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细节题概述 ]a%\Q2[c
细节性题目是阅读理解题中出现最多的一类问题,大约占40%左右。问题有两种基本形式:完全式和不完全式,其中不完全式的问题占绝大多数。它们的问题是这样的: +G=C~X
1.完全式 )>#<S0>'j
Why do women seem less likely to be promoted after marriage? \Dsl7s=
What did scientists learn about earthquakes at the area? ow>[#.ua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how did the drums differ from many other drums? BUy}Rn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roug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energy released? {y%O_-C'r
x-k/rZ
2.不完全式 ^rb7`s#G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new machine proved to be . $f-pLF+x
In the author’s opinion,visual and spatial abilities are good for __________.
sSb&r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omen are usually good at __________. {.'g!{SHp
The Sun’s light travels slowly when ____________. xg!\C@
$
可见这类问题大多是根据文章中的具体信息,如事实、例证、原因、特点、过程、论述等进行提问。和推测文章大意、标题,作者态度这类归纳推理题相比较,这种问题要容易些,因为其答案可以直接在文章中找到的。所以,这类问题也称之为“直接解答性问题”。 ~$9
"|
zT 40,rk
解题的基本方法是:仔细阅读文章后的问题,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或词组,以此作为线索,返回文章查找问题的相关句,用这个相关句来对照选项,意思一致的就是答案。 8#3cmpx4
如何在文章中又快又准地找到答案:要具备这两方面的知识: 1KEPD@0oxx
;L{y3CWT
1.文章细节结构知识 Z.19v>-c
m=y)i]=1
一篇阅读理解文章,或长或短,都有一个中心思想。而文章就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展开的。支持和发展中心思想的细节主要是由描写特点特征,给予解释定义,分析原因结果,比较事物异同,提供数据事实,论述观点理由等构成的。但根据主题的不同性质,可以有不同侧重,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细节结构。 C!A_PQ2y
如:描述性结构(这种结构主要介绍事物,问题或倾向的特点、特征。对人物的描述如传记包括人的身体特征,家庭背景,成长过程,个性爱好,成就贡献等。因此文章中时间,地点,数据是主要细节); jF0BWPL
释义性结构(这种结构是解释某一理论,学科,事物。主要是用例子,比喻,类比进行阐述); O~1p]j
比较性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对两个事物或人物在功能,特点,优缺点,贡献方面进行比较); hkm3\wg
原因性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分析事物的成因,客观的,主观的,直接的,间接的); iTyApLV
驳论性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介绍一种观点,然后对其评论或驳斥,分析其优缺点,或危害性,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e6:&`a xD
了解这些细节结构,我们就能知道某一特定的阅读理解文章问题会出哪方面的问题,从而在阅读中给有关细节较多的注意。如例9(P.43)的阅读理解文章??飞群的形成,形成的原因,其特点习性,给??然这是描述性结构,绝大多数问题肯定与特点,时间,地点,程度有关。在阅读中对这些细节作圈划记号,解答时就非常容易。 ucO]&'hu:
2.文章过渡词知识 nP
/$uj
'S
;vv]}Gs
文章过渡词是篇章意义组织和传达的重要一部分。由于过渡词能够表示各种语义关系,如果考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往往可以借助它们搞清文章的来龙去脉,不读具体细节,也能猜上文或者下文讲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过渡词在文章中比较突出、醒目,在查证时容易找。在阅读中,如把它们圈出,答题就容易多了。因为绝大多数细节性的问题和它们有密切的联系。根据我们统计,问题中除了问大意、中心思想的,60%以上是问细节的,而只要问细节,90%以上牵涉到原因,特点,功能,理由,事实,优缺点等。而这些东西往往是用表示各种语义的过渡词来引出的。 g9Ll>d)tE3
根据过渡词表示的语义和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分类为: "R]K!GU
U
1) 举例 2Ki/K(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as a case in point, as an illustration, such as, say, e.g. XP1_{\
2) 释义 smNr%}_g
that is, 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 so to speak, or rather, namely IT"jtV
3) 原因 :@L5=2Z+
because, because of, for, as, owing to, thanks to, due to, now that, since, as a result of, attribute to, in that 1 ErYob.p
4) 条件 we?#)9Q<
if, unless, whether, provided that, given, as long as, on condition that, otherwise F!<x;h(
5) 让步 Lr &tpB<
despite, in spite of, though, although, nevertheless, but, however, admittedly, it is true…but, after all >sk
S`/6
6) 结果 4j
{ }{
for this reason, therefore, consequently, accordingly, hence, as a result, thus, in short, in a word, to sum up, to conclude 4
]R3*F
7)比较 bL%)k61G_v
similarly, like, likewise, in the same way, much.., as much, no more.., than, just as... so R&p5 3n
8)对照 `z.#O\@o
whereas, instead, however, unlike,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on the other hand, while, some.., others V-|}.kOH2
9)层进 ZvJx01F{
first, in the first place, to begin with, second, next, in addition to, besides, moreover, furthermore, third, finally K}@:>;*9
10)强调 wz=I+IN:
indeed, in fact, certainly, particularly, above all, most importantly, worst of all 6P8X)3CE<T
11)目的 bx>D
in order to, in an effort to, so as to, in order that, for fear that, in case, least zrM|8Cu
12)先后 U# gmk0>t{
shortly after, earlier, later, afterwards, after, before, once, meanwhile, since, until, when, while, the moment, as soon as !k^\`jMzw
13)指示 Nt?B(.G
this, that, these, this accounts for, this helps explain, that’s why }ls>~uN
jC=_>\<|X*
如何做阅读理解细节题中的判断是非题 Bdi~B")
是非题也称之为正误判断题,因为问的是选项中对文章中的事实的转述是否真实,提法是否正确,文章或作者是否提及。例如: ~yV0SpL
3yDvr*8-@
5{UGSz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tFCeE=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z!tH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explain _______ ? cD]t%`*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except ________. A'T! og|5
P_}$|zj7
可见这些问题的四个选项要么是“一正三误”,即一项是对的,是符合文章事实的,其余三项均是错的;要么是“一误三正”,即一项是错的,是不合原文事实的,其余三项均是正确的。 C|+5F,D
G9jtL$}E<
解答这类问题,头脑应当清楚:问题是要求把正确的选项圈出,还是要求把错误的选项圈出。有的考生不看清问题,就去选择选项,想当然地把正确的,符合文章事实的一项圈出,而问题明明问的是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mentioned),结果误选。 a[!':-R`s
%O-wMl
是非题的四个选项有三种情况: 8@!SM
1.四个选项中的信息集中在一、二个句子里。这种是非题比较容易做。只要找到相关句,细细读一下就不难选定正确答案。 b.F2m(e2
2.四个选项中的信息集中在一段里。这样查读的范围要大一些,但还是比较容易的。验证一个,排除一个,答案就出来了。 ]M.ufbg uq
3.四个选项中的信息分散在全文。这种是非题就比较难做,因为要化较多的时间去找各个相关句,一一去查证。一般说来,应首先把四个选项都看一遍,根据第一遍读的印象和基本常识,尽可能先排除掉一、二个,以减少查的选项。实在排除不了,需要到文章中去一一查证的,次序也应从易到难,即从印象最深的,相关句最易找的,最容易证实的那个选项开始查。 v?}/WKe+0
*ZHk^d:
由于时间关系,要到全文中去一一查证四个选项,效率太低。因此我们还可以首先对所有选项作一分析,根据常理,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看看哪一选项最有可能是答案。如问哪一个true,就把四个中最可能正确的一项挑出来首先去查证;如问哪一个NOT true,就把四个中最可能是错误的一项挑出来首先去查证。用这一方法,最多查证两项,答案就会出来。 %H54^Z<y
)57OZ
如何做阅读理解细节题中的释义性题目 5}f$O
所谓释义性的题目,就是要求对文章中阐述的事物进行准确的解释。问题往往问该事物的特征、优点、功能、作用等,如 (5SI!1N
X@B+{IFC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is _________. gxF3gM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is _________. 4JucNGv
FYzl- 7!Y
这类问题在阅读理解的题目中占较大的比例。因为,阅读理解的文章大多是说明文体裁。说明文就是对事物解释,定义。文章用较大的篇幅来解释,答案项要么是对这些解释的另一说法,要么是对这些解释的归纳。 0=~Ji_5mB
/IgTmXxxj
这类问题虽属细节题,但不容易做。有两点要注意。 D+RG,8Ht
1.注意解释的准确性 8<xJmcTEwO
干扰项往往在对文章事物的解释中,夹带“私货:,加进一些词,夸大了原文的意义,作了不合事实的引伸。 r]TeR$NJ
这就告诉我们,在辨别信息时,对一些对原文解释、归纳的选项,要注意其释义的准确性。特别要当心在解释时加进一些修饰词,如mainly,chiefly,whenever,Only等,使原文的意思发生细微的变化。因此有这些词的选项,多半是错误的。 ^#;2 Pd>
$uboOfS83G
2.注意归纳的准确性 qRNGe8
问的是事物的主要特点、特征、功能,干扰项却把次要的、细节性的东西,具体事实混进选项。 7p|Pv;wp|
这告诉我们,在做释义题,辨别选项时,要注意区分细节和结论,事实和观点。问归纳性的结论,观点时不要把具体的细节,事实套上去。 9+pnpaZB0
[mX\Q`)QP
如何做阅读理解细节题中的原因性题目 {jbOcx$t
由于阅读理解的文章绝大多数是属于说明文体裁,而说明文的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现象的解释和阐述。因此许多题目都涉及到分析和辨别事物的原因或成因。例如: k9a-\UIMet
*T
6<'a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the organization to achieve the success is that _____. S-My6'ar
Mouthwashes are not effective cure for bad breath mainly because _________. azN<]u@.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as one of the causes for the earthquake ______. zvE]4}VL?
Yf|+p65g
在做寻找事物原因的题目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hX8;G!/
RxcX\:
1.问的是主要原因或真正原因,而命题人员总把一些次要的,非直接的,非根本的原因放进选项。由于这些次要的原因也是文章中提到的,因此考生如不仔细,往往会把次要原因当作答案。 '(=krM9;
这就告诉我们,做这类题目,首先要注意问题中的the main/chief/real cause (reason,factor) 这些词,提醒自己,问题问的是主要原因。然后分析事物的诸多的原因,理出最主要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 ,9=5.+AJ
2wikk]Z
2.问的是事物的原因,但出现在选项里的还有事物的后果、影响。由子这些后果、影响和原因一样,都是指一件事,且都出现在同一相关段,或相关句中,稍不留心,就会搞错。 g\d|/HVK
这就告诉我们,做寻找原因的题目时,对文章所说的事物的原因、结果、影响,应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要错把结果当原因。 GkVV%0;&J1
8H;yrNL
如何做阅读理解细节题中问一个生僻的单词词义题目 ^C_ ;uz
在做阅读理解题目时,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In line 3,the word“ ”most probably mean. By“ ”(Line 3),the author means . ] vQn*T"^
这种问题与其是考你的词汇量大小,还不如说考你是否具有利用上下文判断单词意思的能力。阅读理解部分的词汇题目与词汇部分的题目,考的目的是不同的。后者考的词,基本上都是考纲里的,考的目的是看你掌握没有。而前者考的词,基本上是超纲的,生疏的。但是其意义是从文章中能推导出来的。因为如考你的单词是超出考试大纲的,也就是说考出要求考生掌握的,而上下文中又没有线索的,其意义是推理不出的,这样的生僻词是不会考的,是命题不容许的(托福考试另当别论)。因此,如阅读理解中考你某一超纲词、生僻词,上下文中肯定有暗示这个词的词义的线索。做这类题,就是要根据上下文,抓住线索来推断词义。 #TXgV0\F
下面介绍几种办法。 bt"*@NJ$
Xbe=_9l&p
一、利用生词周围的定义解释 !np-Jmi
文章中如出现一些生僻词或一些术语,作者生怕读者不理解,为了免除读者费力去查工具书,往往会用一些办法来暗示其义。 l 'm!e '7_
1. 注意that is,in other words,namely,that means,this is等过渡词直接引出同义解释。 J.35Ad1hM
2. 注意and, not Only...but also, besides, similarly,likewise,in the same way等过渡词引出的同一,类似的意思。 $zKf>[K
3. 注意生词前后的but,however,while,on the contrary等过渡词。它们表示一种对立或同等关系。 *7FtEk/l
4. 注意for example,such as,a case in point is等过渡词,引出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阐述。 W:'H&`0
5. 注意生词前后的冒号:,破折号——,括弧( ),等标点符号。这些标点符号总暗示一些语义关系。如冒号引出具体的说明,或例子。分号引出类似的,对立的观点。破折号引出同位语。 Sjv_% C$
6.注意生词被同义词、反义词解释,被定语从句修饰,被同位语或独立一句来说明。 8k vG<&D
0
M-=3 T
二、利用单词的构词法 )lwxFP;
英语当中有许多词是由词根,前缀,后缀合成的,如果认识其中的词根,往往可以通过前缀或后缀的意义来判断词义。有时仅仅靠前缀或后缀的意义也能猜测。例如,很少人知道telepathy这个词,但我们知道前缀tele的意义:distant。如telephone远方传来的声音(phone = sound)一电话,television远方传来的视象(vision = picture)一电视,telegram远方传来的文字(gram=writing)一电报。我们也有所了解词根pathy的意义:feeling。如sympathy同样的感情(sym=same)一同情,antipathy反对感情(anti=against)一反感,apathy没有感情(a=without)一冷漠。因此,telepathy distant + feeling,心灵遥感。 tFn_{fCc>
0QcC5y;
三、运用基本的猜词技巧 {S,L %
当然,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是有限的。即使熟悉了英语构词法,也并不能保证解答所有词汇问题。因此还需要有一定的猜词技巧。也就是说,考生如掌握一定的猜词技巧,就会大大提高猜词的命中率。 QbrR=[8b
猜词技巧主要有代入法和排除法两种。 g:8k,1y5
代入法的依据??所考的词的位置,看其文章意义或语法意义是否成立。 ;auT!a~a#
排除法是利用构词法,上下文线索等把选项中认识的词项一一排除掉,剩下来的一个项,即使不知道其义,也可断定它是答案。 lsq\CavbM
1 UdET#\
如何做细节题中it\they\one等指代性题目 o+*7Q!
我们做阅读理解题目时常碰到这样的问题: The word “it” in line 3 most probably refers to . yI$KBx/]n
In line 3, the word “one” could best be replaced by . *QH~z2:[
What does the word “they” in line 3 refer to ? 5d|hP4fEc
这种指代性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从历年四、六级考试对这种题目的得分分析,答对比率只有33%左右。因为它要求对代词所在句以及紧邻几个句子的结构和意思都要有准确的理解。 3'2>3Y/7Bb
指代有两种情况。 sYa;vg4[
1. 指代单数词或词组。 Smg z}
2. 指代句子意思。 jEu-CU#:
((Uw[8#2`
在具体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应注意几点。 ;V v.$mI
一、注意指代条件 tqk^)c4FF(
it,they,one,that,this都有自己的指代条件,如单数,复数,可数,不可数,先行词的远近(先行词一般紧靠着代词。也就是说代词前面有几个可指代的词或词组同时出现,最靠近可能性最大。) vb.}SG>
二、注意文章意思 0(qtn9;=2
如果代词周围有好几个名词或词组,而且都符合指代条件,这就要分析哪一选项符合文章意思。 d
RIu A)0s
三、注意搭配意思 40=*Ul U-
把四个选项试着代人,看哪一项符合搭配意思,包括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意义。 7/e25LS!`U
四、注意综合考虑 '"
C& dia
综合注意指代条件,文章意思和搭配意思。 Bi-x
gq'z
pddumbp
如何做阅读理解细节题中的猜测例证用意题目 o#u
hPUZ
阅读理解文章基本上是说明文,议论文。而这类体裁的文章少不了用例子,事实来说明观点。因此我们往往会碰到要求猜测文章举例的目的——这些例子要说明什么观点——的题目。如: bUU\bc
.C|dGE?,
The example of … is given to show/illustrate that. 6qR5A+|;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author's example of ? pN=>q<]L
The experiment/study suggests/shows that. VPvQ]}g6k
r;~7$B)
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o)WzZ,\F^J
ak_n
1.注意例证所在的段落主题句 }Jo}K)>!
如果例证所在段有概括段落思想的主题句,就首先读这个主题句,看它的意思和问题下四个选择项哪项意思一致。一致的那个就是答案,不要去读具体例证了。因为举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观点,而段落中的例子大多是说明段落主题思想的。 Ex<@:
R+# g_"1@p
2.注意例证上下文的作者观点 BD2Gv)?g
如果例证所在段没有主题旬或例证本身就是一段,就要看例证上面一段、下面一段有否相关的归纳性的作者观点。如果这个作者观点和问题中的某一个选择项意思一致,那就是答案,也不要去读具体例证。 woUt*G@
8}aSSL]
3.注意全文中心思想 6
m%/3>q
有时例证所在段没有主题旬,上下文周围也没有明显的作者观点,那就要去读文章中心思想句,看它与例证有什么关系,和问题下面的选择项哪一个意思一致。一致的那个就是答案,也可省去读具体例证。因为文章中的例证不是直接就是间接地说明和支持全文中心思想的。 ("s!t?!&YS
Pd+Wb3
4.对例证本身进行推测 U
!b~vrr^
如果段落主题句看不出,全文中心思想句也看不出,周围也没有明显的作者观点说明,那只能细读具体例证,对例证本身进行推测。 09 v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