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博士生导师赵敏俐
级别: 管理员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09-15   
来源于 Z 分类

博士生导师赵敏俐

[td=1,1,1063]赵敏俐,男,1954 年生,汉族,内蒙赤峰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 年 3 月考入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 1982 年1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时考取该校硕士研究生,师从伍心镇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 1984 年底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时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文学史家杨公骥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 1987 年 12 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zF`3 gl.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89号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 "Y*<=x#2  
邮政编码:100083 g^7MMlY%  
E-mail: zhaominli@solcnu.net /mA,F;   
%eg+F  
  从1987年12月至1994年3月,任青岛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1994年晋升教授。1991年评为山东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山东省八十年代优秀毕业生,1992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思想工作者,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5年被授予青岛市跨世纪青年学术、工程带头人称号。1997年3月调入首都师范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跨世纪人才,1999年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创新拔尖人才,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3月起)。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日本广岛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文学?艺术学科专家评审组副组长(2001年1月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中国文学学科评审委员会成员(2000年起)。 _%/}>L>-`8  
r)^vO+3u  
  自1987年12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科研活动。多年来坚持本科生教学,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课,开设《汉代诗歌研究》、《诗经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等多门选修课。199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为研究生主讲的课程有《诗经楚辞研究》、《诸子散文研究》、《两汉诗赋研究》、《魏晋六朝文学研究》、《国学研究》、《史传文学研究》、《文学研究方法论》、《中国古代歌诗研究》等。 5] 5 KB;  
nXy>7H[0  
   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其教学成果《新型综合性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获1993年度青岛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应用型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教学内容的新建设》,1993年12月获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优秀教学成果奖。1998年主持承担的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高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其成果《高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2001年获得北京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S >yLqPp  
>R\lqLILb,  
  科研主要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中国古代诗歌、中国现代学术史,在先秦诗歌、特别是汉代诗歌研究方面有比较突出的成就,近年来的主攻方向是运用艺术生产的理论进行中国古代歌诗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 2003 年版曾有介绍。曾先后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山东省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出版过《两汉诗歌研究》、《汉代诗歌史论》、《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先秦君子风范》、《周汉诗歌综论》、《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三百到元曲的艺术生史》等学术专著,与人共同主编了《先秦大文学史》、《两汉大文学史》、《中国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等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英文版)、《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史》、《光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其成果出版或发表后,曾在《人民日报》、《文学遗产》、《中国图书评论》、《香港大公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文摘》、《中华诗词年鉴》、《中国文学年鉴》、《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文摘》等多家报刊、杂志、书籍上有过书评或介绍,在《新华文摘》上有全文转载和论点摘编,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 余篇。其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 3 等奖、教育部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2 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1 、 2 、 3 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1 等奖、 2 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 10 余项。目前正在承担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诗歌通史》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魏六朝乐府机构沿革与乐府诗关系研究》等。 |'d>JT:  
_oG&OJ@  
   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t](a:IX  
   一 著作类 >w+HHs/$wK  
   1 、《两汉诗歌研究》,专著,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3 年 5 月出版。 q1?&Ev^  
   2 、《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专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8 月出版。 T4)fO u3]  
   3 、《先秦大文学史》,副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1 月出版。 lf(`SYQnOY  
   4 、《燃起智慧的火种——中国古代教育》,著作,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5 年 1 月出版。 _ :Ag?2  
   5 、《汉代诗歌史论》,专著,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12 月出版。 w[tmCn+  
   6 、《 20 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赵敏俐、杨树增合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8 月出版。 vS\Nd1~?  
   7 、《两汉大文学史》,参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8 月出版。 f>`dF?^6  
   8 、《先秦君子风范》,专著,东方出版社 1999 年 6 月出版。 z2_6??tS/c  
   9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第一作者,华文出版社 2002 年 4 月。 eI45PMP  
   10 、《〈诗经〉与楚辞》(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第二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1 月。 a.N{-2ptH  
   11 、《周汉诗歌综论》,专著,学苑出版社, 2002 年 11 月。 zk-.u}RBFG  
   12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试验教材),第二主编,中华书局 2003 年 6 月出版。 6AG`&'"  
   13 、《中国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出版。 vM:cWat  
   14 、《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专著,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9 月出版。 2c6g>?  
  15 、《文学研究方法论讲义》,编著,研究生教材,学苑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出版。 Od f[*  
   &xRo^iV?  
   二 论文类 ) e5 @  
   1 、《〈毛诗序〉作者问题辨说》,《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1984 年第 1 期。 <-D/O$q  
   2 、《论〈诗经·郑风〉的产生及其评价问题》,《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1987 年第 3 期。 OC-gA}FZ-}  
   3 、《汉乐府〈陌上桑〉新探》,《江西社会科学》 1987 年第 3 期。 'AN>`\mR$  
   4 、《论汉帝国的统一强盛与汉诗创作的繁荣》,《东北师大学报》 1988 年第 6 期。 )W/;=K  
   5 、《论两汉社会生活变化与诗歌创作》,《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1989 年第 1 期。 UMAgA!s  
   6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考论》,《青岛大学学报》 1989 年第 1 期。 FEV Ep  
   7 、《论两汉诗歌语言形式的发展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青岛大学学报》 1990 年第 1 、 2 期。 X}+>!%W!}  
   8 、《论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从上古到中古的历史变更》,《辽宁大学学报》 1990 年第 3 期。 S$QG.K:<!  
   9 、《秋与中国文学的相思怀归母题》,《中国社会科学》 1990 年第 4 期,《中国社会科学》 ( 英文版 )1991 年第 4 期。 M#(+c_(r  
   10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再论》,《青岛大学学报》 1990 年第 3 、 4 期。 89r DyRJ;  
   11 、《关于东方文化的历史思考》,《青岛大学学报》 1991 年第 2 期。 `BlI@6th  
   12 、《论两汉诗人思想变革及其意义》,《东北师大学报》 1992 年第 1 期。 u\C lP#  
   13 、《关于文学史重构的理论思考》(第二作者),《吉林大学学报》 1992 年第 4 期。 uEX!xx?Q#  
   14 、《历史文化视域下的学术研究》,《中国图书评论》 1992 年第 3 期。 z`:lc F{V  
   15 、《“义”的道德伦理传统与中国叙事文学》,《青岛大学学报》 1992 年第 2 期。 `@nl  
   16 、《略论〈诗经〉与中国文化精神》,《东方论坛》 1993 年第 1 期。 oYukLr  
   17 、《论周代诗歌的创作特征》,《江西社会科学》 1993 年第 3 期。 c%MW\qx  
   18 、《论班固的〈咏史诗〉与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成熟问题》,《北方论丛》 1994 年第 1 期。 V4_=<W  
   19 、《论文人五言诗与汉代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战线》 1994 年第 4 期 PYGRsrcFd#  
   20 、《山崇拜、道教文化与游仙诗》,《东方丛刊》 1994 年第 3 期。 %}%Qc6.H  
   21 、《文学观念的更新与文学史的编写》,《漳州师院学报》 1994 年第 3 期。 yU9DSY\m{  
   22 、《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创作特征》,《文学遗产》 1995 年第 2 期。 tCdqh-   
   23 、《从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问题看五四学人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思考及其意义》,《展望论坛》 1995 年第 1 期。 Y'8?.a]'  
   24 、《十九世纪末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历史回顾》,《江海学刊》 1996 年第 1 期。 r,h%[JKM  
   25 、《四言诗与五言诗的句法结构与语言功能比较研究》,《中州学刊》 1996 年第 3 期。 97 }OL`y  
   26 、《论〈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东方论坛》 1996 年第 2 期 0N $v"uX@  
   27 、《 20 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导论》,《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1997 年第 1 期。 {GQ^fu;q  
   28 、《现代化过程中的学术演进——论 20 世纪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三次价值重估》。 ~^1{B\I  
   29 、《周代贵族的文化人格觉醒及其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增刊。 Fvbh\m ~  
   30 、《“五四”前后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更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年第 4 期。 ]@phF _  
   3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漫话分科过细给古典文学研究带来的弊端》,《文学前沿》 1999 年第一辑。 )v.=jup[  
   32 、《试谈出土文献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中州学刊》 2000 年第 2 期。 `Tv[DIVW  
   33 、《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方法论》,《文艺研究》 2000 年第 3 期。 R}!:'^  
   34 、《 20 世纪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文学前沿》第 2 辑, 2000 年 6 月。 #T'{ n1AI  
   35 、《论五四前后文学本质问题探讨的价值与意义》,《东北师大学报》 2000 年第 5 期。 =,6z4" )  
   36 、《古代诗歌与民族情感》,《光明日报》 2000 年 11 月 30 日,《文化周刊》 297 期第 2 版。 .oe X"6K  
   37 、《李白游历崂山考》,青岛市崂山文化研究会编《崂山文集》(一),地质出版社 2000 年 6 月出版;《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究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 }f6HYU  
   38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的再认识――兼评屈原否定论者对历史文献的误读》,《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1 期。 8ap%?  
   39 、《周代贵族的文化人格觉醒及其意义》,《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 2000 年 8 月出版。  2*^j  
   40 、《诗与先秦贵族的文化修养》,中国诗经学会编《诗经研究丛刊》第一辑,学苑出版社, 2001 年 7 月。 DK: o]~n  
   41 、《重论汉武帝“立乐府”的文学艺术史意义》,《社会科学战线》 2001 年第 5 期。 |xdsl,  
   42 、《 20 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文学遗产》, 2002 年第 1 期。 a6)BqlJ  
   43 、《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化》,《文艺报·文学周刊》, 2002 年 1 月 29 日。 huh6t !  
   44 、《深化先秦文学研究》,《光明日报》 2002 年 2 月 6 日。 H[U!%Z  
   45 、《汉代社会歌舞娱乐盛况及从艺人员构成情况的文献考察》,《中国诗歌研究》第 1 辑,中华书局 2002 年 6 月出版。 d,B:kE0Y  
   46 、《关于加强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文艺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hH.#5j  
   47 、《音乐对先秦两汉诗歌形式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 2002 年第 5 期。 %N>%!m  
   48 、《汉鼓吹铙十八曲研究》,《文史》, 2002 年第四辑。 -z)n?(pftm  
   49 、 A Study on the Nineteen Sacrificial Songs of the Han Dynasty( 《汉郊祀歌十九章研究》 ) , Hiroshima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the Humannities Vol.1 , 2002 。 T[UN@^DP(  
   50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如何体现中国文化传统――从〈中国历史文学史〉说开去》,《江汉论坛》 2002 年第 11 期。 Qp_isU  
   51 、《西汉贵族乐府考论》,中国古典文学献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信息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2003 年 3 月出版。 U`,6 * MS  
   52 、 The Highbrow Music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Han Dynasty and 《 The Boudoir Poetry of Peaceful Age 》(《汉初贵族乐府与〈安世房中歌研究〉》) , Hiroshima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the Humannities Vol.2 , 2003 。 ux vqMgR  
   53 、《关于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的理论思考》,《中国诗歌研究》, 2003 年第 2 辑。 5m&9"T.w  
   54 、《中国古代最早反映陇西风情的诗篇》,《文史知识》, 2003 年第 10 期。 YIQ 4t  
   55 、《略论诗经的乐歌性质及其认识价值》,《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1 期。 v$?+MNks  
   56 、《古代歌诗的艺术“生产”》,《人民政协报》, 2004 年 4 月 19 日。 }v}P .P  
   57 、《汉代歌诗艺术生产的基本特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4 期。 YNKHN2E8  
   58 、《 20 世纪〈诗经〉研究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 2005 年 2 月 28 日第 6 版。 &^}1O:8e  
   59 、《略论〈诗经〉乐歌的生产、消费与配乐问题》,《北方论丛》 2005 年第 1 期。 0zmE>/O+  
   60 、《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中国社会科学》, 2005 年第 2 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2005 年第 2 期,《新华文摘》 2005 年第 10 期。 .WA-&b_  
   61 、《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方式》,《江海学刊》 2005 年第 3 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5 年第 4 期。 5Ha9lM2gh  
   62 、《 20 世纪赋体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4 期 Y']\Jq{OS  
   63 、《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文学评论》 2005 年第 5 期。 +hg3I8q:  
   64 、《乐歌传统与〈诗经〉的文体特征》,《学术研究》 2005 年第 9 期。 \XCe22x]  
图片:people22_zhaoml002.jpg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论坛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