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读博已两年,从开始考上的欣喜,再到如今的平静,于写作中不断的思考,于经历中不断反省,慢慢懂得,不论在科研的道路上或是梦想的追求过程中,有些能力是我们必须要培养的,它们很重要,但却是多数人所不具备的。 ??\1eo2gB
#$-zg^
1、用语言准确表达想法的能力。 c@eQSy
$
#z
` R;
}MUQO<=*
有人说这不就是张嘴说话吗?的确,只要不是哑巴都有这个能力。然而要想准确、顺畅地与人进行语言沟通并非易事,它要求说话者不仅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口头语言组织能力,能说、会说、敢说。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助你建立人际关系,但多数人都缺乏这项技能。 }PC_qQF
}s9eRmJs
FfeX;pi
比如,实验室里有位学长,可能由于长时间的处于自我封闭搞研究的状态,加上性格偏内向,在博士论文开题时,他的PPT汇报展示大部分都是以文字为主,目光时刻不离开屏幕,就好像是“自我陶醉”般的演讲,当评委问及一些专业问题时,他又紧张的语无伦次,甚至说“我研究的东西你们不懂...”这就让在场的人很尴尬,也被很多老板品头论足,最终以失败告终。 yj:<3_-C*
xE$>;30b_
2、独处的能力。 /$EX-!ie
g1!ek
teQ<v[W.
记得初到南京的一个深秋的下午,天气阴沉,我怀揣着复习考博的书和笔记本独自走向常去的咖啡店。满眼光秃秃的树枝,目光冷漠的路人,还有独自南下的孤寂让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那时的寂寞变成了一种真切的生理疼痛,压碎我的肋骨,让心脏和肺都停止工作。也正是这种寂寞让我学会了独处。 "YC5viX
(+(YQ2
4](jV}Hg
从18岁留学,一直独自学习,工作,都是十分孤独的体验。有时会把自己关在一个空房间里,5分钟,10分钟,半小时...不带手机,不看电脑,说不定就会被自己内心那吵着要发言的声音所惊讶的。你在寂寞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会做什么,这样的观察可以很好的帮助你了解自己是谁。 +.czj,Sq
eN
HSfq
bZ5cKQ\6
人生许多时候都是孤独的,独处时,你是选择一些有趣的游戏以打发时间,还是读一本好书涵养心灵;是习惯懊悔昨日之非,还是喜欢畅想明日之美?无论怎样,只要你在一个人的时候也能活得充实而快乐,那么你就已经获得了这一能力。 [-5l=j
r
*GZ7S
m
3、挣脱羊群效应的能力。 'DhH:PR
-X]?ql*%`
h,*-V 'X.k
一群羊面前放着一个栅栏,领头羊跳过去后,后面的羊也跟着一只只跳过去,但当栅栏突然被移开,后面的羊还是继续跳过去,好像栅栏还在一样,这就是“羊群效应”。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知识管理上,许多人都习惯了盲目接受,人云亦云,懒于质疑,不敢推翻所谓的权威。其实,人类的智慧比羊不知高出多少倍,然而“羊群效应”却在很多人身上根深蒂固。 y/.I<5+Bu
Jan~Rran
4、快速恢复的能力。 4[XiD*
*
=Hd+KvA
-d*zgP
从失败的实验中走起来,把失败的教训化成下一次崛起的动力;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向昔日的恋人道一声祝福,然后开始一段新的情感旅程。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你学会了自我疗伤,快速恢复,那么,即使你没有得到常人眼里的成功,也已然是一个真正的强者了。 S^c;i
nOm-Yb+F
5、学会放手的能力。 =C(((T.
?qmJJ5Gn
#xoFcjRE
起初,你怀着一颗热血沸腾的心走像世界,并且以为世界会给你相同的回报;也许,你对世界充满了爱,可是有些东西并不属于你,你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这时,你要懂得转换自己的目标,改变计划,“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会放手是对自己的善待,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N51
e.;
nB9(y4
6、“与众不同”的能力。 gucgNpX
OpLo[Y\
!+)5?o
到了研究生阶段,我们必须开始专注于一门学科的学习与钻研,与之相对应的是要写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论文,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查阅大量的书籍和文献,总觉得前人做了很多工作,可当下笔时,却不知如何撰写,尤其是想“与众不同”。感觉很难提出什么很高的观点,只能把前人的想法拿来实现,当老板说你去实现别人的算法什么的,只能算作某次课堂实验作业。因此我建议,多从侧面看待问题,发现新的问题,用新的办法解决老问题。 jU}iQM
K})w
eJy}W /
我的方法是,分几步走。 #zed8I:w
|44 E:pA
_@D"XL#L
(1)先自己找个兴趣点,然后尽可能靠自己写出一篇包含自己想法的笔记,写出来的成果,尽管等到后来再看基本上都是非常幼稚的。 \Gm\sy
(2)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分类整理,剔除对于研究意义不大的文献。 #JYH5:*
(3)大量阅读搜集到文献,你在阅读学习这些文献的时候,不可能没有任何想法,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想法会逐步增多,也会发现在第一步自己写的文章很多幼稚浮浅的地方,进而取舍掉一部分,同时在学习别人成果的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批判。 |ERf3
(4)就是整理出自己的读后感,将读后感和自己在第一步的笔记,以及自己选题的初衷结合起来。尽可能的多制造出文章的创新点,闪光点。最后形成一篇主题明确,个性鲜明的文章。 2u%YRrp
jmJeu@(
/=[hRn@)A
总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然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让自己做得比别人都要好,成为那个领域里的状元,即使那个领域并不是热门。因为这是在茫茫人海中,让别人很快看到你、记住你、找到你最好的招牌,也是你收获快乐、实现人生价值最好的途径。 9#:B_?e=
D16w!Mnz{K
7、自律的能力。 W690N&Wz
-+z8bZ
fo_*Uva_
自律指的是让你的想法决定你的行为,而不是以你的情绪。自律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自己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努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犹豫、懒惰等;一方面应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冲动行为。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能控制自己,往往是在自己理性的时候,而不想控制自己,往往是在感性的时候。因此,用理性的目标似乎不能解决感性的问题,然而却可以改善。 /2x@Z>
HXb_k1n
sP@7%p>wt
我认为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些“磨练法则”。“磨练法则”对于培养克己自律的能力至关重要。举个列子,第一位成功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在被问起是如何征服这世界最高峰时,希拉里回答道:“我真正征服的不是一座山,而是我自己。”这种优秀的品质就叫做意志力、自制力或克己自律,实际上,你也完全可以从每天去做一些并不喜欢的或原本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开始,在“磨练法则”的作用下,开发出自己更强的自律能力。 71c(Nw~iQ
|lMc6C
V$g!#V
而我可以给你最有效方便实际的建议是每天早上做5公里慢跑。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都要坚持。早上在床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如此让人珍惜,特别是冬天赖在被窝里为起床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而且长跑又艰苦又乏味,还会让人腰酸背痛,可真是名副其实的苦差事,所以在这过程中你就可以得到磨练,从一开始的新鲜到讨厌到痛苦到渺茫,你可以想想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一句话,来解释如何做到克己自制:“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这就是养成自觉习惯的黄金定律。”只要你坚持,随着身体状况的慢慢变好,跑步逐渐变得轻松起来,跑步这份苦差事似乎不再那么恐怖了,尽管早起仍然有点儿困难,有点儿费劲,但似乎可以克服。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然,到最后清晨成了一个习惯,成了日常行为的一个部分,不用强迫自己,每天的晨跑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习惯。这样通过每天跑步的“磨练”,使你的自律能力、决心、意志、承诺、效率、自信、自尊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ziXI$B4-
dYZB>
OS
}t0JI3
你也可以练习一种乐器,坚持阅读或是写作,和朋友通信或写邮件等等同样适用。选择怎样的苦差事本身并不重要,坚持才是问题的关键。长此以往,即使最初的热情退去,你仍然继续完成一个想法或者项目;即使你非常想躺在舒适的床上再睡一会儿,但还是立即起身去开始一天的工作;即使面对诱惑,你依然能够坚定地说“不”。那么,你就已经拥有了自律的能力,而它也是实现任何梦想的前提。 [mFgo
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