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基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龙泉驿区建立起“上下联动”破解基础配套难题、“同层共振”破解民生保障难题、“引智进村”破解发展难题为主要内容的“三层协调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走好走实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a>05Yxw
?cZ#0U
“上下联动” b}
f#[* Z
低保户买不起化肥 政府免费送上门 %(P\"hE'
去年7月3日下午,黄土镇大会议室,洪安村党支部书记邹发林从该镇党委负责人手中接过“密切联系群众‘四方联服’网格工程联心卡”后郑重承诺:“我一定认真按照网格工程的要求,充分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宣传到群众中,同时及时把群众需求上达到党委政府。”由此,拉开了龙泉驿区探索完善党的群众工作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四方联服”网格工程,分层建立起“1+10”网格化实名制的联系服务关系,并健全配套推进制度,促进高效有序运行。 $i|c6&
]-rhc.Gk@1
付伦明是龙泉驿区同安街道的低保户,妻子和女儿均患精神疾病,家里只有他一个劳动力,靠种植水果维持生活,家庭十分困难。眼看就是葡萄的施肥期了,但付伦明手中拮据,正为购买化肥发愁。 O BCH%\;g
x5X;^.1Fr
“四方联服”网格服务搜集到了这一信息,今年8月28日,龙泉驿区残联工作人员在同安街道计生办的陪同下,冒雨将一袋袋化肥送到了付伦明手中。“错过了施肥,葡萄肯定减产,我急得不得了。政府送来了我们急需的化肥,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真是及时雨啊!” 付伦明高兴地说。
Y
,
T?DX|?2X
当区残联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付伦明,“免费发放化肥”只是第一步,他们还将聘请技术人员为其送技术、在水果税收政策上给予困难户免税优惠时,付伦明更激动了。 fQ[&
^S$
目前,龙泉驿区已破解修渠修路、饮水下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等基础配套难题377个。 kPuI'EPK
~xp(k
“同层共振” tM%
f#O
社区无卫生服务站 “坝坝会”来解决 K1_]ne)
8月28日,记者在大面街道龙安社区卫生服务站,遇到了正在做脚部康复理疗的居民龙永利。说起现在能享受的医疗服务,今年61岁的他脸上满是幸福。“以前我们当地没有卫生所,生了病,龙华二期和周边社区的上万居民,都得坐车到区上去(治疗)。”龙永利说,“我们通过坝坝会,把情况进行了反映。现在,卫生服务站建起来了,医疗设备、药物都很完善,我们也再不用跑远路了!你看,我步行到这里,只需要几分钟!” #A:+|{H"
大面街道蒲草村15组的江定兴,也对坝坝会深有感情。今年初春,村里提水站部分设备老旧需要更换,而新的设备迟迟没有到来,这会影响好几个组的农田灌溉。在2月的一场坝坝会上,他提出了这个问题,村里非常重视,立即安排落实,借来了3台柴油发电机,满足了村民们的灌溉需求。 nt5x[xa
洪河村12组的阮思勇,也说起了坝坝会带来的变化:“以前,我们村那段泥路太难走了,下雨的时候,我们基本上都不出门。开了坝坝会后,今年7月水泥路修好,我们3个组近700名村民,再也不用担心雨季出门踩泥水了!” US.7:S-r"
“同层共振”破解民生保障难题,充分利用坝坝会等,让搜集问题、解决问题更有效率,建立起服务群众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JR6-A1>
目前,已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菜市场、公园绿地、健身广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等民生诉求4265件、化解矛盾纠纷828起,扎实解决就业安居类根本性实事82件、教科文卫类改善性实事58件、扶贫济困和环境治理类提升性实事61件。 |_}
LMkU)
`Z'h[-2`
“引智进村” fYt
y7
村里这位“博士官” 传授好多“实用经” AB:JXMyK
名牌大学、吃香的专业、博士文凭、正值壮年,这样的人才在很多人看来,应该进国家重要机关部门,或者进大公司挣大钱。不过,2011年从西南财大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才30岁的曾祥旭,却来到了龙泉驿区同安街道阳光村,当起了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当地首位博士“村官”。 /uNgftj
村民们说,这“博士官”和普通的官,还真是不一样。比如,同安街道成立了新市民教育学校,曾祥旭给大家讲的课,不仅能把事情说清讲透,还能寻找到很多好的经验和方法,村民们很愿意听。在推进农民向新市民转变的帮扶队工作的8个月期间,曾祥旭利用已有的平台和资源,筹集到100万元资金。公推直选时,曾祥旭承诺任期内硬化10.7公里长的组道,估算投入至少需要300多万元,但曾祥旭研究相关涉农政策后,发现“对于以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的公益事业项目”有财政奖补,以此缓解了资金压力。 T,
z80m}
“引智进村”破解发展增收难题,深入实施组团帮扶、“双报道”和“挂、包、帮”活动,党员分片包干联系到村,采取基层蹲点、入户走访、实地察看、民情恳谈、院坝交流、基层夜话等方式,征集社情民意5000余条,全区822个党组织共27883名党员干部分别联系3至5户家庭,面对面解决群众遇到的增收难题2000余个。 D,c53B6M
具有博士学历的高级人才,充实到基层一线开展驻村服务;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高校的知识分子,相继组织科技专家团队260余次进农村、进院落、进田间,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以点带面培育出清音溪石蛙养殖、万兴绿壳蛋鸡、黄土芳好牌草莓、长松村水蜜桃等农业产业化基地112个。不仅改善了村社干部队伍结构,更推动了农村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9_4bw9A
截至目前,30余名“一村一大”通过主动领办、创办现代农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和服务公司20余家,吸纳30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业,带动村民人均实现年增收5000余元。 JO&~mio
Twi7g3}/jB
采访手记 f6*6 *=
最有价值的事: .^F(&c*['
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J}{a&3@Hm
“时代给予我们梦的舞台,我们就应该用最好的状态、最好的心态、最好的成果来回报时代的使命、祖国的期望。” 到阳光村当支书,博士村官曾祥旭不以为苦,反而满怀豪情。在他看来,能够用自己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改变农村的贫困落后,是一件最有价值的事。 K.R4.{mo
曾祥旭的同学里,从教的有人评上了副教授,从商的有人拿到了百万年薪,而他成天走的是泥巴地,心里牵挂的是村民家的农作物,脑子里计算的是修村道需要筹集多少资金……村官的收入全部加完没3000元,就连他远在湖南农村的父母,都不理解他的选择:“要当农民,留在老家就是,还念那么多书,跑那么远干啥?”但是,曾祥旭只是平静地说,他想趁年轻,到一线做点事情,而且,“要让大多数村民满意,尤其是帮助一些人转变命运,要比完成博士论文难多了”。 O^L#(8bC
很多像曾祥旭一样满怀抱负与热情的大学生,抱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干出一番事业、成就自己理想的信念,沉下身子,深入群众,体村情,会民意,用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来改变农村;还有不少基层党员干部,不墨守陈规,想方设法创新出彩,用一腔真情惠民、富民、为民解忧……也许,他们每天接触到的人、需要做的事并不轰轰烈烈,但他们把理想融进现实,敢于在农村的广阔田野上展翅飞翔,用自己的翅膀给群众带去温暖,带去希望,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种平凡的力量更让我们感动! e
r%D`V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