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90945
精华:
0
发帖: 5
流量: 0 M
威望: 14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7-10-22
最后登录: 2017-10-22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博
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农村社会学(1)”课程教学大纲 2004-10-13 w^s|YF=c [table=397pt][tr][td=1,1,529] 课程编号:B313013 I dgha9K 课程名称:农村社会学(1) 5`53lK.C 授课对象: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Z
7rVM 授课教师及职称:王晓毅教授 %>_ZUu3M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D4g
$x' 学时:60 d/vF^v*o0X 学分:3 v@_b"w_TY 课程内容概要: 7E*d>:
5I 1、农村研究的基本理论。 L=nyloz,0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德农民的有关论述; ~L)9XK^15 列宁关于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及美国道路和普鲁士道路的论述; ~mP#V 毛泽东关于农民的阶级划分和封建社会的论述; ;N6Euiz 关于理性农民与道义经济的争论,在这里将介绍农民研究的一些基本的理念; PTfTT_t 关于农村发展的现代化与非现代化的理论争论; Bj5_=oo+d 结合二战以来国际农村发展运动,介绍不同理论流派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L (dmx? 2、关于农村研究的方法。 >_bH,/D' 在这部分教学中,主要不是抽象地讲授方法,而是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几个主要研究方法的代表作品,如社区研究方法,要学生理解掌握费孝通的著作;历史档案方法主要阅读弗里德曼的著作;比较研究方法阅读魏特夫的著作。 mcvd/ 在这部分教学中,主要强调微观的调查与宏观的农村理论之间的关系。 Loo48 3、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与问题。 GY@(%^ 这一部分将是教学的重点,在这一部分重要是学生了解中国农村的现状,并给出一个人是中国农村问题的框架,使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研究领域。在这部分中将集中讨论近年来在中国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些问题,如土地制度、村庄组织、公共服务、市场化、贫困、教育、农村工业化等等问题。 Khp`KPxz% 教学要求: |zhVl 1、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L6S!?t.{Yv 2、了解目前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8D7=] 3、了解中国农村发展的道路和前景; S?TyC";! 4、能够开始独立从事一些基本的农村社会学研究。 qk
!")t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1 XsB 参考书目: VA{2a7] 1、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中国经济 g*]Gc% 出版社,2000年5月。 yv1Z*wTpO 2、陆学艺主编:《内发的村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5月。 #'s}=i}y"C 3、刘一皋、王晓毅、姚洋:《村庄内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h
^QicvZ 4、熊景明主编:《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8月。 -;rr! cQ? 5、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时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 B+W 4r9# 年12月。 2rK%fV53b
6、詹姆斯 · C ·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7月。 (`%$Aa9
J 7、A · 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1月。 q=Cc2|Ve 8、J · 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李玉琪、袁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CF"u8yE 年1月。 !\D[lh}rL 9、弗里德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e+ex"7 2002年3月。 p) #7K 10、卡尔 · A · 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集权力量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9月 L{XNOf3 [/td][/tr][/table] 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农村社会学(2)”课程教学大纲 2004-10-13 X'BFR]c
m 课程编号:B313014 /q.iUwSK> 课程名称:农村社会学(2) #|\w\MJamP 授课对象: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H<6TN^
授课教师及职称:王春光教授 eRV4XB: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L^GGy8w 学时:60 ib$_x:OO" 学分:3 RE*;_DF 课程内容概要: c-1Hxd YD 本课程主要讲授的是农村社会学对中国农村社会的调查和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主要分五部分: %OS}BAh^i 第一部分是介绍农村社会学发展历史,特别着重介绍日本农村社会学研究历史。 %qN_<W&Ze 第二部分介绍国外社会学家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研究历史、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 d5aG6/ 第三部分介绍中国社会学工作者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研究上面临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以及农村社会学作为学科存在的合理性和制度性问题。 ^Bkwbj 最后一部分要求学生进行小规模的田野调查,提交一份调查报告,并进行讨论。 a g=,oYn 教学要求: *CsRO 教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农村社会学调查和研究,重新梳理农村社会学学科体系,要求学生注重我国农村社会变迁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边学、边思考、边研究教学,把讲授和讨论结合起来。 g>g]qQ 考核方式:口试、课程论文 iA=QK
u! 参考书目: QOb+6qy:3 1、 陆学艺:《当代中国农村和当代中国农民》 "Q{)H8,E)x 2、 王雅斌:《中国社会学思想史》 2>bTcud> 3、 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 6I5,PB
4、 李培林、王春光:《新的社会结构生长点》 \U(;%V 5、 王春光、孙晖:《中国城市化之路》 960[.99 6、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 :[hZn/ 7、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v3&[lGv 8、 罗吉斯:《乡村社会变迁》 dp&8:jy 9、 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 wNNInS6 10、折晓叶:《村庄的再造》 huPAWlxT 11、王晓毅:《地缘和血缘》 _zuaImJ0o 12、费孝通:《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 Mp%.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