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93552
精华:
0
发帖: 9
流量: 1 M
威望: 20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7-12-07
最后登录: 2017-12-13
|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二)》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二)》考试大纲 AFED YRX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4iW2hV@m 1.1 热力学概论 s&</zU'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P s
;:g0 1.3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Pme?`YO$x 1.4 焓 :g";p.
~= 1.5 热容 rOT8!" 1.6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p6)UR~9Rs 1.7 Carnot 循环 l?[DO?m+R 1.8 Joule-Thomson 效应 cpV i9] 1.9 热化学 .YRSd 1.10 Hess 定律 Qrh9JFqdG6 1.11 几种热效应 i\G3
u# 1.12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T-TH.
R 1.13 绝热反应 HV(Kz 1.14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说明 %*nZ,r p'*UM%@SIY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b&1@rE- 2.1 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 x7?{*w&r 2.2 热力学第二定律 Xk$lQMwZ 2.3 Carnot 定律 tDo0Q/` 2.4 熵的概念. 1F|+4 2.5 克劳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2 OTpGl 2.6 熵的计算 hj4Rr(T 2.7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 51vK> 2.8 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FcA0 \`0M 2.9 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6_Kz}PQ 2.10 ΔG 的计算 F@BNSs N= 2.11 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6D],275`J 2.12 热力学第零定律和第三定律 hd\#Vh(H @4i DN 第三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XHr{\/4V 3.1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ect?9S[!y 3.2 偏摩尔量 'SmdU1]4BD 3.3 化学势 =%L^!//c 3.4 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 9M<? *8) 3.5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
kBzzi^cl 3.6 稀溶液中各组份的化学势 L2qF@!Yy= 3.7 稀溶液的依数性 Ij+zR>P8=\ 3.8 活度与活度因子 bA)Xjq)Rr 3.9 分配定律 -n9e-0 第四章 相平衡 <da! #12L 4.1 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0\+Qi?& 4.2 相律 4Qv|Z+$i 4.3 单组份系统的相平衡 ^6*? a9jO> 4.4 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 1pV"
<,t 4.5 三组份系统的基本相图 "a: ; (]1%s?ud* 第五章 化学平衡 ,w6?}
N 5.1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a5'QL(IX 5.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n><A+D 5.3 平衡常数的表示式 !rWib`% 5.4 复相化学平衡 U2aE:$oeYi 5.5 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8X%;29tow 5.6 标准生成自由能 SBEJ@&iB~ 5.7 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pQp}HD!- aQ)9<LsI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C#}g 6.1 电化学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eI38>v 6.2 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 B0Z@ Cf 6.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V><P` 6.4 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 $d"6y 6.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sLTf).xh Kz%wMyZ:g 第七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y>G{GQ 7.1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L+,{*Uj[; 7.2 电动势的测定 "-hgeQX 7.3 可逆电池书写方法 u4S3NLG) 7.4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hE=cgO`QU 7.5 电动势产生机理 V=YK3){>A 7.6 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9*[Xbi 7.7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dWp4|r HP7Ec 第八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 q)P<lKi 8.1 分解电压 l"cYW9 8.2 极化作用 iw#luHcJ 8.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BXq8Erh 8.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3Mdg&~85 8.5 化学电源 {_
# )X@(>b{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N}xKw | 9.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5Zq- |"| 9.2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p@!"x({@l 9.3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4TLh'?Xu9 9.4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a#kZY7s 9.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z~;\ T 9.6 活化能 xUG|@xIwc 9.7 链反应 onjTuZ^h 9.8 碰撞理论 HkQ2G}< 9.9 单分子反应理论 QZDGk4GG 9.10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5Wn6a
$^
9.11 光化学反应 ln3.TR* 9.12 催化反应动力学 >CYg\vas! V,>#!zUv 第十章 表面物理化学 VB[R!S= 10.1 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 FIv15w 10.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8x+K4B"oe 10.3 溶液表面吸附 MM^tk{2?. 10.4 液体的铺展和湿润 /A_
IS ` 10.5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LeFy\zW 10.6 固体表面的吸附 .fZv H
10.7 吸附等温线 6jKM,%l 10.8 气- 固相表面催化反应 1pcSfN :"1 $
i =-A 第十一章 胶体分散体系与大分子溶液
f(9w FT 11.1 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 ka]n+"~==\ 11.2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l ='lV] 11.3 溶胶的动力性质 U:`rNHl 11.4 溶胶的光学性质 _Jx?m 11.5 溶胶电学性质 $bMeL7CN 11.6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oE5+ 11.7 乳状液 ?p$WqVN} 11.8 凝胶 a
8dR. 11.9 大分子溶液 GifD>c |z LxMOs Nv 第十二章 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应用 :s8,i$Ex <nIU]}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