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A3/k@S-R2 张红光,男,汉族,山东省乳山市人,中共党员,1970年2月出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指导教师、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生指导教师。
M8(t'jN 1988年起,在北京理工大学接受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并于1998年9月在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获得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_q-*7hCQ` 2000年11月至今在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1年7月任职副教授,2007年12月任职教授,2012年7月获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其中,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在韩国机械研究院作访问学者。
L4nYXW0y 担任北京市内燃机学会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委员、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k3FRes3 2009年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3),2008年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3),2010年获得北京工业大学教学优秀奖,2012年被评为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师。
fNFY$:4X
X'iWJ8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 &tj!*k' (1)内燃机余热利用技术; DB,J3bm (2)内燃机燃烧试验与测试技术; 'D1xh~ (3)汽车代用燃料与电控技术; >4CbwwMA (4)能源规划与管理。 oUlVI*~ND
I; rGD^ 三、主要在研课题
F:S}w (1)高效、节能、低碳内燃机余热能梯级利用基础研究-内燃机余热能转化热力单元和材料性能强化设计和集成优化(课题2,编号:2011CB707202),主要参与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
=T7.~W (2)单螺杆有机朗肯循环车用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技术研发(编号:2009AA05Z206),负责人,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专题课题。
^iV)MTT 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课题1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973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另外,负责和参与多项横向科研课题。
m)v&v6
4j^
@wV' 四、科研成果
cw
<l{A 已经发表科研期刊论文71篇(其中,SCI检索或SCI检索源刊论文8篇、EI检索或EI检索源刊论文25篇),科研会议论文60篇(其中,EI检索23篇),教育教学研究期刊论文14篇。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实用新型授权,登记34项软件著作权。培养硕士研究生16人(其中,5人获得北京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
dSHDWu&
2D5StCF$O 五、联系方式
K{+2G&i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
4 #Jg9o 邮政编码:100124
G' 1'/ 联系电话:13911817318, 010-67392469
UJ2U1H54h 电子邮件:zhanghongguang@bjut.edu.cn, zhg5912@263.net ,PDQz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