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GOq
陈景良教授为法律史专业研究生开列的书目 UgWs{y2SE.
"MIq.@8ra
发表时间:2003-9-28 阅读次数:2582 =9kN
_:-
http://flwh.zuel.edu.cn/article_show.asp?id=44 |F.)zC5{
%/>x
O3"T
书目者,为学求知之第一要务也,士之读书者不可不知。梁启超先生有言:“著书足以备读者之顾问,实目录学家之职务也。”大学者,旨在引导学生求其博,此乃古今为学之通义。圣人曰:“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研究生者能不求其博乎?此目录乃为师者在教学及读书中偶获之孔见,以备志于学者参考焉。书目分初学、登堂、潜研之三阶段,以应为学循序渐进之规律。 [2ax>Yk$
[-&L8Un
一 初学 :'a
AZegQY
1.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 2
_Wg!bq
此书为原国家教委推荐教材,语言生动简练,深入浅出是此书最大之优点,尤其适合于大学生。 T#pk]c6Q
2.[美]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上下两卷,胡万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9月出版。 )2,eFNB#n
3.[日]福泽渝吉著:《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8月版。 IVr 2y8K
4.冯天瑜、何晓明等著:《中华文化史》,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 DmXcPJ[9
5.威尔·杜兰特著:《哲学的故事》,金发燊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11月出版。 /6O??6g
6.房龙著:《漫话圣经》,施旅、于一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7次印刷本。 c9R5w.t:
7.[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2月第3次印刷本,共4册。 l!#m&'16"
8.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次影印本。 nW"q
9.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 m]*Bx%-1c
10.钱穆著:《国家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新版本。 ?PTk1sB
11.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上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月版。 (Qgde6
12[美]约翰·麦·赞恩著,刘昕等译:《法律的故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 PpLU
&R~n>>c
二、登堂 \D>$aLO*?
余英时曾说,学术不可有门户,但学问却不可无宗师。宗师者,学问之流派师传也。为学拜师谓之登堂;于某一学问境界中略能抒发己见者,谓之入室。古之拜师,礼仪甚严,及至近代遗风尚存。民国时,狂傲奇才如黄侃者尚执贽而北面,尊仅年长自己两岁且同为北京大学教授之刘申叔(即刘师培)为师,非礼尊过制也,乃重道也。入室之途岂有它哉,惟师朱子为学之精神,遵白鹿洞书院之铭训也。一曰居敬体察;二曰用心专一。晦翁云:“学者读书要敛身正坐,缓视傲吟,虑心涵泳,切己体察”,恰如春雨之润苗,未见其增,日有所长。为吾徒者当知,为学如同人生。“人生之世,犹舟之航于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须顺风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此乃梁任公对清华学子之训诫也。古语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登堂之途最忌讳用心不专。此为入室之序言,亦吾所寄厚望于二三子者矣。 P;PQeXKw
第一小单元(5种) p0.|<
1.杨鸿烈著:《中国法律发达史》(上下二册),载《民国丛书》选印,上海书店1990年重印本。 -C#PQV
2.杨鸿烈著:《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下二册),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1998年4月影印重印本。 g+-;J+X8
3.陈顾远著:《中国法律史》,中国书店1988年4月据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影印。 ::n;VY2&
4.杨鸿烈著:《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校勘版。 [P|[vWO
5.李钟声著:《中华法系》(上下二册),台北华欣事业文化中心1985年7月版。 g<*BLF
第二小单元(共10种) \,!QJp4
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单行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载《蓬莱阁丛书》。 M8k"je7`s
7.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单行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载《民国学术经典》11册。 N8KQz_]9I
8.胡适:《先秦名学史》、《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中古思想小史》,载《胡适文集》第6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74<!&t
9.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8月新一版。 C8a*Q"
10.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版。 Qr#1 u
11.杨东莼著:《中国学术史讲话》,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载《民国学术经典》3册。 61U<5:#l
12.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8月版。 b'zR 9V
13.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12月版。 )hwV`2>l
1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nxE)D
15.《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版。 JcJmds
第三小单元(西方、日本汉学家及部分外籍华裔学者论著,计15种) ozsxXBh-`'
16.[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技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