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51359
精华:
0
发帖: 1
流量: 0 M
威望: 20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09-11-12
最后登录: 2009-11-12
|
北京大学201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201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z;y73]t
(校本部) t"Rn#V\c." *&s_u)b f|!zjX` ?~"RCZ[;.f 热烈欢迎报考北京大学2010级博士研究生! &LE/hA H|]Q;,C 一、报考条件 %0 S0"t L,$9)`j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P:G^@B3^ j1)w1WY0@ 2.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v#3;('7 $P$OWp?b (1)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w5p+Yx=q ]
'..G-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
0'BCT c(fwl`y!x (3)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已工作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位到录取为博士生当年的9月1日)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3LG)s:p$/ RaR$lcG+iY 3.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已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五名); j:g
/[_0s ffd yDUzQ 4.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73wngw @l 1 piz8 5.健康状况符合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
W<t,Ivg %%*t{0!H+ 二、报名办法 JVRK\A|R "!2Fy-Y 1.采取网上报名。具体时间及程序将于10月下旬在北大研究生院主页发布。 HA| YLj?|g mD tD7FzJ 2.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资格审查中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N/(&&\3 e tY9Pq 3.缴纳报名费200元。 #,
Rmu dAR):ZKq? 三、指导教师 }{s<!b ^J?I-LG 请参阅各院(系、所、中心)网站有关招生导师的介绍。 -[Q%Vv!8 $w{#o E 四、选拔方式 ]*?qaIdqu '6WaG
hvO 入学选拔分为提交申请材料、初试和复试三部分。 u9 J;OsnHK WI' ;e4 1. 提交申请材料 lj(}{O jT%k{"+>+? 考生在我校网上报名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向报考院系研究生教务办公室寄(送)达以下申请资料(自备信封统一装入),共计八项: R["_Mff pno]Bld'z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名登记表》; Ry8@U9B6,t 4$C:r&K (2)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 !q mnMY$ F.zn:y X5 (3)硕士课程成绩单的原件或复印件(提供复印件的同学须在复试时提交原件); -:&qNY:Vp \^i/: (4)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UoCFj2?C adRvAq]mA (5)两位与所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blEs!/A` _ 7X0 (6)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想致力研究的问题和设想的陈述书; 4vQ]7`I.f Tapj7/0`
(7)学习和工作经历、经验、能力、特别成就、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sE{A~{a` LNOm"D?" (8)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交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两篇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五名)的证书; i{vM
NI{ Ksr.' 各院系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素质审核(侧重审核申请人的毕业学校与专业、品德、学术水平及其在所报专业领域内的发展潜力)。 d ]R&mp|' Wz',>&a 2.初试 [oqb@J2 b=(?\ (1)考试时间:2010年3月13日、14日。 7#wdBB% ] ;"blB (2)考试地点:北京大学 4EQ-48h17 ~;>
p
sNy (3)考试科目:两门业务课和一门外语(听力和笔试同堂进行)。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和政治理论课(文科加试哲学,理科加试自然辩证法)。有关招生院系、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及其相关说明请见招生专业目录。 *c9/ I pu3ly&T#a_ 3.复试 I
Y jt*p5 D;
i%J (1)根据素质审核与初试结果,择优确定复试候选人。 FyY<Vx'yQ m$6u K0 (2)复试由招生院系安排,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复试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申请人应向复试组作报告,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的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 rRgP/E#_ Twl>Pn> (3)对于经过初试和复试仍不能确定是否录取的考生,我校将进一步组织复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