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小学渣
编辑:freekaobo
KYe@2 6
R1A|g=kF
<<#j?% 一 个人情况 @ ={Hx$zL
[22>)1<(
本硕在同一所东部地区211大学,同一专业,文科管理类专业,我们学校这个专业不咋样,但学校还可以。文章发了很多篇,也发过英文文章,都是独作。目前通过申请-审核考试录取为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下面是我自己的考博心得和一些经历的分享。 VH*4fcT'D
^)wTCkH&y
PRTn~!Z0
'+8`3['
二 选择目标 M9*#8>
mT:Z!sS
目标分三个,学校、专业、导师。这三个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重点,这都没关系,选择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即可。当然最好的情况是三者能够统一,即学校、专业和导师都是自己心仪的。就我来看,基本上都到博士阶段了,学校一般都选985,而且我们这个专业开设博士点的学校不多,就那么几所,基本都是985。这个平台很重要,因为毕业后比如应聘某个高校,好一点的都会要求至少985博士毕业生,硬性条件上不管你导师是不是大牛。所以学校只要达到层次基本就可以了。然后就是柔性条件,即导师。 [9c|!w^F
coG_bX?e
选导师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导师的选择因素又有三项:导师人品、导师学术地位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其中最重要的是导师的人品,而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是导师的人品。就本人来看,在文科领域出现“奇葩”导师的比较少,经常爆出来学生被导师逼的自杀等情况的多数为理工医类。这里并不是歧视或偏见,而是由于研究方式的差异造成的。因为文科导师对学生的决定权和控制力要小于理工医,所以没有绝对的权力,也就不会产生绝对的“暴政”。如何了解导师人品呢?这种事没办法,只能通过周围人的评价。比如自己硕士老师有认识的可以问问,或者博导的学生有接触的也可以问问。在这点上,不要求导师人品有多么高尚,只要避免“踩雷”就可以了。导师学术地位关系到自己毕业后的学术地位,所以也很重要。这点没办法,我国的师生连带关系还是很强的。研究兴趣我倒觉得并不是非常关键,因为首先你也没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到底是什么,而且人的兴趣是会发生变化的。同时,跟导师的研究方向完全一样也未必是好事,因为这样很难有出头之日。如果导师人品好比较开明,完全可以包容你自己研究自己的方向,导师提供大方向的指导和支持即可。这也是很好的。
lxVA:tz0
m@A?'gD
选专业真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如果你不是跨的太远的话,专业倒真还不太重要,毕竟每一个导师都代表着一个不同的专业,夸张一点说的话。 cUB+fH<B2
-9f
+O^x
我自己的情况是这样的,由于我报考的博导和我本硕所在的学校联系紧密,有很多交流,因此很多老师都认识。我也本科就与其认识了,一直也保持着交流。这可以算本人得天独厚的优势了。我与其许多学生也认识,因此对导师的整体情况也是比较了解的。导师是本专业的大牛人物,知名度也很高。南京大学又是江苏省最好的高校了,由于我今后打算在江苏工作,所以导师和学校就很早确定了。 ZjB]pG+
}4dbS ;C<
qG&}lg?g{
j
o +-
三 联系导师 &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