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2000-2006医学考博真题听力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120楼  发表于: 2009-02-01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121楼  发表于: 2009-02-06   
文件是PHP格式,怎么听不了啊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122楼  发表于: 2009-02-13   
又是流量,唉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123楼  发表于: 2009-02-16   
有没有原文啊 ?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124楼  发表于: 2009-02-24   
骨骼系统 K{ED mC  
第一节 全身骨显像 ?%A9}"q]  
全身骨骼显像是骨显像最常用的显像方式,它一次显像就能展示全身所有骨骼情况。由于全身骨显像的这一特点,非常有助于临床了解骨骼疾病的全身病变特点和分布特点,发现隐匿病灶,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较为系统的影像学依据。 7U647G(Sg  
骨骼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有机物包含着骨细胞、细胞间质(主要由葡萄醛酸和氨基已糖的聚合物组成)和胶原;无机物为占骨组织比重2/3的矿物质,矿物质中主要为羟基磷灰石晶体,它广泛分布于骨骼中,成年人骨骼中的晶体总面积可达3×106m2,因此对体液中可交换的离子或化合物能充分发生离子交换或化学吸附作用。骨骼有病损时,病损区的骨骼可随血供大小,成骨旺盛或低下,出现成骨或溶骨两种变化,在新骨形成处,同时沉积较多的晶体,晶体表面能吸附大量的99mTc-MDP类药物,显像时出现“热区”,而溶骨区则表现为“冷区”。已知骨骼中未成熟的胶原能摄取99mTc-磷酸盐化物。 !YVGT <  
一、适应证 uEui{_2$  
1. 有恶性肿瘤病史,早期寻找骨转移灶,治疗后随诊。 N(Sc!rX  
2. 评价不明显原因的骨痛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H5!e/4iz  
3. 已知原发骨肿瘤,检查其它骨骼受累情况以及转移病灶。 4^(aG7  
4. 临床怀疑骨折。 *hvC0U@3  
5. 早期诊断骨髓炎。 i@m@]-2  
6. 临床可疑代谢性骨病。 m"/ o4  
7. 诊断缺血性骨坏死。 ;V0^uB.z  
8. 骨活检的定位。 c]%~X&Tg`  
9. 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存活情况。 K; Fs5|gFU  
10. 探查、诊断骨、关节炎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 oH='\M%+  
11. 评价骨病治疗前后的疗效。 g^: & Dh  
二、禁忌证 MSaOFv_Q  
无明确禁忌证。 H):(8/> (  
三、显像剂 z5p5=KOb  
骨显像剂以含P-C-P键的磷酸盐化合物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有99mTc-MDP。它在体内较为稳定,血液清除率快,骨摄取迅速。成年人使用剂量555~925MBq(15~25mCi),体重高的病人可酌情加量;儿科病人剂量按250μCi/kg计算,最小剂量不应低于2mCi。如因特殊原因所给显像剂的剂量低于上述剂量者,需适当延长采集时间,以弥补由此造成的计数率减低。  35%\"Y?  
四、给药方法与途径 + l hJ8&  
静脉注射给药 '\M]$`Et  
五、图像采集 Tx>V$+al  
开始采集时间:一般情况下静注给药后2~5小时内进行,婴幼儿的骨显像剂从软组织中清除较成年人快,采集可在给药后1.5小时进行。 Ef$a&*)PH  
体位:取仰卧位,不枕枕头,双上肢自然下垂,贴近躯干,双手五指分开平放,全身放松,平稳呼吸,保持不动。 J'C9}7G  
准直器选择:平行孔低能通用或高分辨准直器。 XR_Gsb%l  
能窗设定:能峰140keV,窗宽20%。 5=&ME(fmV  
采集参数:矩阵256×1024,根据病人的身高以收集总计数1500K~2000K为原则,来调整扫描速度。探头尽可能贴近病人。 fSVb.MZa7  
UvR.?js(O  
六、正常影像所见 7 !dj&?  
全身各部位的骨骼由于含有松质骨量不一,血运和代谢旺盛的程度不同,使得吸收骨显像剂的程度也不一。扁平骨(露骨、肋骨、椎骨和髂骨)、大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等部位以及骨端均较长骨骨干的放射性浓集,并呈对称性分布。 $0Ys{m  
七、注意事项 ;,/4Ry22j-  
1. 注射显像剂后2h内病人饮用足够的水。 {l"(EeW6)  
2. 避免尿液、显像剂对病人体表的污染。如发现已经污染,应先清除后再显像,或作断层显像予以鉴别。 rf+Z0C0WYi  
3. 显像前去除身体上的金属物品以防导致伪影。 #&X5Di[A  
4. 近期使用钡剂者,病人需将钡剂排出后再约检查。 -AN5LE9-  
5. 在显像过程中让病人放松平躺,不得移动躯体。 Ya4yW9*  
6. 显像前病人排空小便。对因病不能排空小便者,如诊断需要,条件许可,可在显像前给病人导尿。 UD=[::##  
7. 对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病人、严重水肿病人,如图像质量差,根据需要,在条件许可下可适当推迟显像时间,以等待显像剂从软组织中排除,提高骨/软组织对比度。 $R%tD.d3  
8. 对于因各种原因全身显像无法清晰展示的病灶,可采用局部显像或/和断层显像以提高图像分辨率和质量,清晰显示解剖结构和局部变化。 1~Z   
9. 采集前摆位病人时,要告知病人检查时体位、采集持续时间、呼吸状态等需要配合的情况,以取得最好配合,保证图像质量。 2@W`OW Njm  
第二节 骨断层显像 D#P]tt.Z   
与全身骨显像比较,骨断层显像的优越性在于:①避免解剖结构重叠对显示病变部位和形态的影响;②提高深部解剖结构和病变的显示;③降低邻近组织或器官高放射性的影响;④区别体表放射性污染;⑤断层显像能获得靶与非靶组织的高信噪比和对比度,使诊断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G.r .Z0  
一、适应证 + }$(j#h  
1. 常在全身骨显像基础上进行。当全身骨显像怀疑因解剖结构重叠、深部病变或受邻近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性干扰等,可行骨断层显像。 orOq5?3  
2. 临床和相关影像定位肯定,或病变仅位于局部骨骼,或病变较为局限者,可直接进行断层显像。 fA"c9(>m%]  
3. 对既往有局灶性或局部骨病变(如肿瘤、炎症、外伤等)进行定期随访。 pk`5RDBu  
4. 诊断与鉴别诊断局部应力性骨折、细微骨折和骨质疏松引起的节段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d<O/y,:4  
5. 诊断急性或早期骨髓炎,判断副鼻窦炎或鼻腔疾病侵犯邻近头颅骨骼。 <0;G4fE7[H  
6. 怀疑局部骨、骨关节疾病,但X线结果未见异常者,或虽有异常改变但需进一步鉴别诊断者。 r KYQ 8T  
7. 脊柱、骶髂关节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T"t.t%(8  
二、禁忌证 ht#,v5oG>f  
无明确禁忌证。 @Ko#nDEq  
三、显像剂 =d+`xN*  
同全身骨显像。 cc 3/XBo  
四、给药方法与途径 U&43/;<,  
同全身骨显像。 k{O bm g  
五、图像采集 IwBO#HR~)  
开始采集时间:一般情况下静注给药后2~5小时内进行,婴幼儿的骨显像剂从软组织中清除较成人快,采集可在给药后1.5小时进行。 X,c`,B03  
体位:一般取仰卧位,根据检查部位决定双臂上举或下垂,平稳呼吸,自然放松,保持不动。 Nv|0Z'M  
准直器选择与能窗设定:同全身骨显像。 \GV'{W+o2  
采集参数:矩阵64×64或128×128,采集角度3~6度/帧,以总采集时间30分为限来分配每帧计数或时间,探头尽可能贴近病人。 ej7L-~lxQ  
六、图像重建 n1aOpz6`  
目前常用的重建方法有两种:迭代与滤波。 byTH SRt  
七、正常影像所见 YI;MS:Qj  
全身各部位的骨骼由于含有松质骨量不一,血运和代谢旺盛的程度不同,使得吸收骨显像剂的程度也不一。扁平骨(颅骨、肋骨、椎骨和髂骨)、大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等部位以及骨端均较长骨骨干的放射性浓集,并呈对称性分布。 ]q"y P 0  
八、注意事项 *CbV/j"P?  
1. 给病人对位时,探头围绕病人多旋转几圈,离病人越近越好,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GXk |p8  
2. 与病人做好沟通,告知其检查过程中需要配合的事项,以期得到最佳配合,提高图像质量。 |Qb@.  
3. 请参阅全身骨显像注意事项。 *K& $9fah  
>vR2K^  
第三节 三相骨显像 F>5b[q6~4  
静态显像时骨摄取显像剂的程度反映了骨盐的代谢状况,而在许多骨、关节疾病中,骨盐的代谢状况相似。进一步了解病变血管空间的变异或血管形成的特征,对鉴别诊断和估计病程的时间有提示作用。不同的疾病或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病变骨盐的代谢活跃状况与病变血管空间变异或血管形成程度的核素显像表现可以一致或者不一致。 LM 1Vsh<  
血流相、血池相和常规静态显像合称为“三时相骨显像”。血流灌注相能显示血管走向,可得到大血管的位置、形态及充盈状况信息,显像剂浓聚或增高反映血管空间的变异。在血池相,显像剂摄取增高是由新生血管形成引起,是反应性肉芽组织和肿瘤的血管形成的特征。三时相骨显像适用于需了解局部病变血管空间变异或血管形成特征的各种骨骼、骨关节疾病。 cnRgzj<ek  
一、适应证 bR1Q77<G\  
1. 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骨旁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 m>3\1`ZF~<  
2. 诊断和鉴别诊断骨骼(如股骨头)缺血坏死。 vR>GE? s6  
3. 观察、检测移植骨的血供、成活状况。 |DP q~l(d  
4. 评价、诊断与鉴别诊断骨骼、骨关节创伤(如应力性骨折等)。 ;.rY`<|  
5. 评价、诊断与鉴别诊断骨、关节炎症(如骨髓炎、骨骼肌脓肿等)。 ^.  
6. 临床需要了解、判断局部病变血供或血管形成状况的各种骨骼、骨关节疾病。 uRYq.`v,  
二、禁忌证 j,SZJ{ebXg  
无明确禁忌证。 -1~o~yGE  
三、显像剂 L "'d(MD  
同全身骨显像。 G'';VoW=   
四、给药方法与途径 "!fwIEG  
静脉注射给药。 c.5u \ I9"  
五、图像采集 a,)/D_{1  
病人体位、准直器选择、能量设定参照全身骨显像与断层显像。 Vg :''!4t2  
1. 血流相 Ab:ah 7!  
示踪剂体积小于1ml,在进行静脉“弹丸”注射的同时,启动图像采集。 hy@b/Y![M  
采集参数 矩阵64×64或128×128,1~3秒/帧,共采集1~2分钟。 s?&S<k-=fr  
2. 血池相 [d-Y1  
采集开始时间 静注给药后2~5分钟。 $9xp@8b\_  
采集参数:矩阵256×256或128×128,500K~1000K/帧,共采集1~5帧。 PfB9 .f{  
3. 静态相 om=kA"&&Q  
采集开始时间 静注给药后2~5小时。 rY&#g%B6Fp  
采集参数:矩阵256×256或128×128,500K~1000K/帧,共采集一帧。 la4%Vqwgu  
六、正常影像所见 t<$J 3h/"  
血流灌注相可见大血管走向,软组织轮廓相继显示,身体两侧放射性分布对称,被注肢体侧可能提前显像5~10秒,在血池相可见软组织轮廓更为清晰,还可见骨骼内有无充血现象,但此时由于显像剂大部分仍在血液循环内,骨骼仍未见显示,延迟相时由于显像剂分别沉积于骨骼和自尿路排出,故骨骼与肾及膀胱均显示清楚。 k,; (`L  
七、注意事项 yF_/.mI  
1. 静脉“弹丸”注射与采集启动时间一定要同时。 @v!#_%J  
2. 各时相一定要严格遵照规定时间进行。 J!dv"Ww"  
3. 与病人做好沟通,告知其检查过程中需要配合的事项,做好配合。 &p*rEs  
4. 请参阅全身骨显像注意事项。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125楼  发表于: 2009-02-24   
骨骼系统 "(kiMo g-  
第一节 全身骨显像 -7o-d-d F  
全身骨骼显像是骨显像最常用的显像方式,它一次显像就能展示全身所有骨骼情况。由于全身骨显像的这一特点,非常有助于临床了解骨骼疾病的全身病变特点和分布特点,发现隐匿病灶,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较为系统的影像学依据。 sJl>evw  
骨骼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有机物包含着骨细胞、细胞间质(主要由葡萄醛酸和氨基已糖的聚合物组成)和胶原;无机物为占骨组织比重2/3的矿物质,矿物质中主要为羟基磷灰石晶体,它广泛分布于骨骼中,成年人骨骼中的晶体总面积可达3×106m2,因此对体液中可交换的离子或化合物能充分发生离子交换或化学吸附作用。骨骼有病损时,病损区的骨骼可随血供大小,成骨旺盛或低下,出现成骨或溶骨两种变化,在新骨形成处,同时沉积较多的晶体,晶体表面能吸附大量的99mTc-MDP类药物,显像时出现“热区”,而溶骨区则表现为“冷区”。已知骨骼中未成熟的胶原能摄取99mTc-磷酸盐化物。 5Z"N2D)."  
一、适应证  twK3  
1. 有恶性肿瘤病史,早期寻找骨转移灶,治疗后随诊。 'YYT1H)  
2. 评价不明显原因的骨痛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0AlQ6.@>  
3. 已知原发骨肿瘤,检查其它骨骼受累情况以及转移病灶。 bk i:u  
4. 临床怀疑骨折。 x")Bmw$  
5. 早期诊断骨髓炎。 d-W*`:Q  
6. 临床可疑代谢性骨病。 oR7f3';?6  
7. 诊断缺血性骨坏死。 >?G!>kw  
8. 骨活检的定位。 EU'rdG*t/R  
9. 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存活情况。 :O?3lj)  
10. 探查、诊断骨、关节炎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 zzh7 "M3Qn  
11. 评价骨病治疗前后的疗效。 YB^m!A),I[  
二、禁忌证 m`Z.xIA7;  
无明确禁忌证。 +JXn   
三、显像剂 v;}MHl  
骨显像剂以含P-C-P键的磷酸盐化合物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有99mTc-MDP。它在体内较为稳定,血液清除率快,骨摄取迅速。成年人使用剂量555~925MBq(15~25mCi),体重高的病人可酌情加量;儿科病人剂量按250μCi/kg计算,最小剂量不应低于2mCi。如因特殊原因所给显像剂的剂量低于上述剂量者,需适当延长采集时间,以弥补由此造成的计数率减低。 eu$"GbqY  
四、给药方法与途径 P=y1qq C  
静脉注射给药 \8vZZt  
五、图像采集 WU.eeiX  
开始采集时间:一般情况下静注给药后2~5小时内进行,婴幼儿的骨显像剂从软组织中清除较成年人快,采集可在给药后1.5小时进行。 M-F{I%Vx  
体位:取仰卧位,不枕枕头,双上肢自然下垂,贴近躯干,双手五指分开平放,全身放松,平稳呼吸,保持不动。 l2wu>Ar7.  
准直器选择:平行孔低能通用或高分辨准直器。 o$7UWKW8  
能窗设定:能峰140keV,窗宽20%。 <KStl fX  
采集参数:矩阵256×1024,根据病人的身高以收集总计数1500K~2000K为原则,来调整扫描速度。探头尽可能贴近病人。 km`";gUp>  
9\kEyb $F=  
六、正常影像所见 vNZ"x)?  
全身各部位的骨骼由于含有松质骨量不一,血运和代谢旺盛的程度不同,使得吸收骨显像剂的程度也不一。扁平骨(露骨、肋骨、椎骨和髂骨)、大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等部位以及骨端均较长骨骨干的放射性浓集,并呈对称性分布。 Z7?\ >4V  
七、注意事项 Eq8:[o  
1. 注射显像剂后2h内病人饮用足够的水。 gd]_OY7L  
2. 避免尿液、显像剂对病人体表的污染。如发现已经污染,应先清除后再显像,或作断层显像予以鉴别。 ltkA7dUbu  
3. 显像前去除身体上的金属物品以防导致伪影。 3#\C!T0y  
4. 近期使用钡剂者,病人需将钡剂排出后再约检查。 ld5+/"$  
5. 在显像过程中让病人放松平躺,不得移动躯体。 ofgNL .u  
6. 显像前病人排空小便。对因病不能排空小便者,如诊断需要,条件许可,可在显像前给病人导尿。 o0dD  
7. 对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病人、严重水肿病人,如图像质量差,根据需要,在条件许可下可适当推迟显像时间,以等待显像剂从软组织中排除,提高骨/软组织对比度。 #&z'?x^a  
8. 对于因各种原因全身显像无法清晰展示的病灶,可采用局部显像或/和断层显像以提高图像分辨率和质量,清晰显示解剖结构和局部变化。 R[m+s=+  
9. 采集前摆位病人时,要告知病人检查时体位、采集持续时间、呼吸状态等需要配合的情况,以取得最好配合,保证图像质量。 , 0?_? GO  
第二节 骨断层显像 TIF  =fQ  
与全身骨显像比较,骨断层显像的优越性在于:①避免解剖结构重叠对显示病变部位和形态的影响;②提高深部解剖结构和病变的显示;③降低邻近组织或器官高放射性的影响;④区别体表放射性污染;⑤断层显像能获得靶与非靶组织的高信噪比和对比度,使诊断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0a,B&o1  
一、适应证 9tmnx')_  
1. 常在全身骨显像基础上进行。当全身骨显像怀疑因解剖结构重叠、深部病变或受邻近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性干扰等,可行骨断层显像。 -afNiNiY  
2. 临床和相关影像定位肯定,或病变仅位于局部骨骼,或病变较为局限者,可直接进行断层显像。 u_o] \D~  
3. 对既往有局灶性或局部骨病变(如肿瘤、炎症、外伤等)进行定期随访。 Vp1Nk# H  
4. 诊断与鉴别诊断局部应力性骨折、细微骨折和骨质疏松引起的节段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NuO>kQa  
5. 诊断急性或早期骨髓炎,判断副鼻窦炎或鼻腔疾病侵犯邻近头颅骨骼。 X8~?uroq  
6. 怀疑局部骨、骨关节疾病,但X线结果未见异常者,或虽有异常改变但需进一步鉴别诊断者。 ="AaC!E,W  
7. 脊柱、骶髂关节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U6r y'  
二、禁忌证 PM QlJ&  
无明确禁忌证。  KcpQ[6\  
三、显像剂 gTd r  
同全身骨显像。 H}8kku>7  
四、给药方法与途径 1>umf~%Wa  
同全身骨显像。 Su+[Q6oC@  
五、图像采集 \GK]6VW  
开始采集时间:一般情况下静注给药后2~5小时内进行,婴幼儿的骨显像剂从软组织中清除较成人快,采集可在给药后1.5小时进行。 Nkn2\ w  
体位:一般取仰卧位,根据检查部位决定双臂上举或下垂,平稳呼吸,自然放松,保持不动。 VLfKN)g  
准直器选择与能窗设定:同全身骨显像。 FvD/z ;N  
采集参数:矩阵64×64或128×128,采集角度3~6度/帧,以总采集时间30分为限来分配每帧计数或时间,探头尽可能贴近病人。 E[FE-{B#  
六、图像重建 on1B~?*D  
目前常用的重建方法有两种:迭代与滤波。 tNYuuC%N  
七、正常影像所见  | 1a}p  
全身各部位的骨骼由于含有松质骨量不一,血运和代谢旺盛的程度不同,使得吸收骨显像剂的程度也不一。扁平骨(颅骨、肋骨、椎骨和髂骨)、大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等部位以及骨端均较长骨骨干的放射性浓集,并呈对称性分布。 0Ld"df*  
八、注意事项 H6lZ<R{=  
1. 给病人对位时,探头围绕病人多旋转几圈,离病人越近越好,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W4 "^#2  
2. 与病人做好沟通,告知其检查过程中需要配合的事项,以期得到最佳配合,提高图像质量。 0u +_D8G  
3. 请参阅全身骨显像注意事项。 x X.{(er  
7s Gf_`Z  
第三节 三相骨显像 &#!1 Y[e^  
静态显像时骨摄取显像剂的程度反映了骨盐的代谢状况,而在许多骨、关节疾病中,骨盐的代谢状况相似。进一步了解病变血管空间的变异或血管形成的特征,对鉴别诊断和估计病程的时间有提示作用。不同的疾病或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病变骨盐的代谢活跃状况与病变血管空间变异或血管形成程度的核素显像表现可以一致或者不一致。 RP k'1nD  
血流相、血池相和常规静态显像合称为“三时相骨显像”。血流灌注相能显示血管走向,可得到大血管的位置、形态及充盈状况信息,显像剂浓聚或增高反映血管空间的变异。在血池相,显像剂摄取增高是由新生血管形成引起,是反应性肉芽组织和肿瘤的血管形成的特征。三时相骨显像适用于需了解局部病变血管空间变异或血管形成特征的各种骨骼、骨关节疾病。 7}pg7EF3z  
一、适应证 HK VtO%&  
1. 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骨旁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 :4r*Jju<V  
2. 诊断和鉴别诊断骨骼(如股骨头)缺血坏死。 ;R$2+9  
3. 观察、检测移植骨的血供、成活状况。 VL|Z+3L  
4. 评价、诊断与鉴别诊断骨骼、骨关节创伤(如应力性骨折等)。 Zb:Z,O(vn  
5. 评价、诊断与鉴别诊断骨、关节炎症(如骨髓炎、骨骼肌脓肿等)。 2G_]Y8  
6. 临床需要了解、判断局部病变血供或血管形成状况的各种骨骼、骨关节疾病。 k:N/-P &+  
二、禁忌证 d-z[=1m  
无明确禁忌证。 beNy5~M$  
三、显像剂 x~](d8*=  
同全身骨显像。 ClNuO  
四、给药方法与途径 h05<1>?|  
静脉注射给药。 e`Co ='  
五、图像采集 6MLjU1  
病人体位、准直器选择、能量设定参照全身骨显像与断层显像。 ]<S{3F=  
1. 血流相 b.RFvq5Z  
示踪剂体积小于1ml,在进行静脉“弹丸”注射的同时,启动图像采集。 ,hm&]  
采集参数 矩阵64×64或128×128,1~3秒/帧,共采集1~2分钟。 ex66GJQe1  
2. 血池相 T2Yc` +  
采集开始时间 静注给药后2~5分钟。 &=XK:+  
采集参数:矩阵256×256或128×128,500K~1000K/帧,共采集1~5帧。 _hMFmI=r[  
3. 静态相 [X*u`J  
采集开始时间 静注给药后2~5小时。 6h0}ZM  
采集参数:矩阵256×256或128×128,500K~1000K/帧,共采集一帧。 Zay%QNsb  
六、正常影像所见 +k[w)7Q  
血流灌注相可见大血管走向,软组织轮廓相继显示,身体两侧放射性分布对称,被注肢体侧可能提前显像5~10秒,在血池相可见软组织轮廓更为清晰,还可见骨骼内有无充血现象,但此时由于显像剂大部分仍在血液循环内,骨骼仍未见显示,延迟相时由于显像剂分别沉积于骨骼和自尿路排出,故骨骼与肾及膀胱均显示清楚。 #)3 B  
七、注意事项 /U`p|M;  
1. 静脉“弹丸”注射与采集启动时间一定要同时。 &xp]9$  
2. 各时相一定要严格遵照规定时间进行。 /!qP=ngw9  
3. 与病人做好沟通,告知其检查过程中需要配合的事项,做好配合。 OL_jU2,fv  
4. 请参阅全身骨显像注意事项。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126楼  发表于: 2009-02-25   
没有 办法 下啊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127楼  发表于: 2009-02-26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128楼  发表于: 2009-02-26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129楼  发表于: 2009-02-28   
thanks very much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网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