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02—07年考博专业基础与专业课试题 AZ.QQ*GZ#y
P%R!\i
DN%}OcpZ
zY/O
h9`=v
南京大学2002年考博试题: |uy@v6
/Xi21W/
文学史: EMnz;/dMt
x<I[?GT=
1、《诗经》从经学到文学的转变进境。 k[ *9b:~
3w^W6hN)
2、清初的詞坛的流派及流变。 h1S)B|~8
GP+=b:C{E
3、文学史上往往有一种现象,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在开始往往不被人注意,随着时间后来逐渐成为经典,试以一个例子来分析。 e
( ]]
"6C
a{n1hk
4、姚鼐《古文辞类纂》关于辞赋的一段论述从中说明了好几个问题,让你选三个观点来分析。 2Pb+/1*ix
}"+"nf5h
5、闻一多,陈寅恪,王国维等大师的文学研究方法。 ObM/~{rKx
)ThNy:4
学术史: (-yif&
4Pr^>m
1、《汉书艺文志》中诸子略,提到哪几家请选其中一家来评述其思想。 q25p3
@(L}:]{@
2、《文苑传》的首立及意义。 G-i2#S
IZrcn
3、《五经正义》在唐初的确立。 ;G`]`=s#Lq
<e#v9=}DI
4、章学诚关于后世文体在战国皆备的一段论述,让你分析。 )xf(4
ajkV"~w',|
5、二十世纪新材料的发现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Ak
3^en
N5)H(<}
gGE{r}$
0#GnmH
南京大学2003年考博试题: +o3n%( ^~
H.M:
cD:
中国文学史: \4qF3
#
\>4
>sCC
1、试述诗骚传统在唐诗中的发展; #&uajo
XR8`,qH>
2、魏晋抒情小赋的艺术特征; ]u<
U[l-w
y}FG5'5$13
3、你是如何理解苏轼的以诗为词; \_u{ EB'b
2.JrLBhN
4、《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中对科举制看法的不同; iLQO
.'{U
f
N{wP,jI
5、写一首诗的古典与今典。 _[8JSw7
E_30)"]
中国学术史: Dd0yQgCu
i:N-Q)<Q*)
1、《隋书"经籍志》在学术史上的意义; 3\{acm
`r&Ui%fk;0
2、试谈一谈一二种唐宋笔记; lpd~U 2&
08@4u
L
3、近二十年来,地下出土的文献; Y
rf?|,
.FYRi_Zd
4、王国维的开拓性研究; )y!gApNs"
~K)FuL[*
5、宋学的流派及其特点。 'M?pg$ta_V
kyJKai
9JMf
T]
2fayQY
xD
南京大学2004年考博试题 / E!6]b/
#mM9^LJ
中国文学史(唐宋文学方向) rWJRoGk/
Ir` l*:j$
1、试述诗骚传统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V LeYO5'L
mWoN\Rwj
2、试以《史记》或《汉书》中的传记为例,述其中人物描写的特点和成就; iN Lt4F[i
Rc@lGq9
3、举例论述小李杜咏史诗的异同; blG?("0!
4
q % Gc
4、举例分析苏辛婉约词的特点并与其它婉约词的区别; z{NK(oW
-)"\?+T
5、《莺莺传》与《西厢记》在情节和思想倾向上的变化。 : @gW3'
8;UkZN"hy5
6、《儒林外史》是知识分子的“笑史”还是“痛史”,为什么? 8BY`~TZO$q
djdSD
中国学术史(共用卷) m,4'@jg0
C3<_0eI
1、《春秋》学在史学上的意义;
j)mS3#cH
~2NTXp
2、魏晋南北朝的名教与自然之辩的内容及影响; Py9:(fdS
2C_I3S~U
3、唐代的佛道论衡; MqWM!v-M
>G0ihhVt
4、北宋科举对学术的影响; =*?XZA)c
naY#`xig
5、古籍辨伪对学术史研究的影响。 -zH-9N*c
qm=9!jqC;
6、学案体的体制特征用影响 rG B*a8
b Sg]FB aW
'
b,zE[Q
h5; +5B}D
南京大學2005年考博試題(文學史和學術史,每門五題選做四題) 5) 4?i p
0w$1Yx~C
1. 結合你對詩經的理解談談孔子詩論 @^Kw\s
,v*\2oG3^
2. 宋明理學的發展流變 (>om.FM
Z3 na .>Z
3. 前人對<九歌>有多种理解,請略述之你的理解是什么 aXD|XE%
P9# }aw+
4. <姜齋詩話>“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舉例談談你的理解 Wc/B_F?2
; JHf0
5. 梁啟超“新史學”評述 tH4+S?PI
V#-8[G6Ra
6.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述 lHgmljn5u
wIQt
f|ZI>
7. 談談一二位近代國學大師的研究方法 v$|cF'yyF=
sTYA
8. 清代是小說創作的頂峰舉例說明 u,Cf4H*xS
/3 ;t
&]
9. 宋代詩經學評述 (DKQHL;
!*-|s}e
10. 記不清了 NFb<fD[C
5SHZRF(. 2
.u9,w
p w`YMk
南京大學2006年考博試題(文學史和學術史,每門五題選做四題) y$HV;%G{26
\w@ "`
!%
1. <論六家要旨>与<漢書藝文志>的學術取向 DqBiBH[%h
V0F&a~Q
2. 章學誠在史學史上的地位 iXuSFman
Fpy-?U
3. 蘇軾詞學思想的影響 q{+Pf/M5
QpMi+q
Y
4. 古今經學之爭對詩經學的影響 T
[2l32
B["C~aF
5. 佛學對文學的影響 .OSFLY#[?
7F w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