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深度解析之基础医学 ;S2/n$Ju_
P; =,Q$e8
Yu9(qRK
一、基础医学的试卷结构及整体复习指南 (
Qk*B
2008年西医综合的考试范围与往年相同,都包含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部分。但试卷结构和分值分配与往年发生了重大变化。由07年的基础医学专业试卷中基础医学占60%、临床医学占40%的比例;临床医学专业试卷基础医学占40%、临床医学占60%的比例,调整为不再区分专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均各占50%的比例。基础医学部分考试科目包含生理学(20%)、生物化学(15%)和病理学(15%)。而临床医学部分包含内科学(包括诊断学)(30%)和外科学(20%)。在08年考研中仍将坚持这一分配结构。所以作为考生应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投入给予同等的重视、精心的准备,切不可偏颇。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在知识结构和知识点分布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上的不同。笔者认为,与临床医学部分相比,基础医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知识相对更加系统,理论性强,这一点在生物化学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对于基础医学我们应该在充分理解其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也只有这样才能应对越来越灵活的考研题目。 Nrp1`qY
针对基础医学科目的特点,生物化学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强于生理学和病理学;而生理学和病理学的记忆性内容有较生物化学多。所以我们建议:将二者穿插学习,也就是将理解性内容和记忆性内容穿插学习。我们知道,复习期间时间是最为宝贵的,面对大量记忆性内容长时间背诵难免产生大脑疲劳、记忆力下降,交叉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小而言之,将生化和生理、病理交叉开来;大而言之,将医学综合同英语、政治交叉开来。充分、合理使用大脑,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jW|M)[KJN
我们也要善于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联系起来,在复习临床医学的时候想一想可能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在学习基础医学时联想一下可能导致的临床症状。从眼前来说,可以使我们巩固学习的知识、应对日益灵活的题目;从长远来说,作为医生或科研工作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成为一代大家。我想这也是国家取消基础和临床试卷差别,将理论部分和临床部分各占50%的一个根本原因。 uY)|
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08年西医综合的试卷构成。08年考研西医综合试题仍分为A、B、X题型,但各题型所占比重有较大变化:其中,A型题由07年占比为75%调整为08年的65%,B型题由07年占比为12%调整为08年的15%,X型题由07年占比为13%调整为08年的20%。而分值的变化为:07年,前150题,每小题1.6分,共240分;151-180题和181-210题,每小题2分,各为60分;改为08年,1-90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91-12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1-150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51-18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我们可以看出,试卷结构与07年相似,但难度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A型题比例下降;X型题比例升高。 w##$SaTI
总的来说,医学综合试卷题量大,时间紧。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180道题,平均一分钟要答完一道题。考生基本上没有时间深入思考、反复推敲,需要在快速阅读题目后,迅速做答。这考察的是考生对知识掌握得扎实程度。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果断,因为绝大多数考生都没有时间回过头来仔细检查一遍。在考试过程中,对于自己不会或拿不准的题目也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判断迅速作答,以免使得会做得题目没有时间做。 x8rp Z
在具体分析试题之前,先简单谈谈考研书籍的选择。现在考研市场上考试书籍林林总总也有上百种之多,作为考生又该如何取舍呢?总的来说,我们首先应该抓住人卫版的课本学熟钻透,另外,应该仔细阅读考试大纲,了解今年考试的特点和趋势,正所谓:“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参加考研辅导班对知识点和考试技巧加以学习和强化,辅之以部分参考资料必将取得优异的成绩。 "CQ:<
$|$
K30{Fcb< h
二、08年大纲考点的变化和分析 Gy[m4n~Z5
总体而言,今年西医综合的考试范围变化不大。从考试大纲来看,生理学部分基本和去年大纲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变化。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的变化也不明显,但是很多知识点的表述发生改变,值得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BG20R=p
首先简单说一下各科的复习重点:生理学的命题重点章节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生理、消化生理、神经生理和内分泌与生殖;生物化学的重点章节为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病理学的重点章节为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泌尿系统疾病,这些内容都与内科学的重点相一致。 ~p/1
9/
生物化学部分变化最多,所以先分析一下生物化学大纲的变化。 XCZNvLG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部分:同07年相比,08年删去了知识点“蛋白质末端氨基酸的分析”、“酶原的激活原理”、“同工酶、变构酶的概念”和“维生素的作用”。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几个知识点所包含的内容。 S
xRa?5
首先:“蛋白质末端氨基酸的分析”也就是Sanger分析法,具体地说就是分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即一级结构。随着蛋白质测序仪的使用,蛋白质测序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对于从事基础医学特别是从事临床医学的工作者而言,这种测序知识显然已经过时,所以大家完全不必去掌握蛋白质测序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不必掌握测序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W<[KZf
“酶原的激活原理”:这部分包括酶原的概念、酶原激活的原理和过程,以及酶原激活的意义。从大纲来看,酶原部分整体已经不作要求了。所以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用再在酶原部分投入精力。 AtlUxFX0S
“同工酶、变构酶的概念”,正如大纲所说,删除的主要的同工酶、变构酶的概念,对于二者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上的意义还是要有所了解。毕竟二者在酶的调节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RI S j
“维生素的作用”:在人卫版教材中将“微生物与微量元素”单独作为一章。今年将维生素的作用删除,所以我们对这一章的重视程度可以有所下降,只做一些简单了解即可。毕竟除了作用部分之外,也不可能去考其化学部分,所以这一章可考的知识已经十分有限了。也正因为如此,对于诸如哪些维生素是水溶性的、哪些是脂溶性的这类知识点要十分重视,因为如果在这一章出题,可考的知识点又很少,这类基本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bOi }
在删减了一些知识点地基础上,增加了“酶的调节”。其实,“酶的调节”是个比较大而宽泛的概念,包含着“酶原的激活原理”和“同工酶、变构酶”等知识点,所以在要求上并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所以“酶的调节”这一章节一定要仔细复习。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一增一减之间透露出来的信息。综合我们上面分析的删减的知识点和增加的知识点,我们可以看出,删减的是记忆性的概念和“死知识”;而增加的是理解性的“活知识”正如上面所说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而是提高了。 QK/~lN
“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知识点“磷酸戊糖的过程和意义”被改为“磷酸戊糖的意义”,这强化突出了意义,也是“重活知识,轻死知识”的一种表现。并且隐约透露出要考察磷酸戊糖意义的倾向,请考生用心复习。注意NADPH作为供氢体参加的反应,很可能出多选题。 I.}E#f/A'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改为“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提示一定要注意酮体生成的意义,将其放在三个物质代谢这个大框架中理解。“生物氧化的特点和类型”改成“生物氧化的特点”,虽然“生物氧化的类型”被删去,但是既然保留了生物氧化的特点,还是需要把这个章节好好看一看。“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改成“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增加了对物质代谢的特点的考察,这是一个新增加的考点,很可能出多选题,请考生一定要注意。 1A\N$9Dls
删除了“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的生成”、“甘油三酯”、“α-磷酸甘油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微粒体及过氧化物酶体的氧化体系”、“一碳单位的代谢辅酶和功能”、“糖尿病、饥饿时三大物质代谢的特点”。考生可略去不看,节省复习时间。 ~Wj.
4b*
“基因信息的传递”:“核酶的概念和意义(酶RNA)”改为“核酶的概念和意义”,只是表达方式上发生了变化,意思变化不大。“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参加翻译的物质”改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范围扩展了, KP]{=~(
“生化专题”:“介导的信息传递”改为“信息分子和受体”;“基因诊断的基本特点、特点和应用”改为“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 KdtQJ:_`k
从生物化学大纲的变化上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大纲的变化,国家将考试的重点逐渐从对知识点的记忆性考察转移到能力的考察上来。虽然记忆性的知识考察的少了,但是如果没有这些记忆性的基本知识作为支撑,我们很难在能力考察上得到好的成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考试难度有所增加。 uY|-: =
+/~;y{G..z
下面介绍一下病理学部分的变化:
b$1W>
“造血系统疾病”:增加了“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变化”。 PPSSar
“生殖系统疾病”:删除了“前列腺增生症的代谢途径”。 qm=N@@R&
从内容上看08年大纲比07年基础部分增加的考点不多。 大部分考点变化也仅仅是形式或者说法上的不同,本质上内容和考点和以往都是一样的。考纲修订中未变化部分的复习重点,仍然是我们平时学习的重点内容。 dJD8c2G
据笔者往年的经验,新增加的知识点几乎都有至少一道题,例如在1999年大纲中病理学新增了梅毒、艾滋病的内容,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年中均有考题。
0T7""^'&
.:=G=v=1
[2004]43.下列关于梅毒树胶肿的叙述,正确的是 +>S\.h
s4
A.大片干酪样坏死 f^?k?_~PN
B.类上皮细胞丰富 u3ns-e
C.大量郎罕巨细胞 2^$Ha|
D.淋巴细胞、浆细胞少见 a6i%7O m
E.可见原有血管壁轮廓 答案[E] },LO]N|
[2004]44.下列关于kaposi肉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i@p0Jnh|
A.来源于纤维组织的恶性肿瘤 KN-)m ta&
B.仅累及皮肤 0B?t:XU ,
C .肿瘤边界清楚 Zw<\^1
D.是由梭形细胞和血管构成的恶性肿瘤 TO~Z6NA0
E.80%以上艾滋病患者受累 答案[D] %qqX-SF0C
[2003]41.艾滋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qz<
>9n@o
A.霍奇金病 eQqx0+-0c
B.非霍奇金淋巴瘤 $(8CU$gi=
C.Kaposi肉瘤 J-wF2*0r<
D.子宫颈癌 ^>ICycJ
E.阴茎癌 答案[C] ~ '/Yp8(
[2002]35.AIDS病人晚期外周血细胞减少最显著的是 I@/+=
A.CD 4细胞 +<o}@hefY2
B.CD 8细胞 K r DG
C.CD 16细胞 waI:w,
D.CD 14细胞 LW '3m5
E.CD 56细胞 答案[A] Yg kd 1uI.
[2001] 35.AIDS患者晚期淋巴结的病理变化特点是 vlS+UFH0
A.淋巴滤泡增生 iu+r=sp
B.副皮质区增生 Z_.xglq{
C.窦组织细胞增生 zo>@"uH4
D.淋巴细胞消失殆尽 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