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期间受惠freekaobo里的很多博友的帮助,一直希望能够做点什么。于是从5月30号正式收到博士政审表和调档涵,今年的考博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回想起考博那段生活真是感慨万千,但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人生的财富。今天把自己考博的心得体会一一写下来,不能说是成功经验吧,只是期望对未来想去广州呼研所读博的师弟师妹有点滴的帮助,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 .Kv>*__-Q
WIb\+!
一,学校选择: a.v$+}+.[,
我是很早就决定考博的,第一,我希望找一个好点的工作,也就是说能去省会城市的好医院,而目前这样层次的医院从学历上讲要求博士学位那是必须的,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做科研,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我还是愿意去尝试,纵然将来不能如愿以偿,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第二,我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能够跟上知识的不断更新,每天能够忙碌起来,而不愿意过一劳永逸的生活,到了40岁以后就没什么学习动力了,这可能和个人的性格有关,一旦闲下来一段时间心里面就发虚,感觉自己很是堕落似的。 ]F r+cP
!u.{<51b
由于考博可以报多个学校,只要时间错开就行。理所应当,我们学校是首选(毕竟是部属重点高校,在这生活了七年,一切都比较熟悉,导师也不错,拿过杰青,更为重要的是,按照目前的状况,毕业留校问题不大),稳妥起见,再多报一个学校也是必须的,最好考试科目和本校一样。众所周知,全国呼吸内科最好的就是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毕竟有王辰教授这个大牛)和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钟院士在那撑着,而且还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两个学校里面广州呼研所和我们学校考基本一样(病理生理学,英语(呼研所有听力),内科学(呼研所只考呼吸内科部分)),就这样确定考广州呼研所。本来是以本校为主的,主要是因为呼研所那边一个人也不认识,考试情况不了解,心里没底,但后来种种机缘巧合最终将复习重心转到了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4xuL{z;\
r*C:)z.}
个人体会,考博报考学校不宜太多,就算报考多个学校,也应该有主有次,这样才会有的放矢,还是那句话——过犹不及。考外校的话,有SCI论文,有关系当然更好,如果这些都没有,个人觉得初试考成绩非常重要,并且英语要好,这样才能引起老师的一点点重视。不管怎样,认真准备才是王道。 E
j@M\
S
U~vS
二,报名: _-H uO/
呼研所报名时间是每年12月份,一月时间,可以随时关注学校网站。 ,-ZAI b*
二,复习和考试: dGAthbWJ
我认为复习时间根据个人情况不同没有具体标准,基础很好的,可能一个月就足够了,像我的一个同学今年考协和只复习一个月,结果考了内科第二名。但对于大多数人,2-3个月的复习时间还是有必要的,这样把握会大一点,不然到最后手忙脚乱的,不好不好。当然对于很早就打算读博的人平时就应该注意英语的学习,毕竟对于博士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那是你的使命,不然怎敢称自己是博士?当然更长的复习时间我觉得不是很有必要,容易拖沓,最好效果反而不好。不管怎么说,自己要制定好复习计划,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呼研所的考博内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