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考研里看了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38岁“高龄”的大哥考研的辛酸史,看了让人感动,还好今年的分数让他充满希望,这位大哥在兴奋之余冒出了这样的念头:读完研继续读博。这位大哥的志向不低,精神让人佩服。可转念一想,他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太简单了点,说的不好听的话,是不是有点幼。 i)3\jO0&GU
我在还没考之前,早就有这位大哥的想法了,在学生面前我早就说过“考研只是中间过程,考博才是我的目标”之类的话,现在想起来觉得挺可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原来是受报纸上一条新闻所鼓舞。记得几年前,中部某省出台一项政策,研究生到基层锻炼,挂镇长助理职位,考察合格转为一把手;博士不用面试直接担任副县职务。看了这条消息,当时几夜没睡着,血气直冲脑门,铁了心非读到博士不可。再看今天的博士省长博士市长这么多,这个决心就更加定了。 `
\0a5UFR
进了新的学校,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活。恰好那时关于博士的负面新闻特别多,不得不促使我冷静下来,作些理性的思考。现在我已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至少在毕业前,我不会去考博,除非以后工作确实有需要,否则一辈子不想戴上博士帽。 {
f3fc8(p
考与不考,当然没有绝对的答案,主要是要衡量利弊得失,考虑值与不值,分析有没必要。如果这些问题没有仔细考虑,而盲目行动,后悔的是自己。 HwuPjc#
先说下哪些人应该去读博的,一是想呆在高校的(包括想搞学问的和想混好日子的);二是干高精尖技术活的。从事其他工作的,我认为博士帽不仅不能给你带来快乐,反而可能会成为人生之累。应届毕业生,想读完硕士接着读博士的,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读博的目的是什么?想留在高校,进公司,还是政府部门?2,能否吃得了三年(甚至更多年)之苦?3,戴上博士帽后可能承受的人生之重?下面就逐一来谈我的一些观点吧。 I*2rS_i[T
读博的目的是什么?进高校?我知道中学老师是很想成为大学老师的,为什么?一是地位高,人家见到你就称你为教授,这个头衔可不得了啊;二是轻松,听说大学老师上完课就走,学生学得怎样不管,基本上不用改作业;三是收入高,听说某某教授一个课题就有20万。咋一听,高校教师,多好的一个职业。我来说我的见闻,我毕竟干过这个职业5年,应该算深有体会。一,地位高不能当饭吃,没听到北大的副教授孔庆东还叫穷呢?一些名校的讲师若干年住的还是破破烂烂的房子,买不起呀,没钱地位高照样被人瞧不起。我工作过的y大学,有不少市政协委员,每次开大会时,门口一边停的是清一色的豪华小车,另一边是清一色的破旧自行车,据说那些自行车都是教授们的。二,高校里不轻松,几乎在每个学校里,对不同职称的老师都会有论文的数量要求,完不成扣奖金什么的,评职称的压力也大。虽说大学里教学上的压力确实比中学小得多,但科研上质和量的要求带来的压力却要大得多,搞科研不是说每个人都适合的,一些不适合搞学问的人留在高校会比较痛苦。高校教师因压力大而想不开的大有人在,去年下半年,我所在城市的zs大学,一个女副教授因科研压力大而跳楼自杀。三,在高校中有高收入的人不多,主要是一些部门领导和后勤的几个人,还有一些是在外面做生意的老师,真正靠学术致富的只有个别的教授。因为博士在高校里搞学术的居多,很可能会向所提的最后一种人——教授靠拢,所以我在这里主要谈学术致富。走这条路要付出很多,搞学术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精神上的消耗是个无底洞,很多这样的老师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据说平均寿命60岁不到,清华在去年半个月不到去世了3位教授,都是50岁上下。不少老师年纪不大就秃顶、白发,高度近视,各种疾病缠身,他们付出的隐性成本谁看得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老师赚的才是辛苦钱,比那些更像从事体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付出的要大得多,脑力付出的没办法衡量。所以,以为大学老师是个理想的职业,有些盲目,抱着这个目的考博者得三思。 B'/ >Ax&
如果,考博的目的只是想增加就业砝码,为的是到某大公司高就,除非你要干的是高精尖技术活,否则,考博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像搞软件开发,有些公司要博士,当然,这个博士的本领要确实高硕士一筹,要不然干吗不用硕士呢?其他的行业,基本上本科就可以了,硕士也行,博士人家可能就不要了。为什么呢?一,博士对待遇要求高,低的又不肯将就,本来硕士可以干的为什么非得要博士呢。二,博士不安心,总会觉我不止这个价,一山望着一山高,随时想着跳槽,公司哪敢要这样的人呢?三,博士不好管理,正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孤芳自赏的性格多少有一点,公司的老总在招人时,通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想着博士毕业就能成为高级的白领,想法可能太简单,到时能不能有公司要都成问题。 ]w_)Spo.
进政府部门?要是以前的政策就好了,可惜,现在即使读到博士后,进政府部门也要参加公务员考试。随着公务员热,一些博士也跟本科生一样,走进公务员考场,这不得不说是博士们的悲哀!如果博士考公务员比本科生略有优势的话,那跟硕士比就没优势可言了。目前,在中国官员的学历普遍不高,有正规硕士文凭的已经不得了,大部分是本科或以下,在传统体制下,博士要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的行列很难。不说要靠背景什么的,即使能通过相对公平的初试,复试能顺利吗?真正能遇到爱才惜才的领导,可能如愿以偿;要是遇到的......,你这么高的学历会不会吓到人呢,会不会让人担心对你难管理呢,会不会你表现出来的才能让人觉得你会对他构成潜在的威胁呢? (W!$6+GT
如果你不想搞学问,也不想从事高精尖的技术活,而只是认为研究生难就业,进而以为博士才能找到好工作,所以考博。这种思维的逻辑性经不起推敲,与之相反,博士的就业面要比本科硕士窄得多,工作其实不好找。 !l^AKn|
读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怎么熬过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苦。博士生主要是帮老板(博导的通称)做事和做论文,实际上都是天天在搞研究。虽然我没踏入那个门槛,苦到什么程度无从体会,但从很多研究生整天抱怨做论文之苦就可窥一二。离我宿舍不远的地方就是博士楼,经常半夜起来上厕所时还看见那里灯火通明。有人这样描述:校园里看到的三十岁左右、戴着深度眼睛、衣着朴素、身体瘦弱的人,十有八九是在读博士。形象虽有点夸张,但作为这个群体的写照并不为过。 gXJ^o;R>M
遇到的几个博士师兄师姐无不后悔读博,还奉劝我们不要考,我了解到这几个师兄师姐都是应届考上的。帮老板搞课题,给人上课,写文章,每天基本上都是这些事,好一点的老板会给一点辛苦费,做出的成果都属老板的。博士难毕业,众所周知。据说一些名校,博士能够3年如期毕业的仅仅1/4,大部分要4年甚至6年才毕业。去年的消息,南开大学有二十多个博士被退学,原因是不能在7年的时间限内毕业。至于一些没读完博士自动退学的,在各名校都有耳闻。这些博士没能毕业的原因是什么?大部分是没能完成规定的论文量。我以前的领导,所在学院的院长,评上教授了还去中南大学读博,一次,刚好碰上与他同个学校读博的同事,向他了解院长的近况,才知院长正为论文的事犯愁,原来院长的老板是院士,按规定要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文章才能毕业。一个写了多篇被SCI收录文章的教授,居然为博士论文发愁,何况是还没上路的新手呢?博士难毕业可想而知了。 jsQ$.)nO
不少男博士三十好几了,还是光棍一个;至于女博士,就不用说了,人称“灭绝师太”的第三性人。报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一个28岁的女博士,介绍二十多个对象,终告失败;无奈之余,将学历改为本科,结果应者如云。报上另有一条消息,重庆一男子闹离婚,其理由是老婆考上了博士,使他精神压力极大,无奈之下,他老婆弃博不读才挽回了婚姻。现在,女孩子聪明点了,读研时先找好对象,一考上博先扯结婚证,免得有后顾之忧。而男博士情况好一点,但很多本科的女孩子,也不希望对方学历太高。考博时个人的终身大事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H12@12v
没出过校门的博士们,可能成为“啃老一族”。到大学时,父母可能就已经背上沉重的负担,再读几年,自己不仅不能为家里减轻负担,可能还要向家里伸手要钱。即使以后能赚多一点的钱,毕业后面临的是买房、结婚、养育小孩等,父母没法顾及。等到有能力顾及时,父母的年事已高,早年的辛劳可能积劳成疾,已不能尽孝心了。 eR`<9KBH
像博士这一类的高知人群,还要承受其他一些人生之重,例如,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更高,道德要求更高等等。即使在普通人群里算不上新闻的事,发生在博士身上也可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闻。对博士的敬仰是在他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后,一旦他人生、事业遭到挫折或失败时,面临的是热嘲冷讽,所要承受的压力要比普通人大得多。 D|:sSld @
像学业、就业等压力综合在一起,使不少在读博士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博士因精神失常而作出非常人举动的例子在报刊网络上经常可看到。去年,中国政法大学一个女博士跳楼自杀,据她室友说死者生前“经常跟空气说话”。 (=/;rJ`q
顺便补充一个地方,那些有志从政而考博者,还没从政就先考博并不见得是好事,原因如第一篇所述。政坛有向高学历发展,在2002年以后趋势明显,博士省长市长渐渐多起来了。为此,我专门在网上查了资料,发现这些博士高官几乎都是当上了级别不低的领导后才拿博士文凭的。官员——博士——更高官员,博士——官员,前一条路走得通,后一条路难行。 ]l%.X7M9
以上对博士人群的一些看法,由于篇幅关系,有些未能加以展开,有些想到了但未加进来,只作了些粗浅的表述。应届考博或以后有志考博者,在考前先好好考虑一些实际问题,这是我要提醒这类人群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