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丁帆 w/O'&],x
1952-,教授,博导。 t$%<eF@w
论著: !mTq6H12 !
《中国乡土小说史论》(独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6r`N\ :18
《文学的玄览(1979-1997)》(独著),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ju'aUzn
《江南悲歌》(独著),岳麓书社1999年版。 K!Fem6R
《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第1著者),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OdZ/ \_Z
《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第1著者),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Gp
\-AwE
《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k2$pcR,WM
《重回“五四”起跑线》(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miP
《中国乡土小说史》(第1著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uHU[
sG
《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独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f|M^UHt8*
《多元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v@ OELJX
《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第1著者),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akW i]
《中国乡土小说的世纪转型研究》(第1著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hN>o
)
《中国新文学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oJ
%Nt&q
《文学史与知识分子价值观》(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W{.:Cf9
《寻觅知识分子的良知》(独著),台湾新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出版。 MKvmzLh$)
《江南悲歌》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于2015年2月出版。 vT0Op e6m
《知识分子的幽灵》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于2015年2月出版。 \fEG
5/s}T
t`E5bWG
散文随笔 oNe:<YT
1、《江南悲歌》(岳麓出版社)1998年出版;台湾实学社2002出版。
zHz>Gc
2、《夕阳帆影》(知识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K"XwSZ/
3、《枕石观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出版。 X!LiekU!D
4、《江南悲歌》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EBW*v '
5、《知识分子的幽灵》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gh*k\0
B=K<k+{6"
编著 -s2)!Iko&
主编《中国新时期地域文化小说丛书》17种,北京出版社1998年、1999年出版。 0ZDm[#7z
主编《金菩提丛书》,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 BM:p)%Pv#P
主编“当代女作家长篇小说文库”,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72xf|s=
编辑“双叶丛书”四种,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9C,gJp}P
编辑《五味集》并序(台湾幼狮出版社1996年版) #&IrCq+
编辑《名人笔下的旧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XchD3p+uB
Lf^
7|
主编教材 jrN 5l1np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主编)(与朱栋霖、朱晓近共同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新教材”),高教出版社1999年出版。 EeQ8Uxb7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主编)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出版。 lshSRir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1主编)(江苏省教委指定五年制师范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ag:<%\2c
《综合文科教材》(主编)(江苏省教育厅指定高等职业学校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B/TqPP
《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第2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Aq, f$5V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2主编)(江苏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UdkNb}L
《中国新文学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j^$^l~
Ja*,ht(5
参编教材 W
3\+51P
1)全国中文自学指导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e[T3,2C
2)全国中文自学指导教材《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修订版)
b}7g>
=r]_$r%gR
研究课题 :jTbzDqQ
1、中国乡土小说史论(1989年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 p +JOUW
2、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199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8k`~t!
3、江苏中青年作家论(1998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x?{l<mc
4、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200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5C`Vno~v
5、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编(2001年江苏省社科重点项目) C|FI4/-e
6、中国现代西部文学史(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b9.7j!W
7、中国现代文学史(2005年南京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C;ha2UV0H
8、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转型研究(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A;C4>U Y
9、《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文学卷(2008年教育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专项任务文学卷) uKIR$n"
10、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百年流变(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_o1;GzK
11、百年中国文学经典研究(2010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F V_jJ
12、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CeWk$)m
(二) 胡星亮 u?g;fh6
1957年,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戏剧、中外比较戏剧、中国影视史。 K nn<q=';G
y>UQm|o<W
专著: yq[CA`zVN
《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专著)国家“八五”规划项目。该书从戏剧思潮的角度,对20世纪中国戏剧的发展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R^I4_ZA
《中国现代喜剧论》(专著)博士学位论文。该书以流派为切入点,从整体上去宏观地把握现代喜剧的发展,并论述其喜剧追求和美学风格。 zBrqh9%8e
《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副主编,专著)国家教委“八五”规划项目。它着重从戏剧理论、思潮、流派和创作诸方面,论述中国话剧所受外来戏剧的影响及其民族化的过程。 LGRhCOP:
《中国喜剧史》(副主编,专著)国家“九五”新闻出版系统重点图书。该书主要论述中国喜剧近千年来史的发展历程及喜剧美学的嬗变。 'OYnLz`"6
《中国电影史》(主编,专著)南京大学影视学专业教材。它揭示了中国电影近百年来的发展线索,分析了中国电影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与批评、电影文学创作、导表演艺术诸方面的主要成就、艺术特点及经验教训。 A:sP%c;
《中国电视史》(主编,专著)南京大学影视学专业教材。 H0lAu]~R_W
d5LL(
"
研究课题 G"<} s
mB
1、《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999—2008); ,}OQzK/"mP
2、《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1949—2000》,国家“十五”社科项目(2002—2008); =p!Hl#
3、《中国当代戏剧史稿》(主编之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2—2007); $>l65)(E\
4、《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副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999—2003); a=^>A1=
5、《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国家“九五”社科项目(1997—2000); zZCssn;[
6、《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国家“八五”社科项目(1992—1995); ~ln96*)M;
7、《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1907—1949》(副主编),教育部“七五”重点社科项目(1988—1992); 6CWm;%B#G
(三) 黄发有 }cy<$=c#E_
1969-,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生态研究和客家移民文化研究。 hKK"D:?PRs
4L6'4 t"s
著作 8nRxx`U\q
专著《文学季风——中国当代文学观察》,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z.HyQ_v
专著《媒体制造》,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a:
OuDjFp
专著《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z 4`H<Pn
专著《诗性的燃烧——张承志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RT=(vq @
学术随笔集《客家漫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e
XGdC
主编“读网时代”网络文化丛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EVvuXI
编选《中国现代新人文小说》(当代部分,5-8卷),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lWYgIpw
(四) 刘俊 6/ thhP3`-
1964-,教授,博导,南京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兼职有: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 y{\K:
8(A+"H(
研究成果 a)Ca:p
《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花城出版社,2000年。
yY42+%P
《从台港到海外――跨区域华文文学的多元审视》,花城出版社,2004年。 jPNm $Y1
《跨界整合――世界华文文学综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 [P23.`G~J
《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VlQaT7Q
《情与美――白先勇传》,花城出版社,2009年。 A5> ,e|
^h@1t FF
主编“跨区域华文女作家精品文库”(十本),花城出版社,2004年。 Ui`Z>,0sFi
(这套文库包括:朱天文《画眉记》、朱天心《采薇歌》、苏伟贞《世间女子》、施叔青《愫细怨》、欧阳子《魔女》、张晓风《秋千上的女子》、严歌苓《白蛇》、钟怡雯《惊情》、黎紫书《出走的乐园》、张翎《盲约》)。 UjU*`}k3
《海外华文文学读本•中篇小说卷》,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8AGs,
kW@,P.88
参与编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X L[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IPhV|7
8 3wa{m:
研究课题 p|z\L}0
“世界华文文学中的‘复合互渗’现象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we4G
5
“世界华文文学中的跨区域跨文化现象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gz? ]]-H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子课题“海外华文文学的区域发展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OA_Bz"
“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之子课题“台湾香港地区:特定时空下的文学制度”(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HK|xO(
(五) 马俊山 =;9*gDf D
1956-,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戏剧及文艺思潮。 aD1G\*AFJ
主要著作: VE<&0d<
《曹禺:历史的突进与回旋》(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 ^hhJ6E_W
《走出现代文学的“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t,BNsWB
《戏剧艺术十五讲》(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
《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等。 6p
X[m{
研究课题 G.3qg%
一、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5BB018),主持人。 1Y"[Qs]"mU
二、中国近现代戏剧史,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项目,主持人。 ,iXE3TN;W
(六) 沈卫威 d?RKobk
1962-,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适、茅盾和东北流亡文学史研究,均居国内学术界的前沿,美国、台湾、香港地区对这4项学术研究均有相应的评介和赞誉。尤其是胡适研究,已形成系列成果和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在海内外具有相应的社会影响。 MZGN,[~)6
$q]:m+Fm
主要著作 6OJ`R.DM`
《胡适传》(1988) 4}FuoQL
《茅盾传》(1991) 7u"t4Or
《东北流亡文学史论》(1992) HL;y5o?
《自由守望——胡适派文人引论》(1997) }|rnyYA
《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1999) Vx5ioA]{
《吴宓传》(2000) yIBT*,4
《胡适周围》(2003) %(GWR@mfC
《大学之大》(2007) KLW#+vZ
《“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事》(2007) .'md `@t
《望南看北斗:高行健》(2011) 6b9 oSY-8
《大河之旁必有大城——现代思潮与人物》(2011) 6Y^UC2TBs
《民国大学的文脉》(2014) =v-BzF15
(七) 王彬彬 zY\pZG
1962-,教授,博导。 ]sBSLEie
'
在研究生阶段即经常性地发表文学评论方面的文章,《良知的限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何其芳文学道路批判》《残雪、余华:真的恶声?——残雪、余华与鲁迅的一种比较》等文章写于研究生时期。 {_0m0
8
1996年1月出版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第一本文学评论集《在功利与唯美之间》,这是陈思和、王晓明两位先生任“总体策划”的“火凤凰新批评文丛”之一种,书中收的,泰半为研究生时期文章。 8A{n9>jrb
批评文章后来结集的有《为批评正名》(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城墙下的夜游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一嘘三叹论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rPoPs@CBD
研究金庸、王朔、余秋雨的《文坛三户》,2001年12月由大象出版社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9年再版。 a?bSMt}
最初主要写当代作家评论。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问题发生兴趣,对20世纪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关系尤其留意,进而发展到对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的研究。这方面的文章结集的有《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人民文学出版2004年)、《往事何堪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并未远去的背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即将出版的有《磨戟认前朝》。 GAONgz|ZI
在九十年代写了许多杂文、随笔,总体上内容杂乱,进入新世纪后则写得很少。这些文章结集的有《死在路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独白与驳诘》(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给每日以生命》(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年)、《当知识遇上信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N#8D<ULd
偶尔写点关于鲁迅的东西。1999年5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鲁迅:晚年情怀》,书中对胡适做了粗暴否定,后来颇有悔意。此外有关于鲁迅的论文《许广平在改写鲁迅中的作用与苦衷》、《鲁迅对鹤见祐辅<思想•山水•人物的翻译》《<野草修辞艺术细说》《鲁迅研究中的实证问题》等,计有数十篇,已结集为《鲁迅内外》,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x8I=I"Sp
'
,L>UIXw
研究课题 q_eGY&M
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 N|[P%WM3
(八) 吴俊 ZS0=xS5q)
1962-,教授、博导,研究方向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文学批评和鲁迅研究。目前正进行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的研究。 4fPbwiKj
". jY3<bQg
著作: <11
pk
鲁迅评传,百花洲文艺1997/12, ?bwF$Ku
孟森学术论著(编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6 %[(DFutJY+
鲁迅学术论著(编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6 9 p6QNDp
东洋文论(译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8 jE!<]
林琴南书话(古籍整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 FSZQ2*n5
文学流年——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广州出版社2000/1 fx@Hd!nO~"
大学活叶文库第15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5~Vra@iab:
初中生背诵诗文,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1 N yT|=`;
大学写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Xi_bTAyAW
(九) 张光芒 ({=:
N
1966-,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启蒙文化思潮等。 X2b<_j3
-QR&]U+
著作: p9]
008C89
《启蒙论》(专著,上海三联书店2002.7) i=$##
《决绝与新生——五四文学现代化转型新论》(专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10) lA[BV7.=7
《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专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7) m89-rR:Kc
《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专著,上海三联书店2006.4) [<m1xr4"k
《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 nO^aZmSu
《混沌的现代性》,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f\CJ |tKX
R2kR
研究课题: 4B>N[#-0=
已完成: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启蒙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持)、 #rSm;'%,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子课题负责人)、 _[ml<HW]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理性的追踪”(主持)等。 ^|yw)N]Q/
hwkm'$}
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人性话语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持)、 /wplP+w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子课题负责人)等。 YTH3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