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常住人口不足1万人的小镇,37年来却走出了21名博士、42名硕士。如果算上本科生、上世纪的中师、中专生,加起来能有740多人。这个有着“博士乡”美誉的小镇,就是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的和平社区(原和平乡)。 vPz7*w
nM b@
B
11月18日,记者前往和平场,探寻这个“博士乡”人才辈出的奥秘。 {)!>e
[?KGLUmTAI
和平场小学里的“博士墙” v*=P
神奇:万人小镇“特产”是博士 nR*'
3
和平场位于大巴山深处,交通不畅,从恩阳城区出发,要一个多小时车程才能赶到。 S**eI<QFSk
和平场小学三面浅丘环抱,正面视野开阔,远处溪流潺潺。在校史陈列室的墙上,张贴着自恢复高考以来从这里走出来的博士、硕士榜单,足足有一面墙。 7>F{.\Z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中山大学副校长、管理学博士李善民,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何光明……长长的名单里,都是在各行各业有着卓越成绩的栋梁之才。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就是和平场。 p`c_5!H
“37年来,我们这里走出了21个博士、42个硕士。如果算上本科生、上世纪的老中师中专生,加起来能有740多人。”夏长河说,如果问和平场的特产是啥?那就是“博士”,是“学霸”。 9_O4yT
L
flFdoEV.U)
学生们认真上课 %%uE^nX>
乡风:穷莫丢书不比钱财比学位 \'*M
}G
走在和平场街上,并无二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片土地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神奇? tZKw(<am
记者在学校附近的主街上来回走了两趟,并没有看到任何一家麻将室、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三青村村民宋永刚说,如果买台游戏机放街上,生意肯定很好,但那挣的是学生的钱,“为了挣钱把娃的前途耽误了,那肯定要被老百姓骂的。”
R( FQ+h
小学周边的居民过红白喜事,也都尽量少鸣炮、不大声广播。 {o)pwM"@(
“不比房屋比书包,不比娇惯比管教,不比钱财比学位,这就是和平的传统美德。”五显村村医王启志说,当地盛行的风气,并不是哪家楼房修得高,哪家挣的钱多,而是比谁家孩子更争气,谁家又出了一个大学生。如果哪一家出了一个博士,是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居民们最乐于讨论的话题。 ZqVbNIY
穷莫丢书。从王启志记事起,村里人总要节衣缩食送子女读书,即使哪家揭不开锅了,也不会让子女辍学。乡上还规定,凡是考上大学的,乡上免费放一场电影,村上给予500元奖励,“每年暑假都要看十几场电影,既丰富了乡村生活,又看得人眼馋”。 p T 8?z
y3s+.5;
绘画培训 9T24dofkJ
家风:为子留守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Ls9NQy
虽然不少人要靠外出打工谋生,但只要家中有上学的孩子,夫妻二人至少会留下一个,在学校附近租房送孩子读书。“和周边其他学校相比,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留守孩子并不多,每次开家长会,绝大多数学生的父亲或母亲都会来。”夏长河说。 ~RuX2u-2&u
这里的多数村民靠种庄稼、务工维持生计。艰苦的生产生活环境,让人们笃信“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