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主题 : 2014fall McMaster ChemE全奖PhD申请总结,三千字长文慎入
feifei52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4-02-06   
来源于 经验分享 分类

2014fall McMaster ChemE全奖PhD申请总结,三千字长文慎入

本科 GPA88 普通本一
研究生 GPA89 普通985

目前收到McMaster化工phd的全奖。教授是Canada Research Chair。Offer的Decision dealline临近,且麦大不在415协议中(批评一下百度百科,内容有误),经考虑选择了Accept

出国的初衷,是盼着在毕业后有一个稳健的事业平台;给家人生活保障,给自己双理想的翅膀 。McMaster的offer能基本满足这些小小要求,所以虽有遗憾(放弃了美国梦),但不后悔,哈哈!

从欧洲,到加拿大,到美国,再到加拿大,经历了很多次心理的调整和目标的改变,也付出了不少代价。希望我的琐碎经历,能给大家一点帮助,也希望每位寻梦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前言

俺是一名普通的申请者,普通学校的本科出身,GRE AW也有硬伤,还小跨了专业。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希望给大家提供些咨询,也是希望flier不要再犯我的错误。本文仅是一面之词,如有不符合大多人实际的情况,还请多多包涵。

出国的初衷,是盼着在毕业后有一个稳健的事业平台 --- 给家人生活保障,也给自己双理想的翅膀 。McMaster的offer能基本满足这小小要求了,所以虽有遗憾(放弃美国梦),但不后悔,哈哈!

本科时,从没过自己会走到飞跃这一步。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念个“名校”硕士,做一个工程师,过上体面的生活。但是,读研后看到的种种乱象给了我一个又一个闷棍。这时才发现,原来在有些环境里,对生活如此简单的要求都是很难实现的。或许是因为自己不愿盲从周围环境中“成功必备“的一些“妙招”吧.....不吐槽了,正能量!

于是在研二时我就打定主意-------飞跃,做个flier!!
我所在的学院可谓冷门学科云集,研究生毕业生选择挑战全奖PhD的寥寥,绝大部分都是CSC公派生。但是,我是一直坚持着牺牲排名去争取全奖。可惜由于准备得仓促,而且消息源和前辈不多,我的申请可谓是“惊喜连连,一波三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篇幅很长,【经历】部分是流水账,【总结】部分是简单的感悟,轻拍



2012.11-2013.6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定位错误

【进度】第一次粗筛学校,尝试陶瓷,雅思出分

【经历】
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这时的心态。在本科硕士期间,我一直奖学金不断;相似条件的本校、外校的前辈们都拿着CSC,斩获各种名校offer --- wisconsin, maryland, manchester,让人羡慕。那时对全奖PhD有种莫名其妙的乐观。后来才发现,错误的定位、盲目的择校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做很多无用功。

第一阶段,我只参考了上交、QS、THE的世界排名就着手选校(学习部分CSC前辈的做法)。考虑到美国PhD时间长,而欧洲只要3-4年并且不要GRE,就把重心放在了欧洲。目标很明确 --- 全奖。

2013-5就开始了第一轮欧洲套磁,套上的几位教授都建议我拿CSC的资助,泼了一头冷水。我没别的办法,只能去官网成天等待PhD open position的更新,从“正规渠道”争取欧洲PhD,结果两个月后收到 Utretch 和 Uppsala 的2连拒(囧一个)。

欧洲position的迅速失败,加上对枫叶国Mcgill和UBC的好感(当时的想法是方向贴近且排名高,但它们都是GRE recommended),促使着我去拿一个够用的GRE分数。这时我还没有奔赴美帝的念头。

【总结】
1 申请之前,一定要多看定位贴、精华帖,了解适合的学校和地区(英国、德法,北欧。北美标准都不同),免得像我一样做了很多反复的工作,浪费精力。

2 欧洲的open position工资够两个人过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他们偏向招收硕士毕业生(非应届生)且研究方向非常匹配的筒子。据有的人说,部分position有关系户内定 ,没确认过。



2013.7-2013.9.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再次试探定位

【进度】第一轮北美选校+申请结束,英国拿到两个AD; GRE出分

【经历】
有了GRE分数,也就顺势开始关注美帝。泡过论坛才发现,原来美帝选校不能简单地用THE、QS排名解决问题 --- 大家都在讨论专业优劣、USnews专排、当地就业和雇主声誉。这时才发现,我的观念还停留在大多申请者中的婴儿状态(再囧)。我的初次择校太无目性,从没有结合毕业去向、人生目标进行过考虑。竟然准备申请material, chem, ChemE, bio, AgriE, 甚至Forestry等诸多不同的项目。最后结合专业方向,兼顾了就业形势,忍痛砍掉其他选项,把ChemE作为了唯一选择。

这个思路转变,让我之前的择校几乎白费功夫,欧洲也暂时被搁在一边。有了经验后,我很快就完成了6所美帝学校的申请(umich, wisconsin, purdue, OSU, colorado, TAMU)。也逐渐了解到了美帝的优势 --- 研究实力雄厚、产业支撑、声誉好、就业机会多等。美帝渐渐成了我的主申区域(是有多见异思迁,再囧 )。

幸运的是,一个月后英国Nottingham、Leeds就发来了AD,我也跟进申请了他们的奖学金(现在已经withdraw)。

【总结】
1 申请前,加入一个申请群和筒子交流很重要。缺少交流,使我在美帝的第一轮选校比较失败。

2 如果没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就务必把申请和就业、人生目标结合起来。不要盲从各种排名,为了去一个“顶级学校”,而选择冷门或弱势专业。多问问自己想从留学中得到什么。

3 关于地理位置,如果没有极端的个人偏好(如亲戚、对象之类的),先拿到offer后再挑吧。

4 英国PhD套到老师后,并且硬件过得去,AD基本没问题;难的是cover学费、生活费的奖学金。奖学金要等到2-3月才出结果;难度不比美帝低,因为名额少。

5 欧洲的open position竞争激烈我见识到了,这期间我哪怕连一次面试都没有进 。可能也和我研究生做的方向在欧洲冷门有关系。



2013. 10- 2013.12.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最后的探索

【进度】第二轮美国补申,加拿大申请,套磁重大斩获,欧洲面试拿到3个CSC offer;

【经历】
在英国套磁拿到了AD,让我见识到陶瓷的威力;但人却越来越着急。于是开始用CSC的资助去联系北欧的学校(以前只考虑拿open position全奖,而现在节操碎了)。很快,大量欧洲的skype面试就摆在我面前;两周后我就拿到了三个欧洲大学 --- KUL, DTU, Ghent的CSC邀请函,并拒了其中两家。

心里有了保障,便开始重新关注北美的申请,这一阶段关键词是 --- 补申,套磁。那时候,突然感觉到申请就像是女人购物 --- 越买越停不下来(很无力的岁月 )。听了战友的建议,我发现了美帝第一轮选校的重大失误,夜不能寐 --- 生怕全是拒信啊(哭死)!!后来在群里朋友的帮助下,还补申了UMamherst,rutgers, utah,tulane(多亏加入了2014 美申请群178531490),睡得总算安心了一点(再哭,因为多花了不少精力和银子 )。

不久,加拿大也开放申请了。但在我dream school --- UBC和Mcgill的ChemE却怎么也套不到老师;悲剧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McMaster套到现在的教授,完成了申请。

小感悟: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令人费解,当初我为了UBC,Mcgill才考的GRE,结果最后却一所都没申请。反而把我带入了美帝申请的大坑,等到坑越挖越深(10所学校都是银子啊),最后又自己爬了出来 。


【总结】1
部分北欧学校的PhD是免学费的。CSC的资助就意味着他们有了免费的科研同事。如果个人成绩不理想,但科研背景match,可以考虑走这条路。但切记,LZ不支持恶意陶瓷来寻求垫底;有了新的选择时,我都在第一时间告诉了欧洲的教授,婉拒了邀请。

2 加拿大ChemE Phd的套磁比美帝重要。UBC套磁是申请的先决条件,UT和Mcgill的官网上都把套磁作为基本流程之一。最后在McMaster的申请也体现了这一点。

3 目前没看出美帝的ChemE套磁有实质的左右。但LZ也有少许经验:标题要取的引人注意;篇幅控制在200字内;我附了CV,效果还行;当然陶瓷信里最重要的还是研究经历,教授也希望PhD是即来即用。OSU、TAMU和UMich的教授就因为研究经历match,准备follow我的申请,但都表示了对committee筛选的无能为力。

4 而在美帝的弱势专业(如AgriE),套磁帮我在OSU争取到一个skype面试,并拿到了口头offer 。



2013.12.12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外收获

经历了大量套磁(300+),大量申请(全世界加起来接近20所)后,人有些疲劳。11月给McMaster那位教授的前两个套磁都没有下文,终于在第三次尝试后有了回应,说会follow我的申请;出乎意料的是,两周内就发来了skype面试邀请。面试时教授问我走不走CSC grants,我很坚持地要full-funding support,当时心理十分紧张。但教授只考虑片刻,就肯定的说他有相当充足的funding给我全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



后记

明白接受了正式offer后,就相当于放弃所有美国的机会。但因为未来的Professor是nice + 大牛,我也在说服自己,对PhD来说好的导师和优秀的课题组,其实比虚荣的排名、口碑等等都重要得多。深深感悟到,人在面临重大抉择时,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而对自我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就往往意味着一次人生的升华。

从欧洲,到加拿大,到美国,再到加拿大,LZ经历了很多次心态的调整和目标的改变,付出了不少代价,也收获了很多经验。
最后真心说一句,能在2013年尾和大家一起成长,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我的琐碎经历,能给后来者一点启发,也希望每位真正寻梦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