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通教授,男,1959年12月出生。
=BAW[%1b 现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麻醉学会委员,中华针灸学会针刺麻醉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国际麻醉学与危急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医学新知杂志常务编委,上海市卫生系统高评委委员。
EPM-df!= " h~Z
u 主要研究方向:
YdC6k?tzS 麻醉药复合应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n
}f? 1、临床研究:主要研究不同的麻醉方法、麻醉药及麻醉辅助药物复合应用对病人生理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对特殊病人的影响。其中肾移植病人采用药物和针刺复合麻醉的研究表明,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肾移植病人有明显优点,该课题为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专题(1998-2000),已按期完成。门诊病人应用不同复合麻醉方法的比较研究由美国门诊麻醉研究基金资助(1999-2000),论文已正式发表并分别获“美国门诊麻醉基金会”2000年度和“第15届美国门诊麻醉年会”的突出科研贡献和优秀论文奖两项,该课题在美国完成,本人为第一完成者。
/quc}"__ 2、实验研究:从整体动物实验和离体细胞等不同水平研究麻醉药复合应用对循环等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DfshZ0QM 整体动物实验着重探讨硬膜外阻滞与全麻复合麻醉,较系统地研究了硬膜外阻滞后复合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时的肝脏血流和氧供需平衡的变化及其防治措施。该课题1996-1998年得到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基金资助而顺利完成,1999年通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成果,并作为“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一部分分别获1999年卫生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
P& -Qc 离体细胞研究方面我们主要应用膜片钳技术对心肌细胞离子通道进行研究,拟揭示麻醉药物复合对心肌细胞功能影响的相关机制,该课题获“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资助。已从事了常用静脉麻醉药复合对心肌细胞膜钙离子通道的影响等研究,发表论文两篇。静脉麻醉药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2004年获上海医学奖三等奖,“局麻药配伍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结构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揭示局麻药复合的作用和副作用发生机制有重要价值。在细胞离子通道水平探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毒性作用,200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Wk4s reB 学习经历:
J1RJ*mo7, 1978.2-1982.12 南京铁道医学院 医学系 本科生
QIvVcfM^ 1985.9-1988.7 同济医科大学麻醉学 硕士研究生
~{B7 k: 1999.3-2000.6 美国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麻醉科进修
|5~#&v_ 工作经历:
2E/"hQw 1982.12-1985.8 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 麻醉科 住院医师
"ZoRZ'i 1988.7-1995.11 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 麻醉科 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麻醉科副主任
>j(_[z|v3 1995.11-1997.1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麻醉科副主任
(\hx` Yh=> 1997.12-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
0gy/:T 2000.6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
LW'D?p# 2001.5 - 复旦大学博士导师
Tx=-Bb~; 2002.9-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
8Pn#+IvCE 2004.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导师
m=A(NKZ
学术任职:
A8fOQ 1995.4-1998.4 湖北省疼痛学会委员
RJ ||} 5 1999.2至今 上海市麻醉学会委员
&<5zqsNJ\a 2001.5-2003.9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
QP^Cx= 2001.9 中华针灸学会针刺麻醉理事会理事
ceh j; 2003.9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
\y)rt )
2003.12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
% X+:o]T 2003.12 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
~u
!|qM 2004.1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常务编委
W5lR0)~#* 2004.3 医学新知杂志常务编委
Vb4#, 2004.10 上海市卫生系统高评委委员
R{3N&C 科研成果:
S)k*?dQ##R 1.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全身和肝脏血流动力学及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1999.4,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成果 (931980877),第一完成人
gsvuE 2.在细胞离子通道水平探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毒性作用。2001.12,上海市科委鉴定成果(沪科成登字20010955),第一完成人
Lh"<XYY 3. 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移植肾早期功能所影响。2001.12,上海市科委鉴定成果(沪科成登字20010958),第一完成人
{3p4:
*} 4. 静脉麻醉药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2003.1上海市科委鉴定成果(登记号9312003Y058),第一完成人
1N^[.= 科研成果奖:
#`iB`| 1. 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8 第二作者(编号(99)-III-16-1)
=wHVsdNCN 2. 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上海市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11 第二作者(编号993173)
t#/YN.@r 3. 在细胞离子通道水平探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毒性作用。2003.12,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编号032101)
P[#e/qnXu| 4.静脉麻醉药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2004.6上海医学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编号20043024)
*@r/5pM2} 其他获奖:
+L|?~p`V 1997年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六届银蛇奖三等奖,卫生局行政记大功一次
[f-?ymmT 科研课题:
0r] t `{H 1.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肝血流及代谢的影响
E7 Ul;d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1996-1998 第一负责人
p8H'{f\G 2.针药复合麻醉下肾移植的深入研究(96-906-11-01)
@* jz
o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专题 1998-2000 第一负责人
uaGk6S 3. 静脉麻醉药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31199822-301-10001)
;Ax
}KN7 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课题1998-2001 第一负责人
%2/EaaR 4. 线粒体ATP敏感的钾通道预防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02ZB14076)
6V:U(g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002.10-2005. 3,第一负责人
'8.r-`l( 5. 静脉麻醉药复合诱导效果及其机制(024119038)
#7$
H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2002.3-2005.3,第一负责人
/P3 <"?#k 6. 麻醉药对交感神经功能的影响(31199822-301-10001)
kT66;Y[ 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第二周期2001.11-2004.11,第一负责人
v0+BkfU+p 7.上海市科委“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合同编号200350)
\0I_< 2003.3~2003.12 第一负责人
Y>T-af49 参加编写著作:
GPv1fearl 1.围术期药物相互作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年 参加编写一章(镇静催眠药)1万字
bMu+TgAT, 2.麻醉科手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2 参加编写一章(控制性降压) 1万字
!r8`Yr n 3.外科诊疗常规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8 参加编写部位麻醉常规
TG?brgW 4.现代麻醉学多选题,2001.10,人民卫生出版社,参加编写10章
)Y0!~#
` 5. 急诊麻醉学2001.12人民卫生出版社,参加编写一章(颅脑外科麻醉)
")5":V~fN 6.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麻醉学专业)2001.9知识出版社,参编二章
J26V nK 7.现代麻醉学(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 参加编写两章(神经肌肉传导生理;内镜手术麻醉) 4万字
6f>{"' 8.临床麻醉新理论和新技术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7 参加编写两节(麻醉对循环的影响;循环功能监测)3万字
1;8UC;, 期刊发表论文:
dNH08q8P 1. 李士通,汪正平,曾邦雄,等.Closed anesthesia with nitrous oxide. J 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 1996,16(2):126
1~`fVg 2. 李士通 汪正平 庄心良,等.静脉普鲁卡因对异氟醚肺泡最低有效浓度的影响。麻醉与重症监测治疗 1996,2(3):9
uc\Kg
1{ 3. 李士通,庄心良,屈桂莲,等. 心动超声监测比较硫喷妥钠、异丙酚、依托咪酯乳剂对循环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7,17(10):613
hJ? O],4J 4. 李士通,汪正平,曾邦雄,等.Multiple respiratory gas monitoring causes changes of inspired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closed anesthesia system. J 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 1997,17(1):54
uEP*iPLD@ 5. 李士通,刘健,屈桂莲,等. 心动超声监测依托咪酯乳剂对循环的影响。麻醉与重症监测治疗 1997,3(1):23
2r4Uh1D~ 6. 李士通,庄心良,马皓琳,等. 安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循环和脑电活动的影响。麻醉与重症监测治疗 1997,3(2):69
mb3"U"ohs 7. 李士通,庄心良,徐国辉,等. 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和肝血流及代谢的影响。 麻醉与重症监测治疗 1998,4(1):31
W:nef<WH 8. 李士通,庄心良,徐国辉,等. 海脉素对安氟醚-硬膜外阻滞复合麻醉时肝血流的影响。麻醉与重症监测治疗 1998,4(2):80
>J?fl8 9. 李士通,庄心良,徐国辉,等. 冠脉搭桥病人24例麻醉体会。麻醉与重症监测治疗 1998,4(4):91
: /N0!&7 10. 李士通,庄心良,徐国辉,等.地氟醚对体循环和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8;18(9):557
(@VMH !3 11. 李士通,庄心良,徐国辉,等.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安氟醚或异氟醚对肝血流及氧代谢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9;19(4):239-241
GPudaF{ 12. 李士通,庄心良,陆惟俊,等.异丙酚或依托咪酯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和肝氧供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 1999;15(3):158-160
MYvY]Jx3 13. 李士通,庄心良,White PF,等:Comparative effects of propofol and etomidate on hemodynamics and oxygen delivery during epidural anesthesia。Anesthesiology 1999,91(3A):A664
H;LViP2K* 14. 李士通,Paul F. White,Magarita Columba, 等. Comparison of the costs and recovery profiles of three anesthetic techniques for ambulatory anorectal surgery. Anesthesiology 2000;93(5):1225-1230
(OL4Ex' ] 15. 李士通,庄心良,徐国辉,等. 胶体扩容对异氟醚-硬膜外阻滞复合麻醉时肝血流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0;16(12):607-610
$6 9&O 16. 李士通,汪正平,庄心良,等. 针刺配合硬膜外阻滞复合麻醉对泌尿功能的影响。中华中西医杂志2002;3(10):865
h"Q8b}$^) 17. 李士通,汪正平,王莹恬,等.移植肝门脉血流恢复后肝静脉血成分变化及其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4;20(4):5-7
q!7ANib6O 18. 李士通,汪正平,王莹恬,等.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病人术中血糖和乳酸的变化。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4;24(5):328-331
=v&hWjP 发表综述:
itP,\k7>d 1. 李士通综述,刘俊杰审校. 麻醉对冠脉循环和心肌代谢的影响。 国外医学 麻醉与复苏分册 1987,8:257
783,s_ 2. 李士通综述,刘俊杰审校. 麻醉对脑循环及代谢的影响。 临床麻醉杂志 1988,4(1):43
Eyqa?$R 3. 李士通综述,刘俊杰审校. 麻醉与器官血流。 国外医学 麻醉与复苏分册 1989,10:296
'sKk"bi;0 4. 李士通综述,刘俊杰审校. 麻醉中脑电活动监测的进展。国外医学 麻醉与复苏分册 1989,10:342
9:|{6_Y 5. 李士通综述,庄心良审校. 短时强效阿片类新药-Remifentanil。 麻醉与重症监测治疗 1997,3(1):63
()?(I?II + GN(Ug'R 联系方式:
%)1?TU 单位地址:上海市武进路85号,200080
7Q9 w?y~c 电话:63240090-3022
9;u@q%;!k Email:
Listong@public4.sta.net.cn[ 此贴被nanafly在2008-10-16 00:1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