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4分*5=20分) M]&F1<
1.公地悲剧 mX))*e4k
2.沉没成本 (VeX[*}I
3.费雪效应 )P
4.平均利润率规律 3>X]`Oj7y
5.有限理性 ZN75ONL
二、简答(15分*2=30分) 3>FeTf#:
1.说明混合所有制及其有效性。 n$B SO
2.说明工资刚性有关理论。 \IB@*_G
三、论述(任选一题,50分) %5<uQc9
1.结合经济学原理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NC(Z,
2.论述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e<wA["^
7=yV8.cD
"%$jl0i_c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博经济学原理考试2014年试题解析 ,z A
9*
一、名词解释(4分*5=20分) +[386
1.公地悲剧 vsc)EM ]
“公地悲剧”:指无主的公共资源经常会导致过度使用乃至毁灭的结果。“公地悲剧”是经济学上一个著名的比喻,通常引用的是哈丁(Garrett Hardin)在1968年给出的概念:设想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牧场”,每个放牧人都从自己的牲畜中得到直接的收益,但在他或其他人在牧场上过度放牧时,每个放牧人又因公共牧场退化而承受延期成本。每个放牧人都有增加越来越多的牲畜的动力,承担的只是由过度放牧所造成的损失的一份。这意味着任何时候只要许多个人共同使用一种稀缺资源,便会发生环境的退化。 t"[x x_i
公地悲剧用来描述多种问题。哈丁用它作比喻,目的是说明人口过度膨胀问题。后来也用以描述饥荒、木材危机、酸雨、摩门教组织、都市犯罪、国际合作等。 t5
:4'%|
2.沉没成本 '%U'%' )
沉没成本又称旁置成本,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术语,主要用于项目的投资决策,与其对应的成本概念是新增成本。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引起,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因为现在和将来的决策中都不可能改变这一已经实际支出的事实,所以在决策分析中通常不需要考虑这类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理性的决策者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xZ'-G6O
"~
在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和庞大的硬件投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较高的固定成本或沉没成本很高,会形成较高的进入门槛或壁垒。 -E,
d)O`;$
3.费雪效应 '0\,waEu
费雪效应指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在长期中同比例变化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费雪(Fisher,Irving, 1867—1947)在其《利息理论》一书中阐述了这一关系。这一关系假定,在长期中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最终会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上升;反之,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最终会导致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下降。从国际资本流动来看,费雪效应体现了通货膨胀率、利率和汇率变化的关系。 4oxAC; L
费雪效应表达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把公式的左右两边交换一下,公式就变成: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的上升幅度和通货膨胀率完全相等,这个结论就称为费雪效应。 2HA-q),6
4. 平均利润率规律 e@6]rl
平均利润率规律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通过部门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的客观必然性。亦称一般利润率规律。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在资本主义发展到机器大生产阶段才开始发生作用。其客观要求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他们共同参加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V[Qs3uo(
假定各个生产部门的剥削程度相同,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从而等量资本推动不等量的劳动,占有不等量的剩余价值,产品按照价值出售,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存在以竞争为前提,于是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便有着不同的利润率。资本有机构成高和周转速度慢的部门,利润率比较低;资本有机构成低和周转速度快的部门,其实,利润率则比较高。资本家为了追逐有利的投资场所,总是把资本由利润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到较高的部门。都必然要得到等量利润,那些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产品数量大大增加,供给超过需求,价格下降,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利润率也随之下降。原先利润率较低的部门,使各个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由于资本退出,生产量减少,供给少于需求,价格上涨,会阻碍利润率的平均化。利润率也随之提高。这种由资本在各部门间流动所引起的价格涨落和利润率的提高和降低会互相均衡,使不同的利润率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 [)efh9P*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规律理论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 >* Ag0.Az
5.有限理性 f\p#3IwwH
有限理性 (bounded rationality)的概念是阿罗提出的,他认为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人的有限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以稻草堆中寻针为例,西蒙提出以有限理性的管理人代替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两者的差别在于:经济人企求找到最锋利的针,即寻求最优,从可为他所用的一切备选方案当中,择其最优者。经济人的堂弟——管理人找到足可以缝衣服的针就满足了,即寻求满意,寻求一个令人满意的或足够好的行动程序。西蒙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准则这两个命题纠正了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的偏激,拉近了理性选择的预设条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YK xkO
e3o?=;
\zCwD0Z
二、简答(15分*2=30分) $<NrJgQ
1.说明混合所有制及其有效性。 asEk3
本题是一道热点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相关论述参见经济所原所长在《求是》杂志刊登的一篇重要文章,由于文章刊登略晚于社科院博士招生考试,上一版《三剑客》未能录入。 KM-d8^\:
(1)混合所有制既是一种社会经济成分,又是一种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它是股份制的一种形式,既包括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行为,是适应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特殊形态的股份制。是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近年来,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2012年,我国已有2494个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达23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3%,股票有效账户数14046万户。我国上市公司中有一多半是由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它们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1999年到2012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全国税收的贡献率逐年提高,1999年占11.68%, 2012年为47.03%。这些数据从事实上证明了混合所有制的有效性。 +8xC%eE
(2)理论上看,首先,混合所有制为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找到了有效的途径。其次,混合所有制为实现政企分开创造了产权条件。在我国原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运行的产权基础是单一的国有制,政府是国有企业唯一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混合所有制将打破国有所有权铁板一块的格局,企业不再是单一国有经济的利益载体,而是各种不同经济利益的代表,政府作为股权持有人之一,已不可能任意支配和左右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和分配决策,这样,政企分开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变成现实。再次,混合所有制为资金大规模聚合运作以及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i9
(3)政策上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政策保障。 >O;V[H2[
(4)从实践来看,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关键是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推进结构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尽快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出一批符合产业导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一些省市近来也出台了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案。这些都既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和提高效率,也有利于非公有资本拓宽投资渠道,从而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 x|=vu-
2.说明工资刚性有关理论。 [SKN}:D
工资刚性指认为工资能上不能下的一种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一般认为工资具有刚性的原因有:①由于在西方国家里有大量工会存在的情况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厂商和工人都希望通过谈判签订长期劳动合同,以便预先规定厂商和工人的未来行为,工资因此会在一个合同生效期固定不变,合同到期后也不一定能得到迅速调整。②因为存在风险与不确定性,使企业不敢轻易调整工资,而宁愿接受生产数量的变动。③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临一条折弯的劳动供给曲线,降低工资可能会使人才流向其他企业。工资刚性是产生失业的原因之一。 o
;[?b'\[d
解释工资刚性的各种理论有: ?)-#\z=6G
(1)最低工资限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