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计划
V}pw ,2s 我校
2011年计划招收195名左右
博士研究生(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6人)。各学科均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a2Q9tt>Q 二、考试方式:
4(u+YW GX 我校博士招生考试方式有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
?h
K+h .{ 三、报考时间和考试时间
b0LQ
$XM>8 1.报考时间
A{5k} 所有博士招考考生(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均需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资格审查。
7ou2SL}k 网报时间:2011年2月18日至3月4日,网址:
http://yz.nefu.edu.cn。
I7BfA,mZ7 资格审查:2011年3月7、8、9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2:00-4:00,审查地点:研究生楼704。考生返表并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毕业证或学位证书原件进行资格审查,逾期概不受理。
)u\"xxcV 2.考试时间
SRM[IU
(1)初试:2011年4月2日、3日;
RG:ct{i (2)复试:复试在初试成绩公布后进行,时间另行通知;
u4z]6?,"e (3)加试:同等学力加试与复试同步进行。
w{2V7*+l 四、普通招考考生报考条件
~+3f8%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vhWj_\m 2.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Cd|V<BB9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9J%dd0 (2)应届硕士毕业生(必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vU
:qwm (3)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已工作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位到录取为博士生当年的9月1日)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6G@_!i*2F 3.以非全日制教育身份获得硕士学位者必须在获得硕士学位二年以上(以学位证书颁发日期为准)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lmr{Ib2a (1)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或社会科学奖三等奖以上且排名在前五名者;
Q9%N>h9 (2)在我校规定的A类期刊目录或同级别刊物上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一篇以上。
hbE;zY%hP (3)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以专利证书为准)。
;\Wg>sq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必须在已取得所要报考专业的硕士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须由研究生培养部门出具成绩单及结业证明)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r'#(\ (1)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或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以上且获得证书者;
nfrC@Av (2)在我校规定的A类期刊目录或同级别刊物上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2篇以上。
!WVF{L,/I (3)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以专利证书为准)。
&~$^a1D6 5.报考为国家计划内培养的考生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I6iXq# 6.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fKrOz!b 7.部分学科专业除需符合上述条件外,若另有具体限报条件,以该学科专业的报考要求为准。
5"XcVH4g 8.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J,{sRb% 1)资格的确认:
O;qS3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负责,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教处等相关处室负责。
ym(r;mj! 2)每名博士生
导师只能招收一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L2Gm0 v 五、考生返表时需交回下述
材料 Eg
w ?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6wnfAli. (2)两份
专家推荐信(其中一份必须由所报考的导师推荐);
5G\vV]RR& (3)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复印件;
x]y~KbdeB (4)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
!y4o^Su[ (5)以非全日制教育身份获得硕士学位者及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提供符合报考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sgishqn9 (6)函报考生报考材料须在3月9日前寄达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逾期视为报名未成功。函报考生报名成功后须在考试前两天来校资格认证,领取准考证。
42#
rhgW 六、其它有关注意事项
G+\2Aj
1.我校自2010年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免交学费,其它相关政策及奖助体系详见《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试行)》。
\n:' >:0X! 2.考生所报材料必须详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立即取消报考及录取资格。
#{ `(;83 3.凡以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报考的考生,在资格审查前必须与所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签订协议书。
6PvV X
*5T 4.欢迎访问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主页
http://yz.nefu.edu.cn e7vPiQCc 5.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
Pfi '+I`s 邮政编码:150040
E >S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