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人大考博英语汉译英复习指南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来源于 考博资料 分类

人大考博英语汉译英复习指南

人大考博英语汉译英复习指南(金圣才编写)(2009-05-14 10:07:43) uF<}zFS  
一、考核要求 TY;%nT  
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将原文思想传送到译文中的能力,着重测试整体性、逻辑性、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汉译英部分为一大题,为10分。 @id!F<+%oD  
汉译英要求考生将长度为150词左右的一篇中文用英文进行翻译。其涉及的翻译材料内容和英译汉部分选自不同的领域,但知识含量限制在考生所能驾驭的范围。 2$TwD*[  
Dgc}T8R  
二、试题特点 ke b.%cb=  
1.题量 H/}W_ h^^  
题量不大。根据人大考博英语新大纲,英译汉要求考生将长度为150词左右的一篇英文用中文进行翻译,时间为20分钟。 weC.k x   
2.体裁和题材 N$N 7aE$  
文章体裁以议论、记叙文为主。选材以人民大学设立的主要学科领域为依据,包括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科技等方面。见下表: Qo\?(E M  
%f5c,}  
    考试年份 7:e5l19 uI  
      
考试内容
      
选材
       1999 |eI!wgQx  
      城市发展规划 MO@XbPZB  
      经济 >|aVGY  
       2000 \+j:d 9?  
      全国性的科学信息网络 #'dNSez5  
      科技 N\anjG  
       2001 [<WoXS1LX  
      极光 SP"t2LTP  
      人文社会科学(文学) |3mcL'  
       2002 P'^& SK  
      考试 _+,>NJ  
      教育 %bS1$ v\n  
       2003 ?[ ;>1+D  
      学问与趣味 @r=,: 'Mt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ke[nr  
       2004 kB.CeG]tk  
      中国入世后的经济展望 Ibg~.>.u{  
      经济 _2hZGC%&E  
       2004年(样题) /U} )mdFm  
      学问的趣味 NQA2usb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3$S~!fh  
       2006年(样题) qh+&Zx~  
      联合国的进展 D#A6s32a  
      管理(组织机构) nok-![  
   3.难易程度 WL?qulC}h1  
汉译英翻译难度和英译汉水平差不多,都不算难。文章内容都为考生较熟悉的内容,文章篇幅较短,逻辑关系也不复杂。 !hjF"Pa  
结合人大考博英语历年真题,翻译的难点在于一些术语的翻译,虽然专业性不是很强,但翻译到位也需要平时扎实地积累,临场发挥很难翻译准确,如2000年人大考博英语中的“国家教育部”,虽然不难,但如果平时没有留心积累,你很可能把“部”翻译为departmentsection,正确翻译应为ministry;除了一些术语,一些成语的翻译也比较多,如“有目共睹”、“死记硬背”、“皓首穷经”等等。 M:dH>  
  &8I }q]'k  
三、复习建议 C80< L5\  
1.翻译标准和翻译过程 'S|7<<>4k  
这两部分内容已在第四章英译汉部分阐述过,在此不再累述。 e]5NA?2j  
2.翻译技巧 P| hwLM  
(1)直译、意译 K>C@oE[W  
在汉译英和英译汉过程中都会遇到是选择直译还是意译的问题,当直译不好表达或对原文意思表达不清时就需要灵活处理,对其进行意译。如2002年人大考博英语汉译英短文中“考试是考不出名堂来的”,如果直译,很难找到英语中与“名堂”对应的词,再比如2003年人大考博英语的“粗涉藩篱”,不能直译为touch the hedgeslightly,这里用的是比喻义,意为“初步阶段(get only the first taste of…)”。 [b_qC'K[  
(2)词义的表达 "l hj1zZ  
词义的表达也就是选词,这在汉译英中经常会碰到。因为汉语中的词利用率高,概括性大,这点与英语有很大不同。如在汉语中,无论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周围环境等都可以用环境,但在英语中根据不同的上下文会选用不同的词,如environmentcircumstancessurroundings等。再比如人大2003年汉译英提到的“修习…知识”,不是learn/studyknowledge,而应当是acquire knowledge Zl{9G?abCT  
(3)主语的选择 zXU g(xu  
汉语和英语在主语的选择上也存在较大差别。汉语对主语要求比较松,不大强调主谓结构,有些看似主语,实际上是评述的话题,而且汉语没有主语的连贯性,相邻的三个句子可以有三个不同的主语,而英语则不可以。所以,在主语的选择上,考生应予以重视。 !K0 U..  
(4)断句、并句 r*dNta<  
汉语的句式结构如一节一节的竹竿,没有明确的主句、从句之分,中间用逗号或句号隔开,而英语总有一个主句作为主干,其他信息用从句、短语形式作为支干。这时在汉译英时,对于一逗到底的长句需要弄清句子有几层意思,使用断句分清主次;对于用句号隔开的简短的汉语句子,看是否有逻辑关系,能否用英语的复句表达。 3@:O1i  
(5)省略 Y`(~eNX^%  
汉语有时为了追求文采或为了强调而重复信息,如“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认真读书,刻苦学习”,再比如人大2003年考博英语的“所以古人皓首穷经,头发白了还是在继续研究”,其中“皓首穷经”和“头发白了还是在继续研究”说的是一回事,翻译时对重复的信息可以省略不译。 ?rA3<j  
以上主要是针对汉英语言的差别,并结合人大考博英语的翻译真题简单分析了考试时应注意的地方,对于汉译英翻译技巧,考生可以多多涉猎这方面书籍,自己用心揣摩、体会。 | KY-kRN7  
t2YB(6w+xg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5+2=? 正确答案:7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