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士考试心得之一:词汇记忆 Pdn.c1[-a
)@Zel.XD
众所周知,英语考试中,词汇是关键,是所有考察题目的前提。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或者对词汇的记忆、理解不够好,直接决定了英语水平的高低,想考个好成绩更是无法谈取。所以,词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_?r+SRFn
如果不幸你又选择了中科院作为博士考试的目标,嘿嘿,情况可以用“雪上加霜”来形容了。记得当年考硕士的时候,国家规定的词汇量大约是5700个(现在可能有变化,但不会很大吧),英语六级的词汇量也差不多就这些(稍有出入,但变化不大)。而中科院的英语博士入学考试词汇大纲(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大纲为准),包括的词汇量达到了近12000。这个数字达到了硕士英语大纲的两倍。虽然不能否认很多词汇之间有内在联系,可当我第一次拿到这个大纲的时候,我从来没见过的单词多的是。 S$H4xkKs
废话少说吧。 Zka;}UL&Q
第一,要有个权威的英语词汇大纲。 8%|x)
我选择的是北理出版社的版本,其特点是综合了历年中科院英语博士入学考试试卷中出现过的词汇,比较全面,而且有一定的针对性。在看这本书之间,建议大家可以先把六级字汇大纲,或者一些学者编写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字汇大纲上的所有词汇都记完。这个应该不难,大家都是过来人嘛,而且量也没那么大。 {[9^@k
第二,第一次如何看北理版本的大纲。 [MEa@D<7N
这本书上会有很多字汇以前没有见过,如何把这些词汇搞明白,相当有难度。在大学时期,大家都习惯拿着词汇表,从头背到尾,也有人喜欢把词汇分成几个大块,一块一块的往下记。这是个好方法,而且也比较有效果。但对大多数的博士考生来说,缺乏基本条件。因为我们这些人要么是已经工作了,日常杂事繁多,要么正在准备硕士毕业论文,不可能拿出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时间。我比较推荐的方法是“分而食之”。 Va 5U`0
1,拿出大约一周的时间,对大纲中的词汇进行甄别。自己已经知道的词汇放过,不会的词汇用红笔做个记号。然后把这些做了记号的词汇分别抄写到窄纸条上,并附上其中文意思(如果不知道怎么读,还要注明音标),最好每个词一个小条。对于有派生的词汇,可以只抄下根词,余下的可以放在以后解决。把这些小条按照字母顺序分成多个包,比如a开头的放在一起,有些词汇不多的,可以合并(大纲中,真正没有见过的词也就2000左右吧,因人而异,而派生、词组占了不少)。 b]Y,& 8}[+
2,在自己口袋里一次放一个包,大约会有30~60个单词吧。当你在忙于工作的间隙,或者散步的间隙…..(只要是有小的时间段就可以),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条,快速的记下它是怎么拼写的,怎么读的,中文意思是什么,然后把纸条放在另一个口袋里。接着就可以在脑海里默记,做到会读,将来见到这个词了,能知道它的大体意思(至少它是什么性质的词)。一般来说,半天就可以解决50个生词,而且不会误工作。就靠这个方法,我在3周内,不知不觉的啃掉了大约近2000个生词。(提醒一下,如果你在路上默记,安全第一,碰着树了,撞着墙了都没多大影响,和车车接吻可就麻烦了:) )。这一步完成后,如果效果不是多好,可以重复,一般2个回合足够了。 _N]yI0
k(
第三,这个时候,大纲中的词汇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才记过的,但不是很熟练,一类是以前都熟悉的。针对这两类词汇,采取交叉记忆,周期轮回的方法。 m:41zoV
1,每天对大纲中新记过的划红线词汇都要过目一遍。这个过程要快,一看到这个单词,就回想它的中文意思,想不出来没关系,可以参考大纲。切不可回复,非要把它记清楚再看后边的,没这个必要,因为这个时候不会的词还多着呢,误了时间就是缩短了记忆的周期,等你把这个熟悉了,以前有点印象的词汇又失去了。注重的是整个不熟悉词汇的过目频率,而不是哪几个单词。2000多个词,2个小时内必须扫过一遍。 S77Gc:[;8
2,同样在那一天,要把大纲从头往后记忆。这时要轻松不少,因为很多词是熟悉的,而不熟悉的词可以再加深印象。 [)Ge^yI7
就我个人来说,一般整个大纲一周内就可以过一遍,而这个时候,划红线的词汇已经过了7遍。当这痛苦的一周过去之后,第二次大循环开始之后,明显的就感觉好多了,很多红线词汇已经熟悉了。 ;|^fAc~9{r
第三条的2款是否是多余的?非也,当全力记忆红线词汇时,以前熟悉的词也有一些在模糊,尤其是相当多的红线词汇与这些“熟悉词汇”之间,在意思,拼写,读法上比较容易混淆。 X%-4x
这个过程,持续3周之后,整个大纲上的词汇,几乎没有你不熟悉的了,当然,汉语意思一时记不起来的还有不少。这些词汇属于那些“顽固词汇”类别,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词,只看过一遍,基本就记住了,而有些词(特别是拼写很类似的词汇),记了多少次,还是不大确定。建议此时专门找个小本子,把这些“顽固词汇”特别抄录下来,每天都去对比光顾。由于这类词汇数量不多(顶多就200吧),特殊对待后,用不多长时间就记牢了。 drZw#
b
第四,一个半月过去了,大纲上的词汇基本搞定,但恰好这也是一个关键时刻。由于采用了强记的方法,表面上看大纲都熟悉了,所有的单词一看就知道它的意思,拼写甚至引申意义。但这个效果非常的不稳定,只要中断一周,很多词汇依旧让人头痛。不错,大家该猜到了,词汇进入巩固期了。 {e@1,19
巩固期相对好多了,坚持“持之以恒”吧,每周把整个大纲扫一遍,随时发现记忆“模糊”的词汇。在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的相辅相成下,一直坚持到考试前一天。 z]WT>4
根据个人感觉,中科院英语博士入学考试题目的词汇部分不难,这些选择填空只要把题目的意思和选项中各词汇的意思搞懂了,往往不存在两个选项拿捏不准的情况,基本一下就能确定答案。我推荐的方法是: +\ySx^vi
A, 两个前提:题目意,选项意要搞明白; 2<O8=I _
B, 不能确定的选项:1,从语法角度判断该空需要什么类型的词汇(形容词,还是副词,还是名词…);2,从句子结构的角度判断,有不少并列句,倒装句就是这样;3,固定搭配;4,排除法 u<8Q[_E&
C, 实在什么办法都用完了,也不知道该选哪个好。这个时候,可以把某个选项带入到题目中,读一遍,然后凭自己的语感选择一个最舒服的选项。 4|e#b(!
Qh[t##I/
中科院博士考试心得之二:阅读理解部分 1,QRfckks
Gs6#aL}]R
阅读理解在大家看来,是英语考试中最关键的部分,因为这部分所占的分数最多,在试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很多方面的书籍,介绍大家如何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却很少提到不同类别的英语考试试卷中,都有自己的出题特点。其结果是,大凡英语考试,大家都采用几乎一样的思考模式,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具体类别考试复习时的针对性。 7h<K)aT
b?$09,{0
首先,介绍如何提高阅读理解的基本功。 eXd(R>Mx
很多参考书中,都提到在阅读时,不能读出声来,要快速的阅读。要达到这个水平需要相当的训练,可惜的是大部分考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这样的条件。根据个人的体会,阅读中,碰到的最大问题往往不是理解不了其中内容,经常让人头痛的是阅读过程中,会在一些关键地方碰到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大大影响了自己对文章的领悟。所以第一个基本功还是词汇部分,我们不需要把大纲中所有的词汇都会拼写,因为除了写作之外,会认某个词与会写某个词没区别,即使是写作,用到的词也都是常见的。 :1=?/8h
学会用自己的呼吸来控制自己的阅读,进而提高阅读速度。这点可能不少朋友没有听说过吧,对,这是我自己体会后总结出来的。针对一个句子,大家要学着在吸气的过程中,看明白前半部分的意思,而在呼气的过程中,看明白后一半的内容。开始训练时,大部分人达不到这个要求,没关系,重新吸气,呼气,直到这个句子看懂。选择的文章不要太难,但也不能过于简单,仔细体会这个过程。 d5\1-d_uz
我比较推荐的一个方法是:充分利用选择填空题目,在要填空的位置上,先写上正确的答案,然后尝试着在一个呼吸过程中看懂它所表述的意思。这不仅将来能提高选择填空的阅读速度,也提高了语感。当训练的差不多后,可以转入阅读文章了,把呼吸和大脑的思维连贯性统一起来。 p\WUk@4
}B-A*TI<h
其次,阅读理解过程中,需要从头读到尾吗? =FbfV*K9
这个问题,我也曾经问了自己很多次。经过尝试后,我总结的经验是没必要。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我觉得阅读理解,如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把文章的内容结构搞懂:这篇阅读理解分了几个段落?每个段落中最重要的那个主旨句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文章作者是以什么口气、什么态度来看待自己文章所描述的内容的?实际就是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意图。 _~kcr5
全面阅读有什么不好?第一个就是浪费时间,考试中的时间是最宝贵的,如果费了不少时间读懂了文章的某些内容(即使是比较重要的),可偏巧这在后边的题目中又没有体现出来,不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吗?第二就是使得人容易忘记其他部分的内容,当我们看第一段的时候,看明白它的内容了,可当你把最后一段也看懂之,第一段的内容你还能记得多少呢?这个问题在阅读理解进行到第三篇,第四篇的时候尤其突出,以至于头晕脑胀。相信很多人有这个感觉,英语考试过程中,觉得自己脑力不够用,或者考试结束后有朦胧的倦意。这对后边题目的完成绝对是个巨大威胁。第三就是缺乏对整个文章的理解,由于在全面阅读过程中,人的精力集中在具体句子的理解上,冲淡了整体的认识,而几乎每个阅读理解后的题目中,总少不了1个或2个关于文章整体概括性的题目,稍有偏差,就会出错。 O>GP>U?]
采用“跳读”的方法,可以克服全面阅读的缺点。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这样来描述:在阅读过程中,先试图把每个句子都读懂,当你觉得它不是主旨句后,就快速读过去,或者直接跳过去。当你读完之后,直接去做后边的题目,带着题目返回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hF~B&^dd.
“跳读”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把每一段的主要意思抓住,这一段主要讲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而不需要知道具体内容是什么;二是搞清楚文章的结构,从宏观整体上明白作者的语气、看法、态度。 LTe7f8A
带着题目返回文章中寻找答案。一般来说,阅读理解的题目是先问细节问题,再涉及文章中某一词是什么意思、某一复杂的句子在表达作者什么看法,最后是关于文章整体的理解。由于“跳读”占用的时间比较少,记的也比较清楚,所以一看到问细节问题后,基本上就知道去文章中哪个段落中去寻找答案了。如果看到了关于文章整体理解方面的题目,可以把各个段落中的主旨句联系起来判断,采用排除的方法,确定最佳答案。 W24bO|>D
R}>Do=hAO
最后,多多分析历年考试试卷,总结出相关“规律”(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经验)。我很想把自己总结的中科院英语博士入学考试试卷的具体规律写出来,可真的又不知道该如何写,只是在自己的感觉上觉得它就是这样。所以这点需要大家自己去意会,总结属于自己的“规律”。我在这里肯定的告诉各位:每个类别的英语考试,都有自己的侧重点,都有自己特殊的规律。 D'h2 DP!
要善于分析阅读理解正文中的规律: taQ[>x7b
1,每个段落的主旨句一般都在段的开头或者结尾,少部分在段的中间,这些句子的意思比较宽,覆盖了本段内容;在中科院英语博士入学考试中,每个阅读理解后边有6个问题,一般来说,有3-4个是细节部分,1-2个是正文概括性的题目,1个是关于正文中某个词汇或者某个句子的问题(有些阅读理解后边没有)。 j r[~
2,不幸的是,正文中比较长的,或者比较难懂的,或者有生词的句子,往往是题目中要涉及的。然而幸运的是这些句子虽然表面上看比较复杂、也很长。基本上不是带有复杂结构的简单句,就是并列句,再不就是双重否定句(其他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在“跳读”中,如一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可以暂时放过,一旦题目中涉及到该句,切不可紧张,先分析结构,再层层理解。这时就考大家平时积累了,我强烈建议:在做模拟题的过程中,只要碰到这样的句子,就一定不要放过,摘抄下来后,好好研究一番:这个句子是如何构成的?它采用什么句式?而实际上某一类别英语考试中,经常拿来考的比较难的句型,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种,无非是填充了不同内容罢了,搞懂后就没什么神秘感。这种规律在其他试题类型中也存在,当题目类型确定后,命题小组的人就那么几个,成员相对比较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向性,作为一个小组,出的题目有偏向性不足为奇,关键在于大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它的偏向特征。 Cf7\>U->
3,如何去寻找那些“偏向特征”。当我们把历年的几套试题放在一起综合对比后,就可以按提供如下线索去体会: rieQ&Jt"
都喜欢怎么问问题?比如说同样考察正文中的某个细节,有的类别考试喜欢把小问题问的很复杂,而有的则直接就问,但基本都是换了个说法去问的。这个时候,大家最好去考察一下问的风格。综合所有阅读理解试题,可以感觉命题人喜欢在正文的哪些方面做文章。 N:: ;J
答案喜欢怎么给出?总的来说,答案直接与正文细节一一对应的几乎没有。但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把正文中内容直接用另一个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情况下,答案与正文中有不少单词是一样的;一是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联系,但所说内容与正文意思一致,相对来说这种情况少见一些。 yLx.*I^6
答案中一般有三种类情况,一是正确回答了问题;一是部分回答了问题,但意思不完整或者有偏差;一是干扰型,拿一些与正文无关的内容来扰乱考试者的思路。基于这一点,我才强调一定要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作者的写作结构,写作心态,与具体细节相互结合,一般就不难排除错误,给出正确答案。 pqSE|3*l
答案中有些选项一看就知道是错误的,这些项往往语气非常肯定,后者所囊括的范围过于宽广。因此,提醒大家在阅读时,如果发现有了有表露作者口气、心态的词语,一定要多加留心,这些词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重要段落的主旨意相互呼应,就成了回答文章整体概括性题目的依据。 h+UscdUl
采用什么方法来做阅读理解的题目效果最好? )US/bC!M$
我总结的经验是:排除法。细节的问题,往往来说比较好回答,扫过一遍后,基本就可以确定正确答案。而概括性,判断性的题目,相对难些,选项中总有那么两个比较类似,只有语气,侧重点的区别。我推荐下列步骤: S nHAY<
A,阅读理解的问题是什么?各个选项说的是什么意思?
~@D%qbN
B,选项与正文内容相比较,要把握仔细(语气,重要的形容词侧重); WDdi}i>2
C,主要采用排除的方法做不很确定的题目; ]eW|}V7A:
D,每个段落的主旨句有关键作用; q4i8Sp>
E,做完题目后,快速的回顾下各个问题的答案的意思是否前后对应,而不相互矛盾。 $:[BB,$
*fSM' q;
根据题目的不同情况,结合大家自己的理解,灵活处理。 "
yTh + =
在中科院英语博士入学考试中,还有一类特殊的题目:排序。这类题目与阅读理解部分不少是类似的,就不多说,提供以下参考: +{%(_<
A,注意段中的主旨句,往往决定了这个段落中某个选项的内容范围; j/D)UWkR
B,由于选项有多的,容易引起误选,所以要注意可能的选项必须与本段内的细节,还有整体意是否相关,并符合; es[5B* 5
C,根据排序位处于段落中的位置,如果在段首,有可能是主旨句,也有可能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如果在段中,注意前后相关;如果在段尾,要能完整主旨句在段落中的意思(并不一定如此,请大家灵活处理)。 Db=>7@h3C
D,确定所有选项后,注意整个正文在语意上是前后呼应的。 C..2y4bA}
我做这类题目的一个小窍门是:先把各个选项的意思搞清楚,然后再去看正文,一边看,一边尝试着带如某个选项,再把这个选项与该段主旨句,邻近句子的细节相互对应起来,选择最恰当的一个。 "t:.mA<v
e6HlOGPVQH
Qz+d[%Q}x
说了这么多,关键还是自己去实践,做错了题很正常,无论如何一定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错了,思考命题人是如何设置“陷阱”来套自己的,而自己是犯了什么错误才掉进去的,要如何做才能避开它。正是在总结自己错误的过程中,才能总结出自己的经验。这些偏向性,往往都是在发现错误的过程中显现的。 W \}}gIEM+
中科院博士考试心得之三:翻译与写作部分 3
:joSQa
u)`|q_y+8
翻译,是一个与阅读理解关系密切的题目类型,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做过多叙述。如果阅读能力不错,这部分自然也不难。我要提醒的是,翻译的句子的结构非常重要,希望有心的兄弟们把这些句式的结构,主要特征搞明白(综合起来,句式的种类并不是很多)。 B"m:<@ "
主要讲如何来写作的。 "42$AaS
写作放在试卷的最后,哈哈,这点可能蒙蔽了不少人的眼睛,要不怎么有那么多人都是在最后才去写作文呢? -\'.JA_
写作有20分的分量,很重的。这部分题目给考生提供了最大的发挥空间。根据我的经验,很多考生不怎么重视这部分。而在整个试卷中,其他类型的题目答案基本都固定了,偏巧只有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和结构可以由考生来自主决定,这可是个大好事啊,不利用起来实在是可惜了。 d Zz^9:C+
我在考试时,最先下手的就是写作,最后做的才是选择填空。因为我能在22分钟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字数一般都在250以上。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放在阅读理解上,而最后做的选择填空题目,每个题目才0.5分,一分钟做4个都不成问题(即使是完全凭感觉),就是错了一半,对我也没多大影响,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理解上,值!!! tH,K\v`f
前提是考试前一定要问监考的人员,是不是一定要按规定提前30分钟收答题卡。一般来说,是不会收的,我所经历的英语考试中,从来没有收过。 NB5L{Gf6-
英语写作中,非常忌讳的是在各个段落中,所表达的意思没有一个主旨。换句话说,每个段落中的各个句子,一定要为一个确定的主旨服务; 90iW-"l+[
同一个段落中,各个句的意思最好不要相互重叠,要说明一个意思,就一次说完,切不可有中断; 5u)^FIBj
段落中,结构相同的句型最好只用一次,同一个词语也不可多用,要随时变化句型,词语多样化。 5Vnr"d
段落中,不同句子之间的相互衔接要自然,这涉及到写作前,你是否有一个明确的写作提纲,下边会讲这个问题的。 4 uy @ {
不同段落的侧重要清晰。 9`
CiE
有不少人喜欢在考试前猜测题目,这个嘛,能猜到的可能性非常小。更多的人是担心出的题目我能不能有足够的素材去论述。没必要有这样的担心,写作的题目肯定是大家都有一定了解的,比如说中科院近几年的写作题目:以前的工作经历对寻找新工作有作用吗?为什么大陆到现在也诺贝尔奖获得者?科研道德,最近的题目是学生侮辱老师。 KPjqw{gR_R
如何来写作?为了叙述方便,我在此把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分成三个阶段: CESe}^)n
一是构造作文的轮廓; rfX
F 01I
二是在大的轮廓里填加支柱; *K jVPs
三是在支柱构成的空间内进行装饰,使得支柱更漂亮、生动。 a&s"#j
DA MpR3
如何来构造作文的轮廓? y>7VxX0xi
我总结的有两种,一是三段结构,大约240词左右。第一段是总论,第二段是个人论点,第三段是总结。另外一种,是针对能力比较强,对语言使用非常熟练的,四段结构,就是在第一种结构的二、三段之间,表述自己的看法。270词左右。一般情况下,推荐使用保守的第一种结构,比较稳妥,而且也很为大家熟悉。(我也只是在六级考试中,使用了四段结构,因为时间非常充分)。 F*4Qa
如何在大的轮廓中填加支柱? Tc3ih~LvG
以三段结构为例,具体来说是:一扩展,二论述,三表述个人见解并总结。 R!/,E
一扩展:第一段,以扩展为主,就是对作文的题目进行具体化,联系到我们的社会实际中,初步表明你对作文题目所涉及问题的态度(是赞同,还是否定,或者过度到下一段中,放在第二段第一句来说明)使得它有80个词左右。提醒一下:很多作文,即使题目完全不一样,扩展的筐架,甚至一些常用句型可以一样。 W}R=
二论述:在这段中,要明确的给定几个理由,分析第一段所提问题的原因。一般来说就是三点(firstly, secondly, thirdly),每一点要观点清楚,表述完整。随后对这点理由进行自己的分析,论证该理由的正确性或者必要性。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点的字数不能相差太大,基本都是30词以上,该段总起来大约110词左右。 Nx4DC
三表述个人见解并总结:表述个人见解,实际就是对第一段所描述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如果你觉得可以多写,就按四段结构),一般不分firstly, secondly, thirdly,采用两个句子说明就可以了,但这两个句子之间的衔接一定要做好。也可以对第一段所描述的问题进行评论,而不给出解决办法(如有可能,还可以放在第二段中,看考生个人理解了)。在总结中,一个诀窍就是,一定要采用积极向上的表达方式,不可悲观失望,这个总结非常能代表你对题目的总体态度,对阅卷老师也有一定的影响。切记:悲观的总结态度不可取。 C`)^~C_]`3
下面以今年的作文题目(学生侮辱老师,你是怎么看待的)为例,大家看我是怎么来构造的: (记的不是很清楚了,大体这样吧) K*Nb_|~
开卷之初,老师不让看内容,没关系,我就看一眼,把作文题目搞清楚了。心里在盘算着怎么来扩展第一段,怎么来构造第二段的三个观点,再怎么来总结)。 LTYuxZ
开卷后,我也想好了怎么作文大纲,就在草纸上写下了提纲: 4('0f:9z+
1,扩展题目(心里这么想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财富的增加,社会也开始变化了,学生在学校里不尊重老师,辱骂老师的情况开始增多,甚至在“天之骄子”的大学,这种情况也不少见。而在三十年前,这是不可想象的。不幸的是这种情况现在已露泛滥趋势,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很有危害,因而成为广大社会个阶层关注的焦点,分析这个现象,并找到其中根源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yA!3XUi
2,在我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如下原因 1(:b{Bl
a, 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富裕,即使没有好的教育背景,也可以过个好生活,所以对学历不大看重,对有些学生来说,不尊重老师似乎对未来没多大影响(之后可以举例,或者进一步论述…) p9&gEW
b, 现在的学校,尤其是中学和大学,越来越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采取的措施不够,不能在发现苗头后就立刻制止,结果造成现在情况….. G {pP}
c, 我们的老师,是不是也要为此负上一定责任呢?(是的,学生还小,有的不大懂事,但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个人形象,当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经济飞速发展也让神圣的校园受到冲击,掌握一定知识的不少老师开始了社会兼职,只把少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引起学生不满…) '#McY'.D T
3,这种对社会具有很大负面影响的现象,我认为是暂时的(随着社会认识的深入,学校反省的力度加大…),因此我非常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类不文明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并最终在学校,学生,老师,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努力下得到完满解决,我满怀信心的期待这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p,4=wo{
6"7:44O;G
r>@ B+Xi
括号中的内容存在于大脑之中,有了这个简短的提纲做提示,再加上自己平时练就的句型,就能一气呵成,顺利的写到250字左右。恩,这里又提到了平时练就的句型,不错,这就是平时积累的结果,我将在下边一一列出,大约有170多条吧。要写好作文,这些东西是最好用的武器。我经常在写作的时候,表达一个意思,有好几种方式可以利用,往往为到底用哪一个最好而发愁。 2[8fFo>
这些句型大家一定要应用的非常熟练; w>z8c3Dq}
有了这些句型,在写作过程中,能有效的避免语法错误和词汇选用错误; Lem\UD$D`
在考试前一个月里,每天把这些句型快速的抄写一遍,写作的时候很有效果; 9LqMQv"xW
在考试前一个月内,最好每天写一篇作文,时间就在25分钟内完成250字(题目自定,也可以是模拟题或以往的真题),写完后,以批判的态度给自己的文章挑毛病,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e-a&Ep-z
uHUvntr
假设有两个人参加同一个考试,他们的作文完全一样,那么他们得到的分数也一定一样吗???这可不一定,因为写出来的作文卷面不一样,给评分老师的感觉不同,分数相差3分左右很正常。 w|
-0@
因此,我强烈建议大家: Eo7 _v
1,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卷面整洁,作文当中不要出现涂抹的痕迹,写单词的时候,词汇之间要有足够的间距,词汇书写清晰,标点符号使用规范,写的作文能让评分老师不费劲就能一看到底。呵呵,千万别忘记了,考试的时间一般都是气温比较冷,而我们这些考生习惯了用电脑,手写的少。如果能养成这个好习惯,写作得19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D% v:PYf
2,一定要写到250字左右,这也是一个窍门。当你写的字数大约就200字多一点的时候,评分老师有可能认为你的字数不够,那你可就亏大了。如果你写到了250字,错判的情况无论如何不会出现,而且老师会觉得你的写作水平很高,得高分是理所当然。 fw1;i
3,翻译,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nxn[ ~~
DJ
1XNpm
4hsPbUx9
请注意,这些句型不是一成不边的,完全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处理 NS
Mjr_
abTDa6 /`v
Njy9 JX
1. increase one’s chance of doing …… 7~!I2DV_
2. couldn’t choose but do…..; Have no choice but do …… " ;-{~
3. according to ….. J+/}K>2#
4. what’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 XJ
f+Eh
5. cherish a deep love for …….. Hl^aUp.c
6. it is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that …… "xe7Dl
7. run the risk of doing ……. G zJ9N`
8. due less to……than to …… Qm
WC2$b
9. find it is difficult not to do …….. ['51FulDR
10. still up in the air. bGGeg%7
11. swallow the bitter medicine it has prescribed for himself. yM (_P0
12. an air man. ZfFIX5Qd\
13. move at a snail’s pace )^jQkfL
14. pull the throne out of one’s eyes. =,&u_>Dp
15. too impatient to wait to show his true color. U=haXx4N
16. sharpen the(one’s)competitive edge by doing …… MAuM)8_P/|
17. spare no efforts to do …… w$DG=!
18. frankly speaking …… g)=V#Bglv
19. somebody have(has) the last say on something. QE7+rBa
20. swallow a bitter pill. p&k0Rx0Q3
21. if……, …….will not be the last. w;N{>)hv
22. seeing is believing. +}Kk2Kg8
23. original—flavored. O]e6i%?
24. learn from each other’s strong points to offset one’s own weaknesses in cooperation. gzl%5`DB w
25. new initiatives unprecedented in the history of …… r :fwrC
26. to do……make no difference other than to do…… #D!$~h&i
27. ……be hailed as……
S 3{Dn
28. something should be carefully treasured. N+*(Y5TU
29. draw a blueprint for…… euRCBzc
30. in the shadow of…… !&@2
31.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rER~P
\-
32. in response to …… Zr\2BOcc.l
33. we will not hesitate to do……at any price. am]3
"V>
34. should not only …… but should also …… 6tOP}X
35. a racketing increase. 613/K`o
36. open one’s arm to embrace …… ^it4z gx@
37. date back. "\NF
38. go from bad to worse. {;U} :Dx
39. make joint efforts. G"}qV%"6"
40. keep rubbing salt to …… 4#TnXxL
41. …… turn out to be the toughest nut to crack. FL59
42. specific to …… 55L
gBD
43. give a shot in the arm to …… _wMc*kjJO
44. eat one’s own bitter pill. i"/ r)>"b
45. unremitting efforts. 5@K\c6
46. increase(reduce) by …… to …… <|otZJ'2r
47. the issue at the core of …… is that …… p#)e:/Qy
48. an earth—shaking change. VcP:}a< B\
49. something, which ……, is regarded as secondary at best.
e,^pMg~
50. the rapid strides somebody has made in doing ……, may have… b S,etd
51. as the new millennium draws near, …… r8sdzz%
52. it will grow with each passing day. Tu==49
53. keep a close eye on …… 5qGGu.$Ihi
54. in the ear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d
OMW+{
55.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ies. P?xA$_+
56. fall victims to. %z=`JhE"Q
57. put a brake on something. ]XY0c6
<
58. it make no difference other than to do …… ZH% we
59. be serious about doing …… OqtQA#uL
60. …… is an unparalleled wonder. 0Qt~K#mr/
61. ……, without a doubt, …… Ac
J>$L)
62. ……. has mirrored the phenomenon that …… 3=IG#6)~C
63. close relations with …..
_n7%df
64. mass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 !f
@XDW&R
65. he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 [~t yDLC
66. he urged branches to step up efforts in granting loans to ensure a healthy development. pVY4q0@
67. foreseeable. _g65pxt =Z
68. people from different walks of life. }H5/3be
69. overwhelming priority. <M=';h^w2
70. it is believed t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 ~C0Pu.{o
71. start at the threshold of the new century. +eC3?B8rN
72. production of this machine will mark a new milestone in our cooperation. l`* ( f9Q
73. achievement only tell of the past. <;aJ#qT
74. it is my sincere hope that …… uQWp+}>ZJy
75. we are moving in the 21st century. f'i6QMk\&
76. he likened the blast to earthquake. J,9%%S8/C
77. trans—century. 1b8c67j[
78. take unprecedented initiatives in doing …… Fk aXA.JE
79. crystal clear. zx
7#)*
80. in the ear of knowledge explosion. ^B|YO8.v
81. we will have increasingly colorful and beautiful prospect. 1!d)PK>1$
82. in the name of . S{-f$Q*
83. something is in the basic interest of …… d[S#Duz<&
84. spiritual world. loBtd%wY
85. a variety of trees. Various trees. [t$4Tdd
86. blue skies, cleaning water and beautiful surroundings. K0v.3
87. regard more as …… than as …… 0`6),R'x
88. I suggest the following action. cFDxjX?~
89. to conclude ,as any tool the internet in itself is neutral, it can be used for good and bad purposes. ]{Z8
90. it is up to sb to do sth. `/0u{[
91. step—by—step approach. _Ds@lVY
92. this thing make a new phrase in our life. 5y040
N-
93. the market, back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achieve development. e$32
94. our investment in Chinese echoes the company’s strategy to adapt to the global changes. /z#F,NB
95. put …… at a prominent place. Vha'e3o!
96. China is making every efforts to ensure stead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3(C :X1
97. to secure a firm foothold in the next century. X>{p}vtvf>
98. Guanzhou is going all out to develop its industry. gJK KR]4*
99. it is an unstopped tide of history. Co[n--@C
100. should strive hand in hand to do …… ]x@~-I )
101. …… is conductive to …… VyY.r#@
102. make due contribution to. Q-(Dk
?z{
103. long—cherished dreams of prosperity. @iRO7 6m
104. something means a lot more it appears. @C=M
UT-!
105.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Painstaking(persistent)efforts. |by@ :@*y
106. we have every reason to do …… D'nL
107. it is our unshakeable will to do …… a*s\Em7f
108. ……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s time goes by. 1AT'S;`
109. at this important historical moment. _YLUS$Zw
110. lift themselves out of poverty and backwardness. H]]c9`ayt
111. remove all obstacles and difficulties. eC;!YGZ
112. work out a blueprint for …… ;NP[_2|-,
113. ….. have far—reaching effects on …… 79wLT\&
114. ….. is of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x W\,KSK
115. turn a new page in my life. rREzM)GA
116. a clear—cut example. nj
117. put somebody to the edge of bankruptcy, x2m]Us@LIU
118. under the rule of law. rVcBl4&1*g
119. genetic engineering. HCazwX
120. a healthy cycle of development. (6clq:c7j
121. the coming society will be a network civilization. Y"*:&E2)r
122. make better—informed decisions. Pin/qp&Fa8
123. he couldn’t be called an artist in real sense. ($SLb6
124. accumulate rich knowledge about …… by doing …… ?:/|d\,7@
125. my horizons was broadened by the Beijing trip. \8>oJR 6
126. with ……,someone do have an edge over his competitor. Yf=FeH7"
127. facing the sound conditions in China, the still throw stones at China like a blind man feeling a giant elephant. 8gI\zgS
128. the report does mind taking the trouble to do …… in a bid to do …… /WYh[XKe
129. the key point at issue is that …… OpQ8\[X+
130. the u.s. government must immediately put an end to do …… ,E9d\+j
131. we also lag significantly behind coastal provinces. W+hV9
132. regarded …… as nothing more than empty threats. o%qkq K1
133. exert one’s utmost efforts to do …… ^mf jn-=3
134. with the sovereign integrity at stake, no cost will be too high. " '[hr$h3
135. make unremitting efforts in further developing …… $:;%bjSI
136. no matte how rationally principled and beautifully worded. rN#\AN
137. we should not be so hasty as to “kill the hen to get the eggs”. TY6
rwU
138. pay a higher, or even more tragic price. u
*2JUI*
139. serve the interests of …… ve-8*Xa
140. we should cast our eyes on doing …… ]nc2/S%
141. this opportunity is one that should not be missed. 50Ad,mn<
142. no time can be lost in doing …… p:tN642
143. on the brink bankruptcy. <+q$XL0
144. ….. will be a stimulus to further the city’s development. _-TOeP8#94
145. put much energy into …… HH zEQV Lh
146. …… become well—known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buWAX1
147. have paved a smooth way for …… 2kJ!E@n7
148. ….. is the precondition and basis for …… WsB3SFN
G
149. in its true sense. X" \}sl5
150. it is by no means a simple slogan for us to say that we …… M=[th
151. play a constructive, positive role in doing …… =UUd8,C/
152. we are moving in the direction of …… @woC8X
153. our long—cherished dreams of prosperity and dignity are increasingly tangible in real life. F`srE6H
154. it is unthinkable that …… q,@+^aZ
155. so long as they do not cease to develop this lethal weapon, the world peace is virtually unattainable. ,LZ(^u
156.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a must if we want to be success in the market. ev"M;"y
157. it will become another turning point in our career. 1ktHN: ta
158. it is by no means a wise choice to do …… N7pt:G2~%
159. we are faced with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s we are present with WTO membership. ?Pnx~m{%*
160. under current condition, I am facing the golden chance of further my study. f3t.T=S
161. bring something into full use. (#z;(EN0t
162. strengthen myself in an effort to make great achievement. }4vjKSV
163. he make a expensive mistake because of his heedlessness. 4#h?Wga
164. however, other people think otherwise. SSQT ;>
165. how to finance one’s college education has become a matter of concern for many. @'gl~J7
166. proved to be quite beneficial. j{
"[Ec
167. add color to one’s campus life. J#(,0h
168. very picky about their food. [TEcg^
169. such an ambition will lead to nothing but a waste of time. P&\X`ZUA
170. in this fast changing world. 3Ta>Ki
171. be afraid of losing face. 9FNwpL'C
zDd5cxFdZ
T<M?PlED
后记: n.Vtc-yZU
凭借这这些心得,在N年前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考了80分; 6Hn)pD# U
在N-1年前的英语六级考试中,没有做听力题(我没训练过听力,呵呵),提前40多分钟做完试卷,考了76分; piuKVU
最后,给大家总结下英语考试的公式吧(不包括听力) !&JiNn('
97 S? ;T
过硬的词汇量 + 跳读、对考试类别题目偏向性的把握 + 超强的写作能力 + 一定的应试技巧 H+R7X71{
4Cd#sQ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lk@6{`l|1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
#))RUS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