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法哲学: DctX9U(
48*Oh2BA
1.事实性与有效性:哈贝马斯法律哲学的基本问题初论 U]`'GM/x
(1saof*p%
2.自治性与合法性之间:沟通主义法律观论纲 :8\*)"^E
1Ovx$*
3.从代议民主到商议民主:哈贝马斯商议民主观研究 E-BOIy,
&sr:\Qn X/
4.哈特法律理论中的描述性方法 jWO&SW so
sp=7Kh?|>
5.法律理论中的实用主义的进路及其困境 |g: '')>[
{Kq*5Aq8
6.庞德法律理论中的实用主义进路研究 #Of<1
l\A}lC0?J
7.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研究 !DY2{Wb
&kr_CP:;
8.在法律稳定性与变动性之间——以布莱克斯通的智性努力为视角 ^>vO5Ho.
z$8e6*
9.一种向后看的法律观?——以布莱克斯通的《英国法释义》为问题化为中心 ^=-*L
3f
's7 SZ$(
10.布莱克斯通的权利理论研究 )+Y\NO?O
b& _i/n(
11.德沃金权利理论研究 E:dT_
x<Y
12.德沃金平等理论研究 (Ay4B*|!
13.德沃金法律解释理论研究 6f5sIg
14.德沃金法律原则问题研究
^}Dv$\;6
15.康德法律哲学研究
vt(}ga
mXN1b!
&a2V-|G',
二、法学基础理论 }~Kyw7?
CpP$HrQ
16.法律的政治性研究 .@/z-OgXg
=%nqMV(y
17.从妇女权益保护法透视性别平等 zvQ^f@lq2
MIua\:xT
18.性别平等与法制建设 |]]pHC_/W
6&xW9' 6b:
19.为什么要宽容:宽容原则与现代法律 H?/cG_^y0
XR=c
8f
20.普遍刑法的理念基础 @u'27c_<d3
;Cp/2A}Xx
21.法律之内的“死亡”概念 n9-q5X^e>
@ T~#Gwv
22.公共利益范畴研究 {dSU
\':
S;AnpiBM8
23.善治及其路径选择 XKPt[$ab
Iy1Xn S*
24.法律的性别分析
n-| i
da86Jj=k
25.唐律中债的类型化分析 %>z8:oJ
r@@eC['
26.私契与市券关系辨 BQfAen]
"j@I
RuH
27.古中国契约观念——以唐、宋为中心 Z?!:=x>7m
z1KC$~{O
28.古中国与古罗马契约观念比较研究 ,tv9+n@x
q!h*3mN
m
29.法律中的公共利益 [Jh))DIx
30.唐代判书研究 kFZu/HRI
RO3e
31.《龙筋凤髓判》中争讼解决方式的文化考察 MUt^mu$86
rxK[CDM,
32.《龙筋凤髓判》与《唐律疏议》比较研究 {4jSj0W
mM^8
YL
33. 从《龙筋凤髓判》看唐代的司法正义 %<*pM@
VS@W.0/
34.正当程序与法治 RknSWuFKt
]~x/8%e76
35.法治与民主:相关性的考察 D2*Q1n
ghd[G}
36.法律的普遍性与个案正义 nsw8[pk
UU~;B
37.对“有法不依”现象的法理学思考 bzL;)H4Eo
+#"Ic:
38.对“以事实为依据”的法理学思考 X!HSS/'
Hw. @Le>
-#z'A
8i$`oMv[y
三、部门法哲学 hQLx"R$
RpXG gw
39.行政主体多元化―――还权“社会” FrM~6A_
-r0\
40.公民权利的渗入以及行政权力的自我消解 >l*9DaZ
>!.lr9(l
41.权利权力化——公民权利向行政权力的渗入 DMpd(ws
Z 2jMBe
42.妥协还是对抗——公民权利在行政领域的新发展 exU=!3Ji
90k|u'ikOp
43.“钉子户”现象的法理思考 `%:(IGxz
44.依法行政与和谐社会 P[K
T
45.税的法理分析 ~4gKA
D
e[o
;l
46.现代企业的法律风险研究 I`>%2mP[C
dp W%LXM_
47.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与反思 @a3v[}c*
w:(7
fu=
48.民事诉讼中弱势群体的法律救济研究 8ngf(#_{_n
\>
azY
g
49.诉权的法律救济 BkqW>[\5xm
?2>v5p
50.惩罚、预防:破产人失权制度的法哲学分析 YIqfGXu8
Bq`kVfx
51.公司僵局诉讼途径选择理念研究——一种比较法的视角 m
SeNM
(fb\A6
52.行业协会自治与国家干预的正当性分析 bUL9*{>G
=_3qUcOP
53. 经济法治与政府角色定位的法哲学分析 &$im^0`r_
8"^TWzg}L
54.论政府诚信与非强制行政 *&MkkI#
>*CK@"o
55.权责一致视角下官员问责的理论依据与责任追究 $4,6&dwg
AW
68'G*m
56.论行政权对受教育权的保障 I%xJ)fIK
C
=U4|h ~W
57.资产证券化中信用问题研究 A[a+,TN{
S45_-aE
58.资产证券化中投资人保护问题研究 (P8oXb+%
r U5'hK
59.“王海现象”的法理学思考 ]aL}&GlHt
^Yz05\
60.医患纠纷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S{j}74[
t68RWzqiG[
61.公共卫生法视野中私权的保护与限制 q5PYc.E([
BZ9iy~
62.物权法视野中的征收制度 fO nvC*
:_ox8xS4
63.权利表见理论的法哲学分析 ~O-8 h0d3
?f&I"\y
R3A^VE;qP
^EOjq
四、全球化问题 +_Z/VQv
3FN? CN] O
64.全球化时代中国法学的使命 K2 2Xo<3
X Rn=;gK%J
65.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的定位 ej+!|97M
bE~lc}%
66.人权规范的全球性认同 -yeT $P&|
>.|gmo>b
67.全球化背景下人权与主权的辩证关系 E3!twR*Aw
-wB AFr
68.全球化时代非政府组织内部规则研究 M %~kh"
7_,gAE:kG
69.全球化下中国法学教育问题研究
s25012
}JD(e}8$!
tANG ]
0N.
*c
五、权利哲学 /7^~*
h.*|4
;
70. 法理学视野下的人类基因权 bb{+
Tx*m
p+q
71. 人类基因与人权 FWg
7e3
z( wXs&z;
72. 论基因隐私权与基因平等权 Z>l>@wN m
s6B@:9
73. 论基因权 r`2& o
H<
j+-u4b
74. 功利主义权利观研究 Nu'rn*Y_
Ero3A'f
75. 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关系论 =u(fP" |{
cnR>)9sX
76.《物权法》中公私财产平等保护原则研究 U:Y?2$#
bm;4NA?Gg
77. 动物权利初论 i+;EuHf
_PIk,!<
78.住宅权保护的法理分析 b}fH$.V@
\4ZQop
79.动物权利的证伪 yC[}gHv
C.@TX
80.人权的特殊性 M0|z^2
MYjCxy-;A
81.权利滥用规治的法理研究 PJ'l:IU
fRiHs\+
82.论高等教育权力二元结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探讨 (f)QEho7
%]-tA,u
83.新型权利:法理基础与制度保障 .FeEK(
PYZ8@G
84.私权利冲突问题研究 M-
n +3E9
gY%-0@g
85.私权利和公权力冲突问题研究 Pu=YQ
#F'
d/MMPge3
86.权利相互性问题研究——以科斯定理为启示 -{dwLl_
.m
.v$(
87.国家与产权维度下的权利与权力演化 Y9ru~&/o$
},l3N K
88.基本权利的界限研究 *p"%cas
k3&Wv
89.知情同意权研究 3o h(d.Z
8"+Kz
90.权力的法哲学分析 =7a9~&|
z;T?2~g!
"_lSw3
I'JFt>]
六、和谐社会建设 q:fkF^>
`On%1%k8
91.法学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理论担当 -LUKYGBK
cY5h6+ _
92.权利*法治*和谐 BRzrtK
Gx!Y
4Q}-
93.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权利保护 5~v({R.
9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kIyif7
1$4dzI()
95.“和谐”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YH@^
6Be9
9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核心构成要素分析 t\ ym4`"
{>9vm!<[*\
97.权利保障与社会和谐 `j9 ;9^
dj 4:r!5_
98.法律文化中的和谐观念
fTMn
cJMp`DQzc
99.和谐社会中公民的法律角色 )
}(Po_
U<K)'l6#2n
)m|)cLT&
七、其他法学前沿问题 UZz/v#y~
nH_M#
100.南非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Umq{]{
,?S1e#
101.人类基因的法理学思考 @cukoLAn
HQX.oW
102.生物科技对法学的挑战 K|]/BjB
/
;?4EVZ#o
103.人工智能与21世纪的法理学 T,r?% G{XE
104.社会风险的分配问题研究 Xh+;$2l.B
Zjd9@
105.民营化中的利益关系分析 Ir#]p9:x
r'8qZJgm
106.民营化的界限研究 H%pD9'q~
SMonJ;Y
107.社会转型期法律的实效研究 {^8?fJ/L
*+(rQ";x
108.社会转型期的法的不确定性 2ca#@??R
109.治理法治化视野下的非政府组织 [n4nnmM
[4w*<({*
110.ADR制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DQ<4`wE M
ox*1F+Xri
111.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司法制度的影响 ^hNl6)hR
1_WP\@O
112.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关系论 fqjBor}
S4\a"WYg
113.社会转型时期法律哲学的政治担当 bgLa`8
4M#i_.`z
114.社会转型与法律发展 ":0u%E?s
p4V* %A&w
115.城乡平等的法理学分析 oqAO@<dL!
yIhPB8QL
116.户口制度的法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