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同济医院 X.qKG0i
一、医院简介 )-gyDA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900 年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 ;{RQ+ZX'[
1955 年由上海迁至武汉。经过 110 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同济医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 3E-&8x7uYR
学、科研、培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我院近年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fJKOuFK
单位”、“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连续四届被中 9"TPDU7"
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Sb.;$Be5g
同济医院作为卫生部直属的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立足武汉,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 t[Q\T0E
2014 年门诊量达到 428 万人次,出院人数 17.6 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量 7.1 万人次,其主要医 3(kZfH~
疗指标居中南地区之首,在全国也位处前列,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手术治疗基地和疑难急危 #q%/~-Uk
重症救治基地。 }J1#UH_E
同济医院学科实力雄踞全国前列,目前开放床位数 4000 多张;临床、医技科室 62 个;研 tEl_A"^e
究所(中心)10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8 个,分别是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外科 ="4 )!
学(普通外科、器官移植) 、泌尿外科、妇产科学、麻醉科、病理及病理生理科;国家重点培 va\cE*,@ns
育学科 3 个,分别是内科学(传染病)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卫生部重点实 I6+5 mv\
验室 3 个,分别是器官移植实验室(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肿瘤侵袭转移实验室、呼吸内 #"l=Lv
科实验室;WHO 培训中心 1 个,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成功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s\s3#?
项目”30 项,分别是妇科、麻醉科、病理科、专科护理、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外科、 %?ad
.F+7
胸外科、中医妇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急诊医学科、消化内科、重 umk[\}Ip+P
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小儿消化科、肿瘤科、感染病学、临床药学、器官移植科、老年病科、 *P>F#
~X
骨科、医学影像科、小儿外科、康复医学、变态反应科、重点实验室、检验科;感染科成功申 3f0RMk$pH
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2014 年获批妇产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qmhHHFjQ
(一)科研实力 38F8(QU{
同济医院的科研业绩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硕果累累,成就斐然,被医学界誉称为“同 HUH=Y;
济现象”。医院申获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连续多年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2014 年获得国 wXe.zLQ
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数 123 项,在全国综合性医疗机构中位列第二,是全国少有的连续 3 年获 3$_wAt4w
100 项以上资助项目的医疗机构。2013 年同院医院发表 SCI 论文 382 篇,其中“表现不俗”论文 L fhd02
167 篇,占 SCI 论文总数的 43.72%,在全国医疗机构中位列第 6 名;2013 年度国际论文(主 Dcq^C LPY
要为 SCI 论文)被引用篇数 2309 篇,总篇数在全国综合性医疗机构中位列第 2 名;近十年 1jR<H$aS
209 YvonZ
(2004-2013 年)SCI 论文 2309 篇被引用次数 21394 次,引用次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位列第 2 ;TYkJH"
名。 &
0'BCT
(二)导师队伍 c(fwl`y!x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同济医院治学严谨在国内独树一帜,这里孕育了 9 位中国科学院、 0oD?4gn
中国工程院院士;培育了 3 位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和副部长;哺育了无数中国医学界栋梁之才。 @>?&Mw\c
当代医圣裘法祖院士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其“裘氏风范”被称誉为医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W1c#]q@r
百年同济,名医、名师荟萃。我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合理、人员配置充 7+fFKZFKF
足、经验丰富、临床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5700 多名职工中,博士研究生导师 202 名,硕士 MOXDR
研究生导师 606 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 92 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 名,教育部长 Zi^&x6y^
江学者 3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8 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0 名、教育部新 @l 1 piz8
世纪优秀人才 11 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4 名,楚天学者 13 名,特聘 21 名院士为
W<t,Ivg
同济医院教授,有一大批专家、教授享誉海内外。 L49`=p<
(三)培训基地 a4?:suX$
我院具有较完善的临床技能培训的场地和设施:1995 年,我院确立为“卫生部住院医师 nCt:n}+C7
规范化培训基地”;2008 年,确立为“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0 年,确立为“湖 $%LjIeVA5
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1 年,我院是中部五省第一家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 |VIBSty2d
医学院与香港外科医学院联合认证的“同济医院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 )!'SSVaRs
2014 年,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批准,确立为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IL\#!|>
(四)研究生学术活动及国内外交流 zUeS7\(l
营造学术氛围, 繁荣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 积极组织研究生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国 I_4'9
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通过博士联合培养和硕士出国攻博士两种形式,赴国 u>}k+8~
际一流大学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积极组织研究生申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 MbYAK-l.h
基金,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使研究生更好地了解学科国际前沿动态。 ZhW>H
二、研究生培养情况 !$P&`n]@
医院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4 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 , xI$B",?(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8 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药 g9g^zd,
学、中药学、护理学) ;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31 个。近五年,医院共招收全日制研究生 2054 ht` !@B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647 人,硕士研究生 1407 人。目前在读研究生 1342 人,其中博士研究 +c?1\{M
生 400 人,硕士研究生 942 人。 C*=#=.~~{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着重于对临床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认识或解决方案。前期以博 |oa9 g2
210 !ce5pA
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为主,着眼于研究生科研思维的训练;后期通过实验研究,培养独立从事 vk&C'&uV9@
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专业领域内能做出创造性成果。 vn7<>k>dx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位硕士严格的二级学科临床技能培训基础上进 l:%4@t`
入专科临床技能培训,培养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 YvR
MUT
掌握本专业常见病诊疗技术,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 D3N\$ D
三、资助标准 4gzrxV
2015 年全日制研究生资助标准将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相关文件精 X0O@,
神,参照《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和《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管理 B[}#m'Lv
办法》执行。 a!vF;J-Zqa
2015 年我院预计招收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约 40%, 硕博连读、 临床转博约 50%和直博生 `L /\F,
约 10%。 LNPw
b1)
一所百年老院,沉淀着物茂风华;一个新的世纪,激荡着意气风发。沐浴着新世纪的曙 N;Wm{~Zhb
光,百年同济绽放出无尽的光彩。我们热忱欢迎全国一类医科院校医学德才兼备的硕士毕业 `C9/=
生报考我院博士研究生。 2Ck'A0d
到同济医院从事临床技能训练,进行科学研究,攻读学位将是您最佳的选择! 0j@gC0xu)|
211 XDRw![H,~
学术学位专业目录 fO|oV0Rw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9Q}e;T
研究方向 T*e>_\Tx
招生 n$&xVaF|
人数 Y%m^V?k
考试科目 备注 <?znk8|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RsU!mYs:H
01 分子病毒学 .93B@u
02 分子肝脏病学 ,e<(8@BBL
03 分子心脏病学 H=,0p
04 分子肿瘤学 +X
#JCLD
05 肿瘤生物学 $ReoIU^<
06 分子生物学 V 3?x_pp
07 分子生殖内分泌学 v 9\
2/B
08 分子遗传学 W(.q.Sx>
118 ①2806 医学免疫学 m$6u K0
2809 细胞生物学(二) ) bRj'*
②1101 英语 1104 德语 bLSXQStB
③3902 生物化学(二) 0@ccXFE
3949 分子生物学(二) ` 9
iB`<
( 2806、2809 选一) Ni bOtIZ
( 1101、1104 选一) 9b88):[qO
( 3902、3949 选一) vOMmsU F
100102 免疫学 :s(vn Ie^
01 感染免疫学 1j4(/A
02 免疫学技术 ~m@v ~=
03 移植免疫学 EkWipF(
04 自身免疫学 !LDuCz
-
05 临床免疫学 WJD1U?`
①2805 医学微生物学 DSb/+8KT
2811 分子生物学 >U?U;i
②1101 英语 1104 德语 wlvh DJ
③3906 医学免疫学(二) E}&Z=+v}
( 2805、2811 选一) !>olD_
( 1101、1104 选一) R>
r@[$z+
100103 病原生物学 =~7%R.U([e
01 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 F?>rWP
02 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I)9un|+,y
①2806 医学免疫学 )+!~xL
②1101 英语 1104 德语 ze5Hg'f
③3905 医学微生物学(二)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