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Ra_[1
9p
;)s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现有3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单位代码10459。 FsrGI
(x?
2023年我校全面实行“申请-考核”招生方式。“申请-考核制”是指由考生按照学校及招生单位规定的申请条件提出书面申请并递交证明材料,经材料初审小组、导师对考生材料进行审查、筛选,招生单位组织专家组进行学业水平、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创新潜质等方面综合考核,择优录取。 Og8:
一、培养目标 b[<Q_7~2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ZU%7m_ zO
二、学制及学费 K*Tj;
学制为4年,直博生为5年,年度招生一次。学费10000元/年。 ] -O/{FIv
三、招生规模 1n7tmRl
我校2023年计划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600余名(含各类专项计划,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5名),实际招生计划以国家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为准。 qp>V\h\
四、报考条件 ]HoQ6R\E b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cK`RM `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A5,$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 31b9pi}nf
4.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0*?~I;.2m$
5.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符合我校招生单位“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申请条件要求的,可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_,?SXM
(1)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要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的领域工作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1-C 2Y`
(2)修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 lxTW1kr
(3)在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发表过二篇以上的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 ,]e!OZ[$m
(4)达到招生院系对同等学力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 M%H
<F3
6.国外留学人员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并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书。 JCNZtWF
7.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AgevyVG
8.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及军队招生单位招收军人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fLuys`*:
9.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持《报考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到生源所在省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等相关处室进行报考资格确认,经审核同意,并将加盖公章的《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原件一份通过EMS寄送至郑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综合管理中心637房间,邮政编码:450001,电话:0371-67739068)。 )cc:Z7p
10.在达到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须满足各招生单位“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中规定的申请条件。拟报考单位要求的其他条件见各单位2023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hTe53d<S?
(二)硕博连读 4}B9y3W:v
除满足上述第1、2、3、7条规定外,考生应是已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良,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本校在学学术学位硕士生。具体选拔条件按照学校相关办法执行。 :Mr _/t2(
(三)直博生 pv%UsbY
2023年学校设立了直博生专项计划,在我校理、工、医科多个学术学位博士招生学科接收具有推免资格的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各招生单位遴选了包含院士、长江学者等知名学者在内的博生生导师招收直博生,选拔要求及条件按照学校相关办法执行。 oGpyuB@A/
五、申请及报名 -~Kw~RX<(
(一)申请材料提交 !K;\{/8
所有报名考生均需在网络报名前按照要求向报考院系提交申请材料,提交时间、方式等要求详见报考院系实施细则。各单位电子邮箱地址及联系方式见附件1。 xcfEL_'o
申请材料一般应包括: "`Q~rjc$2
(1)《郑州大学“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登记表》(模板见附件2); 3 A2X1V"
(2)专家推荐书(模板见附件3); YUdCrb9F
(3)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或证明书; -AcLh0pc
(4)硕士阶段的成绩单; Y9fktg.
(5)硕士论文(附评议书); _SM5x,Zd
(6)外语水平成绩证明材料; dM"Suw
(7)复试时向复试小组提交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学术现状的概述、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所具备的条件基础等); Rk8>Ak(/
(8)以硕士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须提交修读硕士学位课程成绩证明及公开发表的所报考专业学术论文2篇; e
W&;r&26
(9)部分考生提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证明;(现为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以及原为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现为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考生,须征得委托、定向单位或所在单位的同意,并加盖该单位人事部门公章。考生与所在单位或委托、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影响录取等问题,由考生自行承担责任) Y
3G$(+i8
(10)报考院系要求的其他材料。 hmJ{'D1"
(二)申请材料审核 U%3d_"{;
报考院系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根据本单位实施细则规定的申请审核程序,确定资格审查通过名单并进行公布。 4
;@|tC|u
(三)网络报名及缴费 is K~=
1.报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具体报名网址及相关事宜将在我校博士招生网报公告中公布。 /7#KkMg
2.所有申请环节通过考生(含申请考核考生、硕博连读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本年度已拟录取的直博生也须一同进行网上报名,不接受其他未通过申请的考生报名(以院系公布的申请通过名单为准)。考生网上报名时务必按要求准确详实填写所有报名信息项,报名信息项填写不完整的不予准考。 i{zg{$ U
3.网上报名系统开放时间:2023年4月11日—20日。 M^I*;{w6i
4.网上报名时考生须完成信息填写、缴纳报名费并进行确认,未缴费及确认的报名信息无效。 ]O2ku^yM
5.考生报名时,须在网络报名系统中以附件形式提交身份证、学籍学历证明(证书或认证报告)扫描件等报考资格审查基本信息材料,具体内容及要求见学校后期网报公告。 uKF?UXc
(四)审核及准考 Wo
GK05w
1.研究生院根据院系提交的申请环节通过名单,结合报名缴费情况,审核考生提交的报考资格基本材料,确定准考名单并进行公布。 u*u>F@C8
2.准考考生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参加院系考核。 j&n][=PL
准考证打印时间:2023年4月28日—4月30日,具体下载打印网址将提前在研招办网站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