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4号下午,我从手机里翻开快递取件码,在校园自取柜拿到了我的博士录取通知书,那时,我刚从稻城亚丁旅游回来,兴奋不已。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码字来纪念曾经奋战过的那段岁月。此时此刻,我才意识到,成功的喜悦只是昙花一现的一瞬间,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在奋战考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挫折,那半年苦逼却又充实的日子才是我以后成长的宝贵财富。 2a._?(k_y W2r6jm! &;6|nl9; 下面,我回顾下我整个考博的心路历程,为有志于继续求学深造的朋友们提供参考。我想,当你读完后,你会对考博有个宏观的认识,从我身上你或多或少能学到一点经验,甚至少走一些弯路。 G+#| )V 1
为什么考博 L}e"nzTE6I 8!o{W=m^4 ^*cMry 为什么要考博?有人是留念校园生活;有人是为以后工作增添砝码;也有人是仍怀有学术梦……等等,不一而足。像我这样文科小硕,高不成低不就,毕业后没有多大优势和竞争力。如今学历贬值厉害,去个高校任教的敲门砖都要博士学历,这是最基本的现实。为了以后能进高校以及心中残留的学术梦还未完全破碎,2016年暑假,我按计划写完了毕业论文初稿,然后在学校的食堂和宿舍之间最近的一个考研自习室霸占了一个座位,准备奋力一搏,来一场咸鱼翻身。 -!C
Y,'3 0@sr
NuW C>w9
{h 于是2017年有两件很重要的事:一是毕业;二是考博。 rj2r# {[ 2
选学校和导师 ?RRSrr1 )AnlFO+V zJG x5JC 10月份左右,大部分学校的自主招生简章都会公布,一般跟往年差别不大。这时候,可以从学校位置、专业排名、导师知名度等多个维度来敲定备考学校,然后根据招生简章,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导师。 RS||KA])J s%L"
c
u/!mN2{Rd 选学校一定要注意备考学校初试和复试时间不能相互冲突,最好是按照学校和专业的实力情况选择三个以上学校,选一个实力相对不强的学校作为保底目标、一个实力较强的学校作为冲刺目标、一个实力一般的学校作为专攻目标。当然,如果你的时间和精力允许,可以多选择几个也没问题,只要考试时间不冲突。其实无论出身何处,都要敢于冲刺名校,并且多选几所学校,增加考上的机会。 YmO"EWb 4P O%
qO
:]u}xDv3 由于长时间没有学英语,我的英语水平已经退化到了中学水平,当年考研也因英语单科未达国家线而“二战”(勉强过线了)了一次被调剂到了一个“双非”学校,这次考博最担心的就是英语会托腿,由于意识到自己英语底子差,没敢选择报考985高校。(事后发现一些和我一起奋战的“双非”院校出身考上985名校的战友们比比皆是)
PNxVW r3c\;Ra7 z~}StCH( 很多学校的导师联系方式都不会公布的,这就要我们脸皮厚,不耻下问了,只要态度端正、诚恳,大多数人都是愿意帮这个忙的。选择学校和导师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考博一般要先联系好导师,导师会结合当年的招生指标(一般一个)和自己的研究方来筛选考生,一般导师会很官方的回答“欢迎报考”,如果你足够优秀,引起导师兴趣,他会和你深入沟通,那么恭喜你,只要你初试过了,一般被录取的概率就很大了。我既然下定决心考了,就准备了一份个人简历和读博计划(这个在联系导师和复试时候会派上用场)。把这两样东西发给博导后,基本上都会有回复。 |oBdryi Zeme`/aBb 8H3!; ] 我选了三个211学校,分别是:X校(保底)、K校(专攻)和H校(冲刺)。我通过我本校的上届师兄获得了K校本专业C博导的联系方式,这个导师学术搞得好,K校在首都,位置好,资源也很多,毕业后会有个好的发展平台。X校本专业被边缘化,因此只当作保底院校,我从一位老师那获得了X校的博导联系方式。最后说下H校,我本专业的创始人之一在该校,因此,竞争相当激烈,不容易考上,我只当做冲刺目标,没抱多大希望。至于H校,我没有同学在该校,电话咨询该校招生办和报考学院也不给博导的联系方式,因此,我只能在QQ里搜索H校的关键词,加了一大堆带有H校关键词的群,然后我就在群里询问某某学院某某博导的联系方式,某学院一个同学答应帮我问问,然后中间大概经过了五六个人的转达,才联系到我本专业所在学院的一位学妹,最后她又帮我联系到了该院一个博一师兄,最终我才要到我报考博导的联系方式。 ^O$[Y9~*
qa0JQ_?o]
0'q(XB`i= 我就这样通过“六度空间理论”来获得博导的联系方式。在这里我要感谢那些帮助我,至今我仍然叫不出你们名字的陌生人,谢谢你们! ?G>5 D`V 3
准备材料和报名 FQ9csUjpB 0>~6Z f1]AfH# 如果你英语足够好,科研成果足够多,又是名校出身,可以走申请考核这一条路。但像我这样“双非”出身的小硕,还是选择了踏踏实实参加学校自主命题考试。 @KW+?maW QN}3S0 n6%jhv9H 下面我来说说我报考的这三个学校的报名情况。 j6R{ t0asW5f G7_"^r%c9; 11月左右是网上报名时间(会持续一两个月),这时要准备很多材料,虽然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但是个人信息表、专家推荐信(两个)、学术成果(论文、项目、获奖)、政审表等是必不可少的。X校除了网上报名外,还要手写报名表(基本信息、学术成果、读博计划等),在现场确认时再审核材料及缴纳报名费用。K校是先网上报名缴费,复试时候才交材料,这就大大方便考生了(初试若没过,那些材料都省了)。H校是邮寄报名材料,审核通过了,再在网上缴费。(这三所学校都是自己独立的网站报名系统,我很奇怪,为什么不统一到研招网上报名)H校报名时候出现了乌龙,事先联系好的博导由于招收了自己的硕士生(硕博连读),我只好在报名当天另选了导师,很感谢这位博导在初试前几周还答应我报考。
]:E! i^C`Z 4
复习备考 W
&0@&U Y%CL@G60 [BZ(p 考博,很少有学校指定参考用书,而且出的考题都很“活”,一般考察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选好学校,联系好导师后,就可以着手复习了。考博我没花一分钱买资料,也没报辅导班,我觉得关键是要靠自己。我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专业课书、考博英语及真题(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很厚很厚)。 L"[w
a.< YAC zznN zy/tQGTr@ 考博只考三门课,英语和两门专业课。10月到12月是我第一轮复习时段,英语主要是背单词、学语法,以及对阅读、翻译和作文进行专项训练。专业课除了看主流教材外,还在网上找些资料,以做笔记的方式梳理知识点。1月到3月是我第二轮冲击时段,做英语真题、背作文模板和经典句子,熟记专业课的知识点、看相关论文、刷论述题。 ~g4rGz 0ZID
@^ <k-@R!K~JC 2017的年春节后,我就匆匆赶回到学校复习备考。考研自习室相对于其他学习场所而言,整个学习氛围很浓厚,大家都很玩命地学,自律性很强,彼此默契。 602eLV) eVCkPv*
|L_g/e1 A3 我每天和自习室的研友们一样过着单调而又重复的“三点一线”式生活。早晨起床后就匆匆洗漱完毕,去食堂吃早餐,然后来到自习室复习英语。考博英语的难度介于四级到六级之间,这次我不能再栽在英语上,重蹈当年考研“二战”的覆辙。因此,我每天把整个上午的时间都用来啃英语,从单词、语法开始复习,把一些经典句子和作文模板柔和起来背得滚瓜烂熟(效果很好,考试过程中写作文很轻松),把那几本厚厚的考博英语、考博历年真题看了一遍又一遍,做了一遍又一遍。中午去食堂吃完饭就赶紧回到自习室拿起专业课在走廊上背,大声背诵可以赶跑瞌睡虫,备战考博的那半年没睡过午觉。下午复习两门专业课的书籍以及消化网上下载的资料。晚上就做做题目、看看资料,对白天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回顾。睡觉前去操场跑步锻炼,我喜欢大汗淋漓后的感觉,爽! 6dS1\Y b1,T!xL
;DgX"Uzm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2017年3月,越临近考试时间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越发现好多知识点还没记住。
+} ! F(c &v9PT!R~ v$Y1+Ep9 那段时间是比较难熬的,还好在我最难熬的那几天,K校C博导给了我很多鼓励,使我又斗志昂扬。以往,我会每月一大玩每周一小玩,平时狂狂街看看电影什么的。但是自从备战考博以来,出去玩的心思也没了,即使偶尔放松出去耍一下,心里还惦记着复习的事。学习就是这样的,一刻都不能松懈。它就像茶壶里的水一样,要不停地给它温着,否则就会凉了,凉了再加热,就会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g2 {?EP iB`WXU
L^al1T 有时候我看书累了,就发发呆、听听歌、去操场散散步,我会默默地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我也是在这段时间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战友,获得了很多友谊。有空的时候就打开“小木虫”APP,跟帖探讨下学术热点,顺便再翻一翻有什么新的吐槽;刷刷“考博”公众号,感受下别人的备考经验;进入考博QQ群117926115,喊喊口号相互鼓励……那段时光,很充实,很快乐! .McoW7|Y %
qjyk=z+Z
E=_B@VJknW 考博会面临着精神上的苦闷,各种诱惑会降低你继续不忘初心的积极性,要坐得住冷板凳,有一颗坚忍的心,强大的抗压心脏。在坚持到最后还要再坚持一下,如果实在太累了,就休息一下。朝阳很绚烂,晚霞也很美丽。 >->xhlL* 5
初试和复试 *sIG& g d}TTe
%K7EF_% 时光飞快,转眼间到了3月考试月了。3月中旬,X校先考,我约了在QQ群里认识的一位战友,一起去了X校。由于是第一次考,当时比较紧张,一脸茫然。 }Ka.bZS `~+a=Q
QGz3id6 第一天上午考英语,除了翻译难度太大外,单选、阅读和作文都很顺利做完。第一天下午考专业课一、第二天上午考专业课二,两门专业课的题目都很“活”,基本上不在复习的范围内,完全靠自己临场发挥了。三个小时内写出三四篇小论文确实很棘手,我只能飞快地、潦草地写满试卷的空白。(字迹工整很重要)X校是初试和面试在一起进行的,第二天下午直接面试。面试首先是自我介绍,这个只要事先背下稿即可,主要是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未来打算。然后是一道英语口语问答,由于我抽签抽到了中间入场,因此我从前面面试完的战友口中大概了解到了口语的问题,然后百度下,组织下自己的语言,也顺利回答了。(专家主要是听你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家的英语口语问题都一样)最后是从抽的两个专业题目中选择一题回答,由于我抽到的是常识性问题,一开始没组织好语言也没发挥好,中途专家还提示了下,最终勉强回答上了。 F']%q 0 'SD|ObBY
*DI:MBJY 总之,从教室出来就感觉复试好像搞砸了。(当然结果并没那么糟)后来想一想,反正就当练练手,也没多大关系。
JHh9> .1 H-
qP>: RJsG]` 回到学校后,准备去K校参加初试,X校考完的第二周就是K校考试时间。我和一同考K校的两位战友提前两天到达,我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很疲劳。我们在K校周边的一家青旅住下。K校周边高校林立,我在这家青旅结识了很多考研的学霸高手,他们大多是备战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我们一起复习、探讨,快哉!由于我经历过了X校的考试流程,在备战复习中是以K校指定的专业参考书复习(K校是仅有的指定参考书的几所学校之一),因此我参加K校考试没太大压力,轻松地上了战场。K校英语难度不大,但专业课不好作答,出题比较偏,考完感觉没底气了。当晚,联系了K校C博导,和他畅谈了三个小时,彼此都有好感,只要初试过了问题不大。第二天约上战友们去玩了一天,又跟着我上一届的师兄逛了逛几所名校校园。几天后,我收起行囊返回自己学校。 H6CGc0NS+ %b%<g%@i |e;z"-3 回到学校后,我分析了K校的初试情况,今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同一个专业都设置了好几个考场,一个导师只有一个名额,也就是二十来个人争一个名额,僧多粥少,考霸太多,我凶多吉少,事后也验证了我的顾虑。我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我在网上看了看,发现有个A校4月中旬才考试,正好紧随着H校的考试时间,我可以再报一所,多报一个学校就多一个考上的机会。于是准备了A校所需要的材料(实际上是把先前报考其他学校的材料复印了一份),然后通过“六度空间理论”获得了A校G博导的联系方式,网上报名很顺利地完成。 ABe^]HlH AXv;r< F t8h= 休整了两周后,就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去H校参加初试。当我到了预定好的一家青旅安顿下来后,遇到了一个妹子,我们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遇见,报考的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学院的同一个专业,这实在是很有缘分,幸好不是选同一个导师,否则就要展开残酷的PK了。(导师一年只能带一个)感谢青旅老板为我们提供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供我们复习,随后,我的一个同班同学也过来和我们一起备考H校。那几天,我们在大厅里侃天侃地,颇有书生意气!(以后就很少能够那样痛快地侃大山了)。 iX
S-EB/ I4X+'fW,
iK:qPrk- 考试前一天,我从QQ群里找来了往年的英语真题,从师兄那里要来了往年专业课的真题。显然,一天时间根本做不完,经过前两所学校的考试后,我对这样的考试已经麻木了,没有有动力和心情去做题,我只能看看题型熟悉下而已,然后把先前的专业课笔记再看看。说句心里话,H校我没报多大希望,因为报考的人数很多,不乏一些名校出身的,竞争相当激烈,而我一个“双非”院校(我第一学历是专科,我在面试的三所学校中,就有两所学校问了我学历情况)的小硕毫无竞争力。记得考试那天下了一场大暴雨,我反而比较淡定地从容答题。专业课的出题也不是很偏,复习的知识点也用上了(认真备考的K学校没考到,没怎么准备的H学校反而考到了,呵呵)。考完了,我们去吃吃美食、玩玩美景,潇洒了几天。 yr
9)ga% X%1.mTU~K Y{|~A
然后,背起背包和另一位未曾谋面的战友相约去了A校。H校和A校两座城市没有直达车,于是我辗转了两趟火车才到达A校,中间搭乘的汽车和公交车就不说了,反正到了A校已经精疲力竭。A校是初试和复试在一起进行,按照流程交完了一些材料后,就按部就班地参加了初试和面试。A校面试一结束,出了会议室门口的那一刹那,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我奋战了半年的考博之路终于告一段落了。(K校和H校虽然还没面试,但是面试的内容就是回答几个问题而已,不会像初试那么压抑人了) QOy&!6 qg:I+"u
#5:A?aj 当晚我去A校所在的城市狂了狂,心情无比轻松和愉悦。世界就是这么小,在A校考场上,坐在我座位前面的一位战友竟然和我一样也是刚从H校转战而来,和我考的是同一个专业。 )MW}!U9G (tLQX~Ur B5r_+?=2e A校考完的第二天,我就启程返回自己学校了,在等待各个学校结果的同时,也在着手准备毕业事宜。X校成绩先出来,总体成绩还算满意,英语60多分(学校线50分),我英语基础那么差,这个分数也是给我这半年来努力付出的最好慰藉了。总体成绩排名靠前,但是 X校本专业今年只招2名应届生,我以一分之差落选了,当然,这个结果我已经很满意了。其实我的宝压在K校身上,虽然我的初试成绩过了K校学校线,但总分不高并不占优势,无缘学院的面试,心中很是愧疚,觉得令K校C博导失望了。然而,伤心了一周后,H校传来好消息,我通过了校合格线和院面试资格。我把好消息告诉H校C博导,C博导鼓励我好好准备复试,我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冲刺H校,没想到最后给了我了一个惊喜。于是我联系那位博一师兄,向他取经面试经验,师兄在电话里噼里啪啦地说了半天,我受益匪浅,基本上把流程摸清楚了。然后我下载了该校本专业所有博导的论文,把自己科研成果和计划书等材料装订成册,按照复试博导的人数精装了五六本,我的科研成果是我的强项。(在A校面试时候,我科研成果一项得了满分100,直接秒杀了其他人) 8]MzOGB8 z'D{:q 8+cpNX 几周后,我再次踏上了前往H校的火车。恰巧的是,我在初试遇到的那个妹子也顺利进入了面试,我们如约来到先前住的青旅。面试前一天很煎熬,夜不能寐,当时心情很复杂,我离成功只差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面试当天,我们早早来到本专业的学院报到,然后按专业分好面试会议室,等待博导们来“拷问”和“筛选”,淘汰率很大,大家都胆战心惊,谁都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我第一个进去,还好没有考英语口语,我把一堆材料(计划书、论文、项目、获奖等)递给博导们后,就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回答抽签到的一个问题,后面就像聊天一样比较轻松。面试结束后就等啊等,还是忍不住给C博导发个邮件试探下情况,没想到秒回我邮件,加了微信,被约去他办公室谈话。从C博导办公室出来,我就知道我应该有戏了,但是结果没公布之前我也不敢太确定,担心万一有变数。 $D\l%y/C i[^lJ)[>N 6等待结果
K2K6 f
\r4[gU@ >MY.Fr#.m 到此为止,四所学校的考试都全部结束了。H校面试后的第二天,我们把上次初试时候没去过的景点玩了一遍,放空一下自己,抛弃了备战考博以来的所有压力和疲劳。几天后,离开了H校,返回自己学校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当然,等待最终结果的过程是很焦急的,还好毕业事宜杂而乱,一忙起来就转移了注意力,无心再念叨着那事。一晃半个月,有一天收到一个好消息,我被A校拟录取了,但我比较下A校和H校后只好婉拒A校。一周后,H校的拟录取名单也终于张榜公布了,很幸运,我入榜了。“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在此,感谢C博导的收留和不弃。 =i>F^7)U1 "?&bh@P& m`q>_* 漫漫考博路,我奋斗过、彷徨过,也开心过、失落过……在考博的征途中,我克服了困难、磨练了意志,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从西到东、闯南走北,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战友,在思想的交融和碰撞中开拓了我的眼界;我也欣赏了很多地方的美景、品尝了很多地方的美食……如今,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个过程充满了无限能量,值得我细细赏味。感谢时光赐予我的一切,感恩与我生命交集的每一个人,更感激带给我羁绊的每一件事,让我更加洒脱和坚强! Y4!q 1]T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