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3
精华:
10
发帖: 10215
流量: 9892 M
威望: 10611 分
介绍博友: 5933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群组: 考博英语
注册时间: 2006-03-20
最后登录: 2025-04-01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7年博士招生简章
根据学校 “关于编制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及招生学科目录的通知”以及“关于编制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及招生学科目录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中心实际,中心现已制定2017年级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案,经中心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审议通过后予以公布。 '4Fwh]Ee 6U.|0mG[ 一、导师人数与招生计划: 1j:aGj>{ 8ZLHN', 博导人数71名,硕导人数113名,合计189名。不含2016年新增博导33名、不含2016年新增硕导91名。 R=
F_U Ip:54 博士招生计划73名;硕士招生计划92名(含学术型57名,专业型35名),合计165名。 qmt9J?$k VpSpj/\m)' %"{P?V<-V 二、业绩考核与招生资格 FAM{p=t]HT i]Mem M- ㈠考核年限 fw&*;a
z 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考核测算这两年年限内导师的业绩。导师2017年的招生计划依据这两年的业绩考核测算结果进行分配。2016年1月1日以后取得的业绩,将纳入导师2018年招生计划分配的业绩考核测算年限。 ]wid;< f#ZM2!^! ㈡考核项目 Oi\ s 以课题、成果、SCI论文、主诊教授岗、国家及省人才项目为考核项目赋以分值进行考核测算,每名导师各考核项目的的赋值汇总后按总分排序列表,考核总分保留小数点后1位,结合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总数,按照排位结果依序确定导师招生资格名单。考核项目及赋值标准详见《研究生导师业绩考核项目赋值一览表》(附件一)。 Z
)c\B p$,G`'l ㈢论文要求 {
F<0e^* 统计“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署名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SCI论文。对于SCI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的界定及考核赋值,详见《SCI论文 “共同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的界定标准及考核赋值一览表》(附表二);对于《Oncotarget》、《Medicine》、《Scientific Report》三大杂志按影响因子降一个档次区间计算。 1hw.gn*JK> EV( F!& ㈣课题要求 kN/YnY*J< 导师本人在考核年限内主持的国家级或省部级在研课题。具体经费及在研时间以上级下达合同任务书的执行时间段为准,参照学校要求,延期课题不计算。 |3~m8v2- C+'-TLeu ㈤千人计划及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以到岗为准,从引进的当年起,按照博导每人1名博士指标,由学校以“重点保障计划”单列下达连续三年,第四年纳入本中心统一组织的导师业绩考核计划分配,依据测算排位结果确定是否具备 (xo`*Q,+ 招生资格;硕导每人1名硕士指标,由中心连续支持两年,第三年纳入本中心统一组织的导师业绩考核计划分配,依据测算排位结果确定是否具备招生资格。 # `^nmC/F AUD)=a> ㈥目前在国(境)外或准备出国(境)的导师,如已在人事处备案承诺2017年6月30日前回中心正常工作的导师,可纳入招生计划分配,否则不予具备招生资格。以人事处提供名单为准。 %np(z&@wi Fv]6an. ㈦博导1955年8月31日或硕导1960年8月31日以前出生者,根据学校文件精神原则上不再安排招生。 azZtuDfv :a{dWgN 三、博士招生计划分配原则 Al?
%[-u c!E{fS P ㈠总招生计划73名,含基本计划49名,重点支持计划2名,重点保障计划11名(含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5名计划),优生优培资助计划6名(2015级转博2名+2017年直博4名),国家重点基地计划5名(华南国家重点实验室4名+临床试验研究中心1名)。因招生计划有限,博导原则上仅分配1名博士指标,鼓励招收免试直博生。 },d^y:m g(pr.Dw6 ㈡基本计划49名:依据博导业绩考核测算结果依序分配。 S${%T$> =0?5hxM d ㈢重点支持计划2名:按照学校下达名单分配(贝锦新、蔡清清)。 Tw';;euw AO8 #l
YP? ㈣重点保障计划6名:按照学校下达名单分配(林东昕、吴晨、周斌华、周鹏辉、夏小俊、谭静),如未能如期到岗,学校收回计划。 6CFnE7TQf AZ(zM.y!#_ ㈤优生优培资助计划(2015级硕博连读2名):按照学校下达名单分配(贾卫华、康铁邦)。 (kR
NqfX ?wHhBh-Q ㈥优生优培资助计划(2017级直博4名,硕博连读8名):按照学校下达的具有优生优培招生资格的12名博导名单分配,4名博导可招收优生优培直博生,8名博导可招收优生优培硕博连读免硕生(占本中心8名学术型硕士指标)。学校下达具有优生优培招生资格博导名单:马骏、李升平、陈忠平、郑晓峰、贾卫华、徐瑞华、高嵩、黄蓬、康铁邦、曾木圣、曾益新、麦海强。中心将根据生源及导师情况确定12名导师之中具有招收优培直博生的4名导师名单。 ry|a_3X(I XQ=% a5w ㈥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基地计划(负责人曾益新)4名:分配曾益新、关新元、刘强各1名,余1名纳入基本计划分配。 U@q
5`4-!8 z6)N![X ㈦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基地计划(负责人洪明晃)1名:分配给导师洪明晃。 rG?5z" ho$}#o ㈧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计划5名(重点保障计划):以“导师组”名义招生,学生入学后根据课题及北生所导师面试结果再确定所属导师组,导师组名单由本中心导师(按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所列名单)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导师配对组成。 +\f
tSm> &?y@`',a0{ ㈨未获博士招生指标博导可与硕导一起测算排位申请分配 “学术学位”硕士指标。对于仍未获得“学术学位”硕士指标的博导,如属住培专业基地者,可参加测算排位申请分配 “专业学位”硕士指标。如学校有博士招生计划增加,将按排位依序优先分配给未获博士指标或硕士指标的博导。 7C'@g)@^/ B9|s`o)! 四、硕士招生计划分配原则 LBq2({=" 0uD3a-J ㈠招生总计划92名,含学术学位硕士招生计划57名及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35名。因招生计划有限,硕导原则上只能分配1名硕士指标,获得招生计划的导师鼓励招收免试硕士生。 ;.AMP$o`(Y j_5&w Znq ㈡学术学位硕士招生计划57名:按照本中心百人计划引进人才连续支持两年政策分配计划5名(冯琳、施木德、郑健、左志向、刘泽先),优生优培博导招收硕博连读免试硕士生计划8名,校优青计划支持1名,余43名硕士计划,将对未博士招生指标的博导与硕导进行业绩考核测算排位,依序确定排位前43名的导师具有“学术学位”硕士招生计划。 @U!&XZ]h =COQv= GT ㈢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35名:依据各住培专业基地的导师人数按比例测算出各科室“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分别是:内科专业基地5名(含内科3名、生物治疗中心1名、综合科1名),外科专业基地15名(含结直肠科2名、头颈科3名、胸科4名、乳腺科1名、胃胰科2名、肝胆科2名、泌尿外与神经外科1名),妇科专业基地2名,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1名,放射科专业基地2名,超声医学科专业基地1名,核医学科专业基地1名,放射肿瘤科专业基地6名(含放疗科4名、鼻咽科1名、中山市人民医院基地计划1名),麻醉科协同基地2名。未能分配“学术学位”硕士计划但属住培专业基地的博导及硕导可参加各科室导师业绩考核测算排位,在各科室“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范围内,由科室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招生导师名单并报中心审批。 OCu_v%G0 c3GBY@m 五、补充说明 s<LnUF1b 根据导师业绩考核结果,现已拟出“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导师名单”(附件三)、“2017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导师名单”(附件四)及“2017年各住培基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附件五),目前在国(境)外或准备出国(境)的导师,如经人事处核实后不能在2017年6月30日前回中心正常工作的,将退出招生导师名单。 ~~|Iw=: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ed8Q-m 二〇一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R1|=kGU 附件一:研究生导师业绩考核项目赋值一览表 842v^ 2 附件二:SCI论文 “共同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的界定标准及考核赋值一览表 -BP10-V 附件三: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导师名单 g4k3~,=D3 附件四:2017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导师名单 mS[``$Z\! 附件五:2017年各住培基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7[P-;8)t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