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成都某高校博士楼,上午8时50分左右,一名女子凄厉的呼救声打破了宁静的校园,博士楼前,一位英俊的男子被几名男博士抱着走了出来,青年男子衣服上全是斑斑血迹。原来,这所重点大学的一位医学博士因为爱人的一句玩笑话就刎颈自杀。经抢救,这名博士最终脱险。(《成都晚报》4月29日) {FKr^)g
[+pa,^
%=9o'Y,4
zGyRzxFN
近年来,博士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就说2005年吧,2月2日,厦门大学一在职博士生上吊自杀;5月7日,北京大学一姓冯的数学系博士生坠楼死亡;6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一博士生从11层实验室坠楼身亡;8月20日,上海一研究所在读博士生孟懿从7楼跳下,永远离开了人世;9月14日晨,36岁的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正研究员茅广军跳楼自杀身亡;10月10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王然从三层病房的洗手间跳下……“密度”之高,令人咋舌。而“百度”一下“博士自杀”,相关网页竟高达2380000个。 +hr|$
'@ Y
@Fs
)UF'y{K}
纵观这些博士自杀的原因,无非是生活情感、学业健康等“小儿科”问题。按理说,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博士,这些小挫折、小压力根本就不应该成为其自杀的理由,可现在,竟然有这么多的博士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现实,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扼腕痛惜之中,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博士为何如此弱不禁风? h]t v+\0
ej&.tNvq
^C
p2#d*
专家说,这是教育缺失所致。确实,剖析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问题很多。首先,学生几乎全是泡在蜜罐中长大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根本就不知道何为苦难,何为不幸。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大的孩子,当他面临挫折的时候,哪怕是很小的挫折和委屈,采取极端的行为来解决也就不足为奇。其次,现在的学生责任心意识严重缺乏,凡事都以自己为圆心,对他人的情感需求极端漠视,当所谓的不幸降临时,他们当然只考虑自己的“解脱”,而不顾家庭、社会的“痛感”和损失。还有就是在现行教育中,珍惜生命教育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生不懂得生命的可贵,不懂得热爱和珍惜自己的生命。 y*{zX=]l<
Ys}^hy
.Y]0gi8z
然而在笔者看来,剖析博士频频自杀这一现象,绝不能止于教育缺失,而应该继续深究下去,挖出导致这种缺失的原因所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从根子进行预防。那么,造成博士自杀的教育缺失到底是怎样产生呢?还不是应试教育给逼的。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教育一直被“功利”所包围,为升学所左右,明里,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暗里,应试教育却抓得扎扎实实。在升学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考试转,大小领导们的眼睛死死直盯着各校高考、中考的升学率,校长们不厌其烦拿下岗吓唬老师,老师们搜索枯肠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学生则整日埋头上题山下书海,处于这种浓郁的应试氛围中,挫折教育、责任教育、生命教育自然就难逃被淡化、被抛弃的厄运。这样一来,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一直“闭门苦读”,也就一路“缺失”下去,以至于最终有人成了“自杀博士”。 =<p=?16
x
R@z`
Kc2y
显然,中国博士弱不禁风的病根在应试教育制度上,只有革除应试教育体制,让挫折教育、责任教育、生命教育全都落到实处,我们的学生才会变得坚强起来,这样,“自杀博士”才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