃等人致力于在农民群众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系统的总结了党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批判了错误思想和错误倾向,阐明了政治教育的地位、基本原则和方法。《决议》是人民军队建设和政治工作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重要标志。 NFU 5+X-c  
2)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日臻成熟。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的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从这时开始到解放战争胜利,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日趋成熟。 gtVI>D'(W  
3)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挫折。新中国建立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工作领域。在理论上,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在实践上,建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着执政党的党风建设、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等党的中心工作展开,通过阶级教育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了群众高昂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保证了党的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快速发展。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开始,到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思想政治工作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一样,经历了长达20年的曲折前进和严重挫折时期。 OUS@)Tyh  
4)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全党大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国情的教育、通过认真总结、深刻反思,逐步纠正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失误,是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加强。新时期邓小平对象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主要内容、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精辟而科学的阐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a_(bQ4@  
5)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1992年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一贯思想。特别是南方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次正式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定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将其精髓概括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的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即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立和谐世界、倡导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全方位地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 \C~Y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网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