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名词解释与习题练习 !]!9 $6n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DZ5h<1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0ac'<;9]zP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b"~Ct}6f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B{Lcx ~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Z`@< O%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H=_k|#
/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h/#s\>)T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0 oHnam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C6O<A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ZRoOdo94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x% Eu.jj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8SC~ha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7vK}aOs0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0'^zIL#.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VW\~O
H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J(x42Q}*S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bA3pDt).p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EX,)MU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1J|TlK
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Fu#mMn0c
适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o_ SR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55|o\V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a$'=a09
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D2}E>U;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j`kw2
(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I:%O`F
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w>$2
相对温度:大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最大水汽压之差. 'Ijjk`d&c
饱和差:最大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J^BC
蓄水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 hM @F|t3
土壤质地:机械成分的组合不同百分比. ?Wm.'S'to
基因型: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 wWR9dsB.;
等位基因:决定一个性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组合. VXtW{*{"
基因库:在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合. <kr%ylhIu
基因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叫基因频率. -Am~CM
基因型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叫基因型频率.
J 4E G
哈-温定律:在无限大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内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均等,并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无论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达到遗传平衡. PI0[
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因为在一个很大的种群里,如果不发生突变,根据哈-温定律,不同的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但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内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由于隔离,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种群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产生的误差所引起的,这样那些中性的或不利性状在种群中继续保存下来 >O:j.(*!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p%v+\T2r
生命表:用来描述种群生存与死亡的统计工具. wLf=a^c#
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或得数据编制得生命表. v&GBu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 J`8bh~7
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7Bhi72&6
边缘效应: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C|J_!
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Wl:vO^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yG@KG
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又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记作 rm. MR@*09zP(?
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 v~N8H+!d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 9_mys}+
邻接效应:当种群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 [p+6HF
-3/2自疏法则: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 }. x&}FqXE
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 9oL/oL-J/
领域行为:生物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 5};Nv{km^2
领域性:生物具有领域行为的特性叫领域性. ]$'w8<D>t,
集群:动物聚集在一起叫集群. }l/!thzC
阿里规律: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剩和种群过低或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产生抑制性的影响. "+2Hde1
社会等级:一群同种的动物中,每个个体的地位有一定顺序性或序位,其基础是支配-从属关系,这种顺序性叫社会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