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法 学 1G"ohosmF
1999年 rMHh!)^#W
E?czolNl 1、从罪刑法定原则论述犯罪的实质定义与形式定义的关系。 1#%H!GKvTU
pgiZA?r*< 2、我国减免刑事责任的根据和事由 U.
_fb=
l@*$C&E 3、评费尔巴哈心里强制说 2G$px
5>+@
.hPX 2000年 /RMtCa~
[Z"Z5e` 1、报应刑与教育刑之争及其对刑事政策的影响 WeaT42*Q{
,zr9* t 2、从罪刑法定原则角度评价空白罪状的刑法规范 R9 Ab.t
:$k1I-^R 3、原因自由行为 pfHjs3A=
yP"}(!~m 2001年 =}Zl
E
/<n7iIK) 1、刑法的公正与功利的关系 m"/..&'GC
hnB`
+!
2、法条竟合及其适用原则 fs;\_E[)
7gN;9pc$ 3、法益侵害说 B>>_t2IU
Hzm_o>^KC 2002年 7yT/t1)
KJ32L 1、罪刑均衡与刑法个别化关系 \A011R&
p7-\a1P3 2、正犯与共犯的关系 aVK,(j9u
C]8w[)d[`; 3、期待可能性 Pg:xC9w4
4gC(zJ 2003年 GvG8s6IZ
MXfyj5K 1、试论罪刑关系 B>:U
^*`#+*C 2、片面共犯 |yO%w #
]tT=j
N&( 3、持有型犯罪 4V4S5V
()Kaxcs?+ 2004年 F7O*%y.';
^
'|y^t 1、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之比较 $Z]@N
nA9N
D!Y@Og. 2、强奸幼女罪司法解释置评 dR.?Kv(,E
zEO~mJzo 3、刑罚目的综合理论 y*X.DS 1(w
(0Br`%!F 2005年 h7fytO
1、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政策的关系 !Whx^B:
2、客观未遂与主观未遂 8%u|[Si;
3、责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 ~<<32t'S:
2006年 S@3`H8 [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其立法体现与司法表现 j0+D99{R
2、过失危险犯 Gr&e]M[ l
3、简评(日)大土家 仁的“人格刑法学” iOEBjj;C
2007年 nTo?~=b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刑罚改革 ]5QXiF8`
2.论商业贿赂 @0PWbs$
3.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 ]!^wB 3j
2008年 1+-Go}I
[font=ˎ̥]1、论法益的概念及其在刑法学体系中的作用[font=ˎ̥] /v<Gt%3X
[font=ˎ̥]2、论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机能的关系[font=ˎ̥] 3GKKC9C6
[font=ˎ̥]3、许霆案件的法理学分析 J`0dF<<{[y
3]9wfT
%d
zj2y=A|Y
w@R" g%k-
_u6NaB
v)O].Hd
犯罪学、监狱学 8r"-3<*
1999年 > O
?<?
;PG=
3j_ 1、简析20年中国社会变迁对犯罪的影响 $v2t6wS,"
&g90q 2、加洛法罗的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分类的理论 ndDF(qHr
JBHPI@Qt% 3、服刑犯人的法律地位 'L7u`
dQ
rz+_ 2000年 vJi<PQ6
T zS?WYF 1、评龙布罗梭 /Cy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