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法 学 s;}';#
1999年 @Sub.z&T{
E( 8!VY ^ 1、从罪刑法定原则论述犯罪的实质定义与形式定义的关系。 4OCz:t
6$SsdT|8B 2、我国减免刑事责任的根据和事由 :Iwe>
;}
PKdM-R'Z 3、评费尔巴哈心里强制说 l:Ci'=
1ErH \! 2000年 `mw@"
QHMXQyr( 1、报应刑与教育刑之争及其对刑事政策的影响 FjiLc=RXXz
i-sE\m 2、从罪刑法定原则角度评价空白罪状的刑法规范 x"AYt:ewuc
@H&Aj.. 3、原因自由行为 U@f3V8CPy
w^R5/#F_r 2001年 MB^b)\X
P[XE5puC 1、刑法的公正与功利的关系 IA8kq =W
2U~oWg2P 2、法条竟合及其适用原则 !3yR?Xem}
qf2
4l&} 3、法益侵害说 F;q I^{m2
?0'bf y] 2002年 )E6m}?
H5
Qt>yRt 1、罪刑均衡与刑法个别化关系 +#&2*nY
wy) Frg 2、正犯与共犯的关系 <YJU?G:@
i9.52 3、期待可能性 mhlJzGr*q
zT_{M
qY 2003年 >-)i_C2
Ap}:^k5{ 1、试论罪刑关系 ,3fw"P$
/tt 2、片面共犯 !(SaE'
f0wQn09 3、持有型犯罪 GueqpEd2
fWKv3S1dT 2004年 sBRw#xyS
(5G^"Srw 1、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之比较 L}:u9$w
u:m]-' 2、强奸幼女罪司法解释置评 7qzI]
zD) 2af 3、刑罚目的综合理论 m! p'nP
c>DAR 2005年 vhhsOga
1、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政策的关系 39m#
2、客观未遂与主观未遂 0Y!Bb2m
3、责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 %
;6e@U}
2006年
tb@/E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其立法体现与司法表现 pQEHWq"Q
2、过失危险犯 k#&y
3、简评(日)大土家 仁的“人格刑法学” u4.-AY {
2007年 Q) FL|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刑罚改革 AK[9fxrE
2.论商业贿赂 6o,,w^
3.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 S)Ld^0w
2008年 t0?BU~f
[font=ˎ̥]1、论法益的概念及其在刑法学体系中的作用[font=ˎ̥] Lb/a_8<E?
[font=ˎ̥]2、论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机能的关系[font=ˎ̥] YHeB<v
[font=ˎ̥]3、许霆案件的法理学分析 TXy*- <#vR
q+LjWZ+O
B VPf8!-
?rHc%H
GH:Au
wmT3 >
犯罪学、监狱学 ][qZOIk@
1999年 {OQ sGyR?
7 H<_
wW 1、简析20年中国社会变迁对犯罪的影响 G-}
zkax
GU"MuW`u2 2、加洛法罗的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分类的理论 c"0CHrd
,~G[\2~p 3、服刑犯人的法律地位 iOD9lR`s
\3Xt\1qN4 2000年 NG b`f-:jw
RNIfw1R 1、评龙布罗梭 s!UC{)g,
(r7~ccy4 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pLb%f0?
]n!pn#Q 3、狱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Wc+ e>*
U>:p`@ 2001年 [%3{mAd
V:l; 2rW 1、刑事社会学派对行刑制度的影响 JbG+ysn
."=Bx2 2、社会控制与犯罪发生的相关性 /S|Pq!4<
^mG-O 3、20世纪美国的犯罪学理论及萨瑟兰的贡献 Lx(Y=
2"%d!" 2002年 n1!u
aUC
D4
e)v% 1、评述标签理论 |E!xt6B
a*vi&$@`Z1 2、刑事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b/<n:*$
|ukEnjI`u 3、论经济结构调整与犯罪预防 9#pl BtQ**
q?\3m3
GM 2003年 T#h`BtET[
w'cZ\<N[ 1、加洛法罗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观点 Is%-r.i
]k >S0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犯罪变化特点 t0hg!_$bq
M|76,2u 3、制约监狱效能的主要因素 @'~v~3
$S
6i>xCb 2004年 _%"/I96'
v')T^b
F@ 1、行刑社会化(冯卫国) r=s2wjk
Z?1.Y7Npr 2、流动人口犯罪原因 opdi5e)jK
*`mwm:4 3、菲利的犯罪饱和说 8'/vW ~f
YHg4WW$ 2005年 WEWNFTI
M(SH3~ 1、迪尔凯姆的犯罪学思想 FRX'"gIR0
Y+j|T`d 2、黑社会犯罪(刘守芬) L?<V KT
D0tI 3、犯罪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 8 w^i
@k ~Xem%< 4、累进处遇制度 LB U]^t@ M
^%*%=LJm 2006年 k q_B5L ?
<5?.S{Z9 1、网络犯罪的特征与预防 n1!0KOu/N
\_
CC6J0k 2、评犯罪原因的经济学理论 d5UdRX]*
Kcl>uAgU 3、试评罪犯矫正对综合治理的意义 qAHQZKk
S0,p:Wey 2007年 &mp=j GR
j^mAJ5 1.被害人国家补偿 vRYfB{~
^4h/6^b0c 2.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UuzT*Y>
(Lp<T! " 3.监狱行刑理论的社会化变迁 }&bO;o&>
QI.{M$,m~ 2008年 e4j:IK>
d [6[3B [font=ˎ̥]1、试论古典犯罪学和实证主义犯罪学的异同。[font=ˎ̥] v&(PM{3o
[font=ˎ̥]2、试论赫希的社会约束理论。[font=ˎ̥] f{t5r
[font=ˎ̥]3、试论我国监狱分类制度及其完善[font=ˎ̥] vB
h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