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山地所是中科院唯一的以山地灾害与环境为研究主攻方向的国立研究所。我所面向国家山区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需求,在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山地环境退化、山地灾害防治与环境保育技术示范和山区可持续发展三个学科方向开展了长期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山洪、泥石流、滑坡和土壤侵蚀等山地灾害的形成机制、动力学过程和减灾理论与灾害防治工程;山地环境退化与重建、大型工程环境影响和山区环境规划与管理;山区农业、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地图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应用研究等。
I 7s}{pG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勤奋学习、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需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三)已取得学士学位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同等学力与跨专业(指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为完全不相关学科)报考人员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8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以课题主持人身份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四)三年学制的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两年学制或两年半学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需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具体报考要求请向我所咨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
(五)身体健康;
(六)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
(七)硕博连读考生需为我所非定向在读学术型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并满足以下条件:
(1)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且本科课程成绩优良;
(2)硕士入学考试初试和复试成绩相对优良,或者为推荐免试生;
(3)第一学年全部必修学位课程考试成绩的平均分须达到80分以上,没有重修、补考、不及格记录,通过了博士学位英语考试;
(4)第一学年未通过博士学位英语考试,但满足以上其他条件的考生,如果硕士学位英语达到70分以上,可以参加当年中科院研究生博士入学英语考试并达到合格要求。
(九)在职定向报考考生,我所不鼓励在职定向报考,同时限制定向报考考生比例。详情可咨询我所研究生部(028-85233672)。
三、报名方式及报名手续
2. 2017年1月30日前在网上报名同时将以下报考材料邮寄或送交至研究生部。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纸质材料或者未进行网上报名,视作放弃报考。(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生部3-11。邮编:610041,联系人:姚彩云,联系电话:028-85233672)
1)报考“普通招考”类别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培养单位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信息表打印件;
(2)两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职称)同行专家的推荐书(附件中下载);
(3)硕士课程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报考秋季入学博士的应届硕士生,在报名时可先提交硕士生学生证复印件,并在入学前补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有效证件复印件(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护照、港澳台身份证);
(5)同一底片的一寸免冠照1张;
(6)硕士学位论文和论文评议书(应届硕士生可在2016年5月底前提交);
(7)以下考生还须出示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报考证明,证明上必须写明同意报考类型是定向还是非定向,签署意见并盖章;
①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②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
③现在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
(8)报名费200元/人(请转至山地所授权报名费接收账户: 账户名:姚彩云 开户行信息:交通银行磨子桥支行帐号:6222620530006942726。请在转账时请使用银行网银,切勿使用支付宝等三方平台转账,第三方平台转账无法显示转账者信息,不利于所财务调取转账清单及核对,同时将转账信息截屏发送至[email=同时将转账信息截屏发送到
yzb@imde.ac.cn]yzb@imde.ac.cn[/email])。
2)硕博连读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以下材料:
(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信息表打印件
(2)两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职称)同行专家的推荐书(附件中下载)
(3)转博登记表和考核情况表(所内网“研究生教育”下载)
3)直博生
(1)于2017年4月20日前提交最后两学期的学习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
①最后两学期所学课程及已结课的课程成绩;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践活动)选题及进展情况;③政审表。上述材料须加盖所在学院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公章。
四、普通招考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1、本所一年招生一次,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均在本所内进行。
2、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申请免试)、英语(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和两门业务课,每门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政治理论课、英语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命题,业务课由我所命题。
3、初试时间为2017年3月,以准考证上的时间为准。
4、同等学力考生除了必须进行政治理论课笔试外,还必须加试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
5、复试的时间在初试成绩公布后,预计在2017年4月下旬,具体时间、内容和方式按照我所《2017年博士生复试细则规定进行》。
五、录取
优先录取第一志愿,
根据当年国家下达给我所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成绩)、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政治思想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其中政审、体检或复试任何一项不合格的考生均不予录取,录取本所硕博连读考生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录取总人数的40%。
六、2017年博士专业目录
参考书目
第二单元:
☆2201 自然地理学:①《现代自然地理》,黄秉维,科学出版社,1999;②《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202植物生态学:①《植物生态学》(第二版),姜汉侨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②《植物生态学》(第二版),杨允菲、祝延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③《森林生态学》(第二版),李俊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203 土壤学:①《土壤学》,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②《土壤资源概论》,赵其国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204 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20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①《地理信息系统导论》,陈述彭、鲁学军等,科学出版社,1999;②《数字地球导论》,承继成、郭华东. 科学出版社,2007; ③《现代地图学》,廖克著,科学出版社,2003.
☆2212 弹塑性理论:①《弹性力学》,吴家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②《塑性力学概要》,陈笃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211 数值分析:《数值分析》(第四版),李庆扬等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第三单元:
☆3301 植物生理学:①《植物生理学》(第七版) 潘瑞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②《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四版),陈晓亚、薛红卫,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302 水土保持学:《水土保持学》(第二版),王礼先等,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303 生态学:①《普通生态学》(第二版),尚玉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②《全球生态学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方精云,高等教育出版社
☆3304水文学:①《水文学》,黄锡荃、李惠明、金伯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②《水文学原理》,芮孝芳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3305遥感地学分析: ①《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一版),赵英时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②《定量遥感》,梁顺林等,科学出版社,2004.
☆3306区域规划理论:《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崔功豪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311工程地质学:①《工程地质学基础》,唐辉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312 水力学:《水力学》(第四版),吴持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313 高等土力学:《高等土力学》李广信,高等土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注:1. 专业课恕不提供历年真题及大纲,请考生勿以任何形式,任何途径向我所索取其它年度真题及相关信息。
2. 以上内容如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以新政策为准。
七、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4430(063)
单位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邮政编码:610041
联系电话:028-85233672
联 系 人:姚彩云
E-mail:yzb@imde.ac.cn
`%A>{ A" 2C_/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