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浪漫时,她在丛中笑。”用这句词来形容今年64岁的王志珍院士再恰当不过。十几年来,她和学生们一起开荒、播种、耕耘,如今终于迎来科学生涯的金秋时节,花儿开了,果子也慢慢成熟。 ZQyT$l~b
eZUK<&0x5
1996年,她被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9年和2002年,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基础科学奖(生物学奖)。200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Tv(s?T6f
Kkd7D_bZ*
王志珍生活俭朴,面积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如她本人一样简朴。两排书柜把本已狭长的办公室“挤”成了一个过道,屋内除了玻璃茶几是花99元钱新买的,其他的都是她回国后从实验室淘汰的旧家具中“拣”来的。“办公室的级别与我的科学实验没有直接联系,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纳税人给科学家做研究的钱不能浪费,应该真正有效地用在科研上。” o$Jk27
M0^r!f>O
_gc2h@x1O
E
djh*
不惑之年真正进入状态 E&97;VH
?56Zw"89
1979年初,年近40的王志珍幸运地得到德国洪堡奖学金资助,成为“文革”后较早走出国门的访问学者。她首先来到了世界上成功进行胰岛素人工合成的三个研究所之一的德国羊毛所,从事胰岛素化学研究。其间她去过英国,后来又去美国继续做胰岛素作用机制的研究。 EqOB
0\
o2jnmv~
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成功是中国科学家震惊西方科学界的一件杰作。邹承鲁先生的工作使分离的胰岛素A链和B链正确组合起来的产率比当时国际上发表的高得多,于是确定了胰岛素人工合成路线,并保证了合成的A链和B链生成有活性的天然胰岛素。 }#Vo
XilX
v+\E%H
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掀起了第二个出国热潮。已是“知天命”年龄的王志珍决心回国砌出一只自己的“炉子”,并把它烧旺。1993年初,她回国开辟了蛋白质折叠研究的新领域——折叠酶和分子伴侣。 /WM
: Bj
[rQ#skf
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发现了一类具有帮助蛋白质折叠这种崭新性质的“分子伴侣”蛋白,蛋白质折叠研究的基本原理也发生了深刻转变。当时,人们只知道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酶性质。在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积累的基础上,王志珍与邹承鲁先生在1993年提出了“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说,发表在著名的FASEB J杂志的“假说”栏。但是,提出“分子伴侣”概念的英国科学家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一本杂志上明确指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不是分子伴侣”。这时,王志珍和她的学生们坚定地踏上了为他们提出的假说提供实验证据的艰难历程。由于多肽链的折叠和二硫键的形成是蛋白质折叠中两个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却又协同运作的过程,因此很难将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可能具有的分子伴侣活性与它已知的异构酶活性区分开来。为此,王志珍巧妙地选用不含二硫键的蛋白质做靶蛋白,让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酶活性“英雄无用武之地”,成功地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所固有的、与其异构酶活性相独立的分子伴侣活性提供了最早的确切的实验证据。论文被J. Biol. Chem.(《生物化学》杂志)立即接受并发表,1997和1998连续两年被评为国内单篇被引用最多的十篇论文之一。接着,王志珍又利用他们发现的化学修饰的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特殊性质,确切区分并证实了该酶的两种活性在含有二硫键的生理靶蛋白折叠过程中的共同作用,从功能水平确认了异构酶和分子伴侣两种活性和它们的协同作用。论文发表在EMBO J.(《欧洲分子生物学》杂志)上。有关的一系列论文不断获得较高的引用,他们的工作也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或在国际杂志上写成综述介绍。 pHWol!
-5E<BmM
现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说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普遍认同,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工作揭示了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形成、免疫感染、保护应激等重要生命活动中发挥的分子伴侣功能。 C~l5D4D#
s_RYYaM
“我感到比较欣慰的是,我们获奖的工作都是在国内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在2003年第三世界科学院第十四届院士大会上所作的获奖报告中,王志珍罗列了她的同事和学生的名单,感谢他们与她共同完成了这些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在国内的这些工作不是我在国外时工作的延伸,而是在国内工作积累基础上的发展、开拓,跃上新的台阶。我相信我们中国科学家一定会在科学上有更多更好的原始创新成就。” YGxdYwB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