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这是古人十年寒窗终成状元后地狱天堂般的转变。读书是改变穷苦的唯一捷径,这思想就一代一代地传承至今。于是现在的仁父慈母把所有期望都放到孩子们身上,期待他们日后能给窘苦的家境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在全国农村也随处可见的宣传语,更加坚定了天下父母将读书进行到底的信念。 大学生泛滥?那就考研;硕士生也不稀罕?狠下心,再考博,这么多年都下来了,不就再熬两年嘛。真乃最苦天下父母心,就如此将自己一年又一年的青春赌在孩子毫无把握的学业上。
I?R?rW
于是某某穷山沟里飞出个金凤凰早已是耳熟能详的事情了。金字塔塔基“扩招”,自然塔顶也随之越砌越高越大。根据资料显示,经过4年扩招,中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目前,全国在校博士生人数达12万多人。2001年,中国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是1.2万多人,预计今年中国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将达到3万人,到2010年,将达到5万人。 0wE)1w<C~
这么多博士生,他们真能同登天子堂吗?含辛茹苦的父母们得到的回报真能大于付出吗?当代的教育再一次受到“读书无用论”的考验。 nBg
tK
北京一知名学校博士生周磊告诉记者他的一次求职惨烈经历:“2006年年底,自己去了北京市农展馆的一场大型招聘会,本来自信满满地递交了几份简历,想不到却遭到冷遇:一位中年招聘人员只用眼扫了一下学历就对我说,对不起,你不合适在我们这里工作;有一些单位看过简历,略显尴尬的一句“回去等消息”就没收了我一份成本十多元的简历;有的单位则试问了一下我对待遇方面的要求,听到回复后干脆直接把简历塞还给了我。” @9AK!I8f
“我花了差不多二十万的学费读到博士,而且已经把要求越降越低,但是不可能叫我去干一月两千块钱的工作吧?!”张磊最后略显气愤地诉苦。 ~ TfN*0
一位名企的HR跟记者掀开了这个谜团的谜底:一般博士都有很强的优越感,心高气傲,工作又很浮躁,人际关系也不容易处理好,还常常这山望着那山高,动不动就跳槽,这些都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很多企业都不敢用他们。虽然他们的理论基础知识都相当扎实,但不代表就能马上学以致用。专业设置的调整赶不上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严重脱节,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弱。而且大多数博士毕业生都进入婚姻期,不能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创造效益。种种原因导致有时候他们的工作成绩还不如本科生出色。” sZh| <2
另外,中国的博士生培养制度还是比较混乱。导师在对博士生培养上偏心于在职读博生(因为他们这部分人能更快地给自己带来金钱和荣誉),而疏忽了对正规博士生职业生涯方面的指导。 cOoF +hz0O
现在职场不再是文凭的天下,博士生花费大把时间在科研上的同时也失去了经受社会 7*>(C*q=
大学历练的机会,这也是他们与一些本科学历的竞争者处于劣势的原因所在。 ir<K"wi(2
其实读博就像一场赌博,如果失败,赔上的是你的金钱,你的青春,还有你的信心。但从广义上讲,整个人生都像是在赌博,如果你能够理智地分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取他人所长补己之所短,就很有希望赢下这把“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