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听了一场很好、受益很多的报告。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薛其坤院士作的《个人成长的一点体会》。他高考虽说是他们中学的状元,考进了山东大学的光学学院读光学专业,毕业后在曲阜师范学院教书了三四年,然后准备考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生。他经受过两次考研的失利才最终考取。在读研的最初几年也是不太顺利,等到去了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后才算走上正轨。 qac4GZ
在东北大学的有seven-eleven称号(即从早上7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回)的实验室的七年中锻就了他勤奋、刻苦和认真的科研作风。 ~y#jq,i/
rPk=9I
其实说来,成功并没有捷径可言,需要的只是热情+勤奋+认真。 Bt8
1.做实验要精益求精,做到别人不能再超过你的程度,那就算做到位了。写文章、改文章要从每个单词到每个句子,再到每个段落和每个章节仔细推敲和修改。写完的论文要修改20次后再送给导师修改。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 ]yTMWIx#
2.听完一场报告和读完一篇论文后要能问speaker和author一个问题,同时问自己一个问题,要能用一句话概括报告和论文内容的卖点。 **zh>Y}6
3.要有乐观的态度。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想想在地球的其他角落还有许多生活都吃不饱,和上不起学的人,我们在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下还有什么样的困难攻克不了,还有什么苦不能吃的呢。 %E!^SF?Y
^'UJ&UfX
大家,即有很大成就的人,他们种种的经历都告诉我们成功没有许多技巧可言,他们凭借的只是一股执着,一股不怕吃苦的勤奋,和一股认真的不能再认真的求学态度。也许每个人具体的经历提炼出来的经验不同,只要手中抓住一条“经验”,我们也可以象他们一样实现我们所要的成功理想。 r%*UU4xvB
LD'eq\vO
Dm,*G`Js
=Ws-s f]
X,z
qI
附薛其坤院士个人资料: Zcaec#
1963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蒙阴县。 zi^T?<t
1984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
E1atXx
1990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 Z#-:zD7_
1994年8月,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4FmT.P
1984年9月-1987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 yv.UNcP?
1994年9月-2001年3月: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工作 :{iS0qJ
1996年6月-1997年5月:美国北卡来罗那州立大学物理系博士后 <i~MBy.
(
1999年3月-现在: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ebbC`eFD
1999年6月-现在: 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b|:q>Be8
2000年2月-2000年3月: 瑞士IBM苏黎士实验室访问学者 :R/szE*Ak
2005年5月-现在,清华大学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wnf'-dw]
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目前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之一 P= e3f(M2
*c\:ogd
研究领域 QLq^[>n
1.极低温强磁场和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学
vOb=>
2.半导体/金属纳米材料原子尺度上的控制生长和量子效应 'USol<
3.半导体自旋电子学和量子信息学 &E@8 z&
4.宽禁带半导体(ZnO,MgZnO)材料生长和光电子器件研制。 N:#"4e
67/&AiS?
奖励、荣誉和学术兼职 p'lL2n$E
199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1998年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入选者。发表SCI文章100余篇,其中Science上1篇,Phys. Rev. Lett.上12篇,英文综述文章/专著5篇,被引用超过1200次。因全同纳米团簇工作获得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材料物理相关领域较有影响的国际会议如美国物理学会年会(1996, 2005)、美国材料学会年会(2004)、美国真空学会年会(2004)、扫描隧道显微学大会(1999, 2005)、分子束外延大会(2000)等做过30余个邀请报告。回国后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获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999年至现在任中国物理学会表面与界面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年起任国际杂志Surface Science和Nanotechnology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