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笔记 S+*
>""=
第一章 绪论 Fl*<N
1.什么是教学?教学有哪些任务? >CwI(vXn
●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he:_p$x
●为什么说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任务? [.6bxK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场所,是专门教育机构,其中有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一定的方向与规定,进行有组织的教育工作。 /
%)
(Uz
另一方面,就学校实施的教育途径而言,除教学以外,还有生产劳动、体育运动、各项竞赛,还有党、团、队及其他课外活动。但在这些中间,教学是最基本的。这是因为它所产生的教育最全面、最深刻、最系统,占去的时间也最多。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主要是由它的各科教学质量来决定的。 :B\$7+$v
教学是社会经验在生产的主要方式;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主体部分和教育基本途径。 .v-2A);I
教学的任务:包括思想品德的培养、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技巧的获得、身心各种能力特别是智力、创新及时间能力的发展,以及健康审美情趣乃至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完美个性的形成。 _xBh
Mu2f
中心任务: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实施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4UK>Vzn
2.教学论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有何联系和区别? ^ >
?C
●教学论研究对象:在于探讨教学的本质与有关规律,寻求最优化的教学途径与方法,以达到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目的。 0uIBaW3s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个体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就这一点说,它与教学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为在许多地方它给教学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它并不涉及教学的方向与内容。因此,它与教学论的界限与范围显然是不一样的。 Nq|y\3]
学科教学法主要研究的是:不同学科的教学法。它所讲的内容也应该是属于规律性的东西。但它必须根据并充分体现本学科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它和教学论的关系属于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显然,这两门学科谁也不能代替谁,各有其独立的范围。但是,这两门学科之间也极为密切的:教学论为各科教学法提供了一般的理论基础。反过来,各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也会丰富教学论的内容。 D *IeG>%
● 教学论的一般研究方法有哪些? /c6]DQ<?
观察法,经常可以使用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个案法,对于具有某种特殊性的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入了解。文献法,利用学校有关文献、记录进行研究,对学生作业分析也属于这种。调查法,包括书面与口头的。经验总结法,实验法。 wA6E7vi'
●●●●●3.教学活动中包含哪些要素?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P+C5
s
教学活动的七个要素: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环境、反馈、教师。 }:QoY Nq
教学诸要素之间关系:教学的最终任务是要达成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是否达成要从学生身上来体现。为了达成目的,必须通过课程和方法中介。这种影响情况如何?目的任务是否已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这就要看从学生方面发挥来的反馈信息如何来判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环境都会对教师和学生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教师和学生也会对环境发生反作用。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设法控制或适应环境,使其对学生产生有利的影响。由上可知,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要靠教师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说,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或者是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向前面也已提到的,整个教学活动都是为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服务的。也可以说,一切为了学生,而且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完成目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NG23
第二章 过程论 *SlWA)9Y
●●●●1.教学过程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
-Owb@Nw
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 px(~ZZB"
教学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一个包括认识和交往实践两个方面的活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与交往实践统一的过程,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 [Z&<# -
教学过程特点: oel?w e6
(1)、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约与社会的需要 首先一定学校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其次,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还要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一定的教学目的总和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相适应的。再次特定的社会价值、民族心理对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的决定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O1+yOef"k
(2)、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和促进 发展具有三个方面含义:身体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健康与各部分的功能;智力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智力、能力和技能技巧等;非认知心理因素的发展,包括情感、兴趣态度、意志、性格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教学受制于学生发展的水平;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8Qj1%Ri:U
●●(3)、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 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各以对方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其中教师事主导者,学生是主动者。(1)教师和教的活动起主导作用 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他遵循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本应由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而应当引导、启发、帮助和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学习。(2)教师的教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 首先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对教师所施予的影响,并不只是消极的接受,而是以能动的主体的姿态去思考和抉择,主动积极的作出反应。其次,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教的行为,目的是引起学生学得行为。教师教的过程,也就是为学生学的服务过程。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是检验教师教的依据。不仅如此,教师的教只有依赖于学生的学,依赖于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Q'?VLv|@
(4)、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 教学过程中的每一要素都在产生一定的力,但最终导致教学最佳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之力简单相加,而是在诸要素之间中形成一种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