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出真正发自内心作出考博决定之前,这个问题足足想了一年。注意,我说的是真正发自内心作出这个决定。不单是对我,对于每个彷徨在考与不考、战与不战边缘的博友们而言,我想这个问题都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决定先写写这个。 B<(Pd
id3)6}
,I/2.Q})[
为什么要考博? te4F"
SEf
P=&'wblm?
先简单说下个人情况,本科、硕士都是所谓国内名校,有工作经历,从学历背景、工作经历上看,这些对于我考博确实是有加分的。 @< wYT$
j
l}!T[5
说这些没有自吹自擂的成分,对于一个无任何身家背景的娃娃而言,学校都是自己考的,工作都是自己找的,能得到的一点点东西也都是自己赚的。 \FIa,5k8
^)
.WW
硕士毕业的时候,我是从没想过读博的,那时候只有一门心思,想工作。象牙塔尖待了这么多年,我太想工作了,太想从事我的专业了。 @X3 gBGY)
kA;xAb+U3
硕士毕业,哪怕眼瞅着关系好的同学顺利留本校读博士,我一点也没有羡慕,因为在那个时候,读博完全不是我想走的路,那时候我也会认为读博的人大多数而言,要么有路子留高校,要么就是逃避就业吧。 q-A`/9
(Nm}3 p
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我来上海之后。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为先生的关系,我来到上海。(本阿姨认为家庭比较重要,家和万事兴嘛,啊哈哈哈)来上海不单单意味着我要换工作,要换环境,更意味着曾经读书、工作积攒下来的那一点可能可以称作人脉的关系完全用不上了,再说白点,在上海,连扯得上关系的朋友、同学也非常少。 8f /T!5
mrK,Ql
这会儿你要让我读博,宝宝心里也是累的。但是有一点,我非常热爱我的学科,不管选择哪个单位,我做的还是跟本学科相关的工作。后来,让我开始有考博这个念头,促成因素有三: SPfD2%jjC
1M7\:te*
1、我先生极力赞成; ?BW
Hr(J
BM|-GErE
2、对在上海的工作单位不满意(通过这份工作经历,发现走学术这条路可行); om XBnzT
%bCcsdK
3、从家庭的稳定和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对本阿姨而言,读博都是不错的选择。 >2]Eaw&W
w{_e"N
如果你的考博理由是如下几个,考不考,还请你再深思一下: Z}sG3p
B
rez&3[
1、找不到工作或者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54`
bE$:+
>k$[hk*~
2、对现行工作不满意,想缓和工作压力,把考博当跳板或者过渡; `E./p
1<XiD3H;
3、企图通过考博改变命运,尤其指经济上; =XZF.ur
K*([9VZ
再说明我的观点前,我先举个例子,我有个好朋友,理工女,国内985、211高校博士毕业,本科毕业她的选择很多,但当时不想直接工作,认为多读书以后能赚更多钱,成绩优异的她有保送直博的机会。 o 8~
f
Y|hzF:ll
按说这简直人生一级棒,然而问题出现了,第一,他的家境一般,这意味着在大城市立足生存压力很大,第二,随着研究的进入,他发现自己对博士所读学科并不热爱(理工科读博士研究方向会更细,这跟本科的通识教育完全不一样),且对学术研究并无兴趣。 {{^Mr)]5K
j\XX:uU
_
另外,做研究的方式对女性身体多少存在影响(这些理工类、医学类个别学科都会有)。毕业后,她进入一家研究性的企业(非有研究需要的企业,很少有人愿意要博士,还是女博士),做跟自己博士研究相关但不吻合的工作。 sh',"S#=@
0C7thl{Dms
她的原话是这样的,“早知道,我读完硕士就够了”。所以,说了这些你们应该懂了吧。 LV}UBao5n
M3ecIVm8(
我在考博论坛上看到多少人写到,考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命运,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太现实或者说几率非常低的,尤其对我们文科类专业。只是抱着这种想法的亲们,醒醒吧。 . 1{vpX
?#V
P)A
第一,干任何事,如果目的性太强,往往结果不尽人意。这里可能扯到一点哲学的东西,不啰嗦。但是当你行走在人群中,没人因为你是女博士而多看你一眼(更何况你变蠢萌的几率更高,哈哈),你只有能够在将来存在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女博士”这三个才多少有点份量。 A^T~@AO
?:#>^eWYe7
第二,博士出来,赚钱真心不一定多(理工科高精尖专业海归博士除外,这个还是很值钱的,海龟硕士就算了,含金量你们懂的),我周围不少本科毕业就就业的同学,家中无背景,都是靠自己这些年打拼下来,靠一双手娶妻生子买房买车的,现在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hO+O0=$}wN
"}]GQt< F
然而你读到博士,意味着你的工作经历相对较少,你的人脉关系相对简单,你对社会的认识相对单纯,你的就业面也相对更窄(博士都会有具体的细的研究方向)。 NPB ,q& Th
|1_$!
p
这个社会,学历顶多算个敲门砖,若你不做研究相关岗位,博士学历存在的价值大打折扣。花了这么多时间成本,赚回来的还不如出门搬三年砖来的实际。 H3p4,Y}'#
h 7(H%(^_
+(QMy&DtS
当然,上述1、2点理由不是不可,我自己也是对当时的工作不满意,但是注意,这只是促成你行动的动机,前提一定是你要发现对自己学科、对学术研究要感兴趣。这点非常重要。 Lyf? V(S
W(u6J#2
如果你的考博理由是如下几个,是不是要赶紧行动,请你参考下: }\PE {
;qT!fuN;
1、热爱自己的学科,且对学术感兴趣;(重中之重) UtW
"U0A
H}jK3;8E
2、家人支持或者不太反对,经济压力不是特别大; fwnYz
d3
:o.x=c B
3、头发够茂密,能忍受得了穷酸与枯燥(哈哈,这个真的蛮重要好伐); ^H\-3/si*
"a0u-}/D
第一点我前面说了,很重要,这是考博的前提,这是你一辈子要做的事情,就像你找个老婆要跟他过一辈子,然而如果你都不爱他,即便他是白富美,你这一生得过得多糟心啊。 Ul$X%
rr0
7\;
当然你想着说,爷以后牛逼了可以更新换代,但是,第一,爷你确定你能牛逼么?第二,确定你自己不被更新换代么?第三,换的那个能保证是真爱么?哎呀,司机阿姨这个比喻打得,嘻嘻…… 2h|(8f:y
,#'o)O#
第二三点,我的意思只是说如果有这两点,你读博相对压力会小点,譬如如果家中还有父母、妻儿要赡养,你读博士的压力会转嫁到他们身上的,这样于心何忍,还不如缓和一下,等待时机成熟再战。 JucxhjV#,
P$(iB.&
第三点嘛,做学术哪有不掉头发的,啊哈哈哈哈哈,对女生而言,当你看到你的朋友们花枝招展灯红酒绿,而你还在憋论文憋到懒得洗脸,请一定摆正心态,以后写完论文再出去浪嘛,来日方长。 @T,H.#bL
#g-*
n@
1
啰嗦这么多,如果上述三点你都满足条件,别在这唧唧歪歪,找这个问找那个聊了,赶紧动起来好伐。 [o[v"e\w
njwR~ aL`|
在跟家里人商量后,基本有了读博的念头,但是我的内心是没有百分之百确定的,我跟你们一样,心里纠结一把把,譬如考个学校?考哪个专业?怎么找人?要不要辞职考?辞职了老公压力大怎么办?万一没考上怎么办? {>UMw>T[
FB=
边工作边买了点书在看,发现一来效率很低,二来工作琐事太多,分心严重,且领导很不支持,琐事更多(你们懂的)。 $D,
wO
+SuUI-.
后来在先生的鼓励下,决定辞职,你知道,辞职的时候表面感觉自己很帅,可是内心是一万个尼玛,因为不可阻挡的苦日子要来了,因为这个决定一旦作出就表示这个博士考不考我都得考了。 X>@.-{6T
0oi5]f6g?8
因为对上海的高校不熟悉,我把上海所有高校相关学科、博导等资料列了一个表格(如果你跟我情况类似,你也可以这么做),最后确定下来的有两个学校——复旦和上大。 v_@#hf3
r"u(!~R
%:be{Y6
我如何选择考博学校? 8O.:3%D~
t
b
Kt3x+x(
终于写到重点,我怎么选学校了。昨天说了最后排除下来,剩下复旦和上海大学,那会儿看考博论坛,我也是一门心思要靠复旦的,并且还各种渠道想办法去找考试资料找考进去的人(还专门去复旦,花了一百多块买了一套复旦真题,没看,嘻嘻。) `~aLSpB65
!irX[,e
如何判断这个学校我要不要读,个人认为有如下几点: Vm1 c-,)3
&PQ{e8w
1、该学校牛吗?(你未来的敲门砖,啥学校毕业的,对未来就业当然有用) dV2b)p4J
Bn#HJ17/#
2、该学科牛吗?(不能只看学校,该学科在国内是否影响力,很重要的) y/sWy1P7
c;|&>Fp
3、该导师牛吗?(你未来都要跟着他,你说重要不) <>*''^
%yuIX
OJ
这三点看似废话,实则不然。最初选择复旦就是因为学校的知名度(对未来就业有用,留校就别做梦了),从个人学历背景上看,厚颜无耻一点讲,不选复旦会有点掉价。
4qSS<SqY
G`9F.T_Z^)
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隔在心里,我读自己想研究的方向十分确定,但是复旦的博导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侧重性,没有完全对口的。不能读完全对口的专业,这一点一直搁在心里难受。 /w xxcq
Mi/'4~0Y
促使我放弃复旦选择上大,理由如下: D16;6K
'{
n%ArA])_&
1、导师和研究方向不完全是我想读的;(重中之重) _Fh0^O@
1\608~ZH
2、报考时间成本可能会比较长,也就是说所谓的排队(联系到一个复旦的同专业博士); v!'@NW_
DwrCysIK
3、英语相对偏难(我买了真题,虽然六级也有五百大几,但真心是忘得差不多了) K{w=qJBM
kFa?q}47
那么相对复旦,当时考虑的,上大的优劣势大致如下: eP'kY(g8
-qCJwz30
劣势:学校牛逼度,影响未来文凭含金量+可能导致读书期间机会没那么多。 {FmFu$z+[
W%XS0k}x
优点:找到研究方向一致的学科和导师(最重点)+报考难度相对小一点(毕竟学校知名度不如复旦,这得承认)+英语简单多了(你找点人问问就知道) k#r7&Y
{e
上大最吸引我的,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另外还有一点,也是我看重的,就是上大未来的发展,譬如陈凯歌等一系列知名大师的引入,毕竟带来一系列资源,譬如上海市政府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之大,建立的环上大XX基地…… C<=p"pWw
B)cb}.N:
这说明什么,说明学校在发展上有眼光、有手段,说明政府在实打实支持学校的发展。这两点最终促使我决定考上大,其他的算是附加理由。对我个人而言,享受这几年读博的经历,在研究中寻找自己的立命之本,再去考虑读博以后的去与留,更为重要。 "N/K*
'nDT.i
oJu
4vGy0
我如何联系博导? rMFZ#38d
+4p;4/=
爸爸是李刚,老公叫思聪,长得像冰冰,等等令阿姨膜拜之辈,此文勿看,虽然我也心生羡慕,但是阿姨拿得出手的,只有掺着鸡血的方法。好了,开始。 HY| SLk/E
#<>E+
r+
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H(vD,54g
!9cP NIi
此乃联系博导方法论的核心。我把这句话写在最前面,如果你看完这个部分,觉得我写的对你有用,也请把这句话刻在脑门上。看多了所谓的什么老板黑、套路多、钱包瘪的段子,我多半不以为然。 0m!ZJH e
lz0]p
这个社会当然不排除这样那样的情况,也不排除这样那样的导师,但是绝对不等于全部。这个道理不说你也懂。很多情况下,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总习惯放大自己的悲惨遭遇,尤其通过网络(追责难,吐槽易嘛),而看客们对博士猎奇等心理,加上本身存在对社会各种不满,因此,这一个黑点就变成了一缸黑水。 ,F9wc<V8
Q)X\VQcgj
讲真,从辞职到考博有一年,实打实复习约半年,前前后后我不是没碰到坎儿,日子过的时候都是尼玛陪着我,过完了再回头,一丝云淡风轻,因为你会发现遇到事儿的时候,多半是你的情绪比事实本身更难以控制。 2}Plr{s9
R#bV/7Ol
今天说联系导师,先说下我的导师,为人比较低调,不是大官,市面上新闻很少,不玩微博不是大V,但从资料搜集情况看,他的学术影响力+人生经历+研究内容都比较对我的胃口。 ghQsS|)p.
(qONeLf%
相对于他执教于哪个学校,我更看重导师的学术能力和人品。我跟导师联系的步骤如下:邮件---电话---见面---考试。接下来说下我如何选择并成功联系导师。 e14Q\
um;U;%?Q
1.确定导师,多方打听 _r)nbQm&
W&[9x%Ba
经验二里我分享过列表分析高校,对于导师,一是看他的背景,二是看科研,三是看人品,三者不分先后,个人认为同等重要。如何找,线上线下,这个你们办法一定比我玩得6。你说人品怎么看,这个真是一下子不好看(唯心论者或者看过易经、面相术的人有伐,哈哈蛤)。 3lgyX/?o
UiN ^x
第一,面相、经历是否对你胃口,这个多少能感觉到一点;第二,教授们到这个份上,著书不一定自己动手,但是序啊、会议发言啊、有些网上发言或者讲课视频啊,总是更接近他自己的水平。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毕竟这些靠的是感官,没那么客观。 'N/%SRk
xx#Ef@bS
这样之后,先别着急联系,想办法找找他的学生,从师兄师姐口中再问问相关信息。注意,别一找到人家就丢一堆没脑子的问题(没有贬义,就是好歹你要做点资料查找工作,毕竟傻白甜在博士这行不管用啊),博士们肯定被不少人咨询,人家心也累。你问那么多不动脑子的问题,你说人家怎么好好给你答。 r~a}B.pj
m,_oX1h
咨询时尽量注意:将心比心,提高效率,少添麻烦。 yf>,oNIAg
Dp'af4+%$
2.找到导师,争取见面 UM^hF%
~%q e,
这大概已经到了九十月份了吧。确定报导师后,面临如下问题:①联系不到她的学生;②学校公布的联系方式错误(N年前的了),打了诸多电话,学校很配合的找,但还是错的,哈哈哈哈,我哭;③无微博、无博客,无公开能联系到他的方式。那么怎么办,找呗……最终绕了一圈成功拿到他的邮箱。 n8C {Okr
KDzIarC
}z@hx@N/
#怎么写邮件?# 1x8]&
"q8'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