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WKWin
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5月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坐落于世界旅游名城、水电之都宜昌市。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23年,1978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60余个国家(地区)招生,在全国一本招生。 )_H>d<di
学校是湖北省重点支持打造的四所省属高水平大学之一,是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3m]8>1e1"
学校大力实施“学术立校、需求导向、特色发展”三大战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实力,已发展成为水利电力特色鲜明、办学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入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1000强(中国高校第143位);位列US News世界大学工科排名全球740位(中国高校第118位);2023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第130位;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全国第156名(全国水电类高校中位列第3名)。 VmbfwHRWb
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5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9大学科门类。水利工程学科列为湖北省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学科;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继续保持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已进入全球前3‰。获批水利科学与工程、电力与新能源、大健康与医学、新材料、资源生态管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特色生物育种与生物制造等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iuGly~
学校是“湖北人才工作十强高校”,教师队伍实力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68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0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00余人。现有博士生导师202人,硕士生导师2432人(含校外导师)。现有国家千人、国家优青、国家万人青拔、国家海外优青等一批全职高层次人才,全职聘任院士1人,双聘院士8人,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人选、专家260余人。15名学者入选美国ESI世界排名前2%科学家榜单。 ro8c-[
V
学校坚持服务水利电力行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聚焦国家能源行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前沿,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建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型石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40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000余项。2022年科研经费达到2.3亿元,授权发明专利近545项(中国高校第75位,省属高校第一)。2000余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被评为“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先进高校”,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主办有《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巴楚医学》等学术期刊。 \:pd+8
学校持续强化研究生教育,建立健全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完善研究生分类培养,强化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获批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项目2项、省级研究生工作站20个。为水利电力行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2022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7.02%,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b&_u+g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现有来华留学生1300余人。学校是“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成员,“世界高校联盟”(N.E.W.S.)组织常设秘书处单位,“中国湖北—南亚大学联盟”主要发起单位。2019年,获批承办乍得恩贾梅纳大学孔子学院。2020年以来,学校获批“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2个,获批承办全国首个“水利电力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扎实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建立的尼泊尔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备案中心。国际编号216319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三峡大学星”,是中国第14颗以大学校名命名的小行星。 !=B=1th4
二、申请条件 }[O/u <Z
1.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简称“推免服务系统”)备案信息为准。 :%2uZ/cG(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KM&bu='L^
3.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E8Y
(C_:s
4.品行表现优良,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学术不端行为记录,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L_(Y[!
5.直博生报考专业应与本科毕业专业相同或相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