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清华的通知书已经有一阵子了,这几天一直有童鞋问我如何备考的事,恰好考博论坛也开了一个读博经验分享的专题,遂有此文,算不上经验之谈,更遑论锦囊妙计,只是希望个人的经历和些许想法能让志在考博的同学有所得、有所悟。 t/EMBfLc
一 '2i)#~YO<
自我定位: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博 `:B
在我看来,自我定位阶段可以算得上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它需要你正视自己,厘清自己未来3-5年的大致规划。 Es ZnGuY
首先,你需要扪心自问:你究竟想清楚了没有?到底要不要读博?为什么而读博?千万不要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博士和本科、硕士阶段完全是两码事儿。 Eusf gU:
如果你不是真心对科研或者对学术感兴趣(此处推荐阅读韦伯的著名演讲《以学术为业》,这篇演讲对我影响深远,可以说像一座灯塔一样,照亮我求学之路),而只是想逃避就业压力的话,个人建议还是不要想着考博了,一是因为这样的童鞋多半平时积累不多,就算可以在笔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面试的时候恐怕也很难瞒过诸位导师的慧眼,其二则是就算你考过了,博士阶段的科研压力依然有很大的可能将你弄得身心俱疲,甚至无法毕业。 -O5(%
如果你对科研学术兴趣不大,但是为了拿到一张进入高校任教的通行证,well,那建议不妨一试,但这一切需要你有高度的自律和起码的对学术的尊重。当然,如果你对学术充满热忱,对科研抱有激情,那么请你不要犹豫,读博吧! x1BDvTqW
其次,在明确自己要读博以后,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择校和选导师。通常来讲,进入博士阶段的途径有三种,直博、硕博连读、普博。 jQw`*Y/,
其中,直博大多适用于应届理工科具有推免资格的本科生,硕博连读和普博倒是文理不分,但前者基本只适用于本校的硕士生,因此,对于想去更好的院校读博的同学而言,普博几乎就成了唯一的途径。 LmT[N
@>"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985级别的学校,申请-审核制是博士生招考的主旋律。那么接下来,我将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是如何在申请-审核制下择校和联系导师,并最终顺利考上清华的。 6O[wVaC1u
二 )e <! =S
考前准备:择校、选导师和找真题 ^`B##9g~
坦白地说,作为一名应届硕士生,我很早之前就有了读博的准备,但读博的院校却始终未定。 c=U$$|qHV
直到去年7月下旬,我才决定考清华,并等招生简章全部出来之后,在8月份给心仪的导师发了第一封邮件,表达出自己想要读博的愿望。 GXAk*vS=G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择校方面,清华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其他院校大多都是春招,即3-4月份招考,而清华则是秋招,即9月招考。 6vp8LNSW
这就意味着,即便你没有被清华录取,也不会影响你来年春天参加其他学校的考试,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清华在9月份招考,自然是想抢到更好的生源,因此你面临的竞争也更大。 +X|m>9
N4JqW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清华的申请-审核制度还是非常公平的,材料的审核非常细致。 olQ8s*
以我报考的某人文社科类院系为例,学院是以报考导师为单位,从递交申请材料的考生中,按照不高于1:3的人数筛选进入复试,复试又分为笔试和面试(各占50%),笔试更是把专业课和英语放在一张试卷上,题量大且不易,特别对于英语写作一般的同学而言,答起来会比较吃力。 OKLggim{
回到择校这个话题上来,虽然很多人会有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想法,但我想说,更重要的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太多个篮子里,一方面无形中会增加备考的难度和压力,另一方面一旦被两所院校录取,如何处理好后面的事情也非常棘手。 @{$Cv"6769
因此,我个人建议“1+1”的方式为宜,即以一个学校为主,可以再备选一个,且最好两所学校之间的招考时间有间隔。就我个人而言,我算非常幸运的,考前只联系了清华的导师,并且有幸被顺利录取。 7! A%6
6pdl,5[x-
在和导师联系的过程中,有效沟通比盲目见面更重要。这里说的沟通,指的是你个人信息的有效输出,尤其是如何让导师认可你的学术科研能力。 wDC/w[4:
不少同学可能会想着是不是提前拜访一下博导,当然,有条件的话自然最好,实在不行其实也无妨,这里有几个小Tips或许有助于大家和导师的联系: po](6V
1.如果硕导和意向博导比较熟悉,那么一定要请硕导给意向博导打电话甚至当面推荐,绝对会事半功倍,最起码可以打听到意向博导有无自己的学生报考(如果有的话,你基本没戏)、有没有名额之类的关键信息; ^Hhw(@`qf
2.可以把你写的最好的两篇论文(无论是否公开发表)和读博期间的科研计划书,通过邮件的方式先发给意向博导看一下,让导师们从论文中对你的学术能力有个大致的了解; Lw+
1|
3.博导们大多比较忙,如果两三天之内没有回你的邮件,也不要太催促,个人建议如果7-10天以后还没有回复邮件,那么不妨再发一封提醒一下,如果仍旧没有下文,那么你就可以换一个目标了。 ff5
Lwf{{
Cx3m\
\c
备考过程中,真题的重要性是无可代替的。考博不像考研,有指定的参考书,除了靠平时积累之外,短期内想要临阵磨枪提高水平,几乎不大可能,最多是可以提高一下你的英语。因此,通过真题,分析目标院系的题型和风格,往往会左右你的成败。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只要确定了报考的学校,无论是网上购买也好,还是找师兄师姐搜集也好,总之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真题,并认真摸索。 E+m"yQp{
三 +qW w-8
平时积累:学会自律、适当自娱 W$VCST
前面也说过了,考博不同于考研,它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功夫在平时”绝不是说说而已。当前社会风气比较浮躁、认认真真做实验,踏踏实实看文献的人其实不多,只要你比别人更专注、更踏实、更自律,你就有很大的可能会脱颖而出。我个人除了研一课程比较多之外,基本上每天都保持6-8个小时的有效阅读时间,可以说读书写作已经逐渐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QmkC~kK1.
H*
L2gw
所以虽然清华去年突然放在9月份招考,但是对我个人影响不大,因为每天都处在备考的状态时,也就无所谓需要专门的备考时间。 *e"GQd?
此外,从考博应试(此处主要指面试)的角度而言,注重平时积累还有个好处是有利于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可以提前准备读博期间的科研计划书,面试的时候,大部分博导都喜欢围绕科研计划书展开提问。 sz2SWk^&
当然,没有人可以一直对着枯燥的文献,在学习之余,你还应该有个良好的生活态度,适当找点娱乐项目,比如平时晚上可以去跑个5km,隔三差五和基友们打打球,周末偶尔聚个餐什么的,既锻炼身体也放松身心,甚至有时还能激发出一些学术灵感,何乐而不为呢? L)nVpqm
+}L3T"
最后, Sph"w08
预祝考博路上的追梦人,
AqKx3p6
万事顺遂,心想事成。 V<7K!<g)b
@p` 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