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3
精华:
10
发帖: 10285
流量: 9968 M
威望: 10682 分
介绍博友: 5942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群组: 考博英语
注册时间: 2006-03-20
最后登录: 2025-05-15
|
四川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拥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文化底蕴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iuQ.I 一、培养目标 +SV!QMIg 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K5 8C 二、招生计划 %Y`)ZKh
四川大学2022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2100人左右,实际招生人数待国家下达2022年招生计划后,综合生源情况适度调整。上述招生计划包括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的招生计划,也包括“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科研经费博士”等专项计划。 L #vk77 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除国家专项计划和工程博士外,四川大学原则上不招收定向生。确需招收定向生的博士招生院(系、所),其招收人数须控制在年招生规模的5%以内。定向生录取前须与学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非定向生的人事档案必须转入我校。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即为录取类别,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 ^CwS'/fdN 请考生在网上报名前务必仔细查阅报考院(系、所)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及时了解报考单位的招生计划和导师招生情况等信息。 9MRe? 三、招生方式 cCtd\/ \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采取“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按考生来源分为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三种招生方式。 IxG0TJ_
1.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进行考核选拔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 Z_<Wr7D 2.硕博连读:从本校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 .:['&; k 3.直接攻博:面向校内外具有推荐免试资格且符合四川大学接收推免条件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拔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招生方式。 U,/9fzgd 四、学制和学习方式 i#lO{
]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至4年。 )N
^g0L 博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两种。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人员,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要求全脱产在校学习。四川大学仅在工程博士领域招收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其余学科专业均只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5kg3OO 五、报名 h8SK8sK< (一)报考条件 4s&koH(x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n]Jfd I 2.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生(最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非学历教育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能报考);境外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者(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提交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认证报告)。 8-vNXvl 3.身心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 F&{I 4.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正高职称专家推荐。 bO{wQ1)Z_ 5.符合博士招生院系所提出的其他报考条件。 ;@u+b0
j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者(以下简称骨干计划),除满足(1)-(5)的条件外,需提供生源所在地教育厅盖章的《报考202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2ap0/l[ 按照教育部文件:“将骨干计划集中安排到本单位优势学科专业”的要求,四川大学2022年的骨干计划将仅安排在部分优势学科专业招生,接收骨干计划报考的专业将在《四川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中注明,未注明的专业不接收骨干计划的考生报考。请相关考生仔细查阅。 9s6d+HhM 7.报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者需提供《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 ab5z&7Re6 8.在职考生报考四川大学定向或非定向博士研究生需取得所在单位同意并提供证明。 G0h7MO%x 9.已获学士学位(但未获硕士学位)6年或6年以上的人员,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可视为同等学力人员,需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Hb *&& (1)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该专业或相近相关专业工作6年或6年以上; 4~{q=-]V (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所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文章; Y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