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考研时就从论坛里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料,今年我有幸考上复旦中文系影视文学专业的博士生,所以将我考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跟大家分享,希望可以给同样想考复旦中文系的博友们一点启发。 eTemRNz
先说说我的教育背景吧。我本科是复旦新闻学院的,毕业后就直接工作了,工作三年后考上了上戏电视文艺编导的定向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发觉研究电影和电视剧挺有意思的,于是参加了今年的复旦考博,原本只想试试的,想不到一举中的,我觉得是运气大于实力吧。 '8K5=|!J
言归正传,说说我的考博经验。由于我一直是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的,所以没有其他学生有那么充裕的复习时间,加上我从去年开始就经常出差,只能用零碎的时间,例如坐飞机、等飞机、在办公室的间隙来看书。我知道考博不比考研,前者招生少、题目难,因此我用了半年多时间来复习。 O-y/K2MC*
一、英语。 :0x,%V74_!
复旦考博英语是出了名的bt:词汇题基本上没几个认识的;完形填空没有选择项;阅读看得懂做不来;翻译直接中翻英。大多数考过博士的人都建议做真题,但是复旦考博2008年之后的英语卷子出题人就一直在换,因此从题目的相似度上来说,不及2007年之前的,但是这也不是意味着真题不重要,我前后每套真题做了三遍。当然,我复习下来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复旦的英语教材。哪怕出题人再怎么变换,都是复旦的老师,因此掌握了复旦的教材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摸对门路。我用的是《研究生综合英语》第一册和第二册,也就是复旦研究生英文课的教材。这两本书编写的还是不错的,我把每篇文章都认真看了两遍,并且熟悉其中的词汇,尤其是课后练习题,一些题目考试中还会原封不动的照搬上去。我觉得看熟复旦的教材能迅速体会到复旦英语的特点,这样在考试时候就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wl1i@&9
我的教材也很简单,就两本书。一本是真题,每套反复做三遍。还有一本是金圣才编写的《考博阅读理解150篇》,每天做两篇,遇到不懂的单词及时搞定,久而久之词汇量就大了,这样我就不用专门背词汇了,可以省下很多时间。结果我英语考了73分,不算特别高,但是超过分数线18分。 |1wfLJ4--l
二、文史哲综合。 A}p mr
这是每个考复旦中文系博士的人都要碰到的课程。很多人说中文系难考,难就难在其没有任何参考书目。虽然网上有比较完整的2003年-2010年中文系文史哲综合真题,但是像我这样不是文史哲专业出身的人,还真的很吃力。这门课我花的时间不比英文少。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这门课主要是考名词解释,尤其2010年,考了10个名词解释,于是大多数像我一样的博友就理所当然地认为2011年也会考名词解释。于是我还特地买了齐鲁出版社的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的复习书籍,问好友借了中文系的相关书籍,还从网上down了很多语言学、哲学和历史的东西,甚至于连《文史哲大辞典》都梳理了一遍,整理了不下百个的名词解释。 r:lv[/D
但是——谁知——竟然——最后考试完全跟我复习的一点都沾不上边。考试总共三道论述题:1、谈谈胡适在教育学、文学、哲学等某一方面的功过,并对其功过做评价。——现代文学30年中,胡适是最有争议的人,一般教科书都不怎么介绍他太多篇幅。2、谈谈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并且谈谈对当今普通话政策的看法?——这个大概语言学专业的人会有点优势吧。3、请从审美角度谈谈不同民族的审美差别——OMG,我连审美的定义都不知道。记得考试当天,还有考生问监考老师“有没有发错卷子?”,可见上当的不止我一个人啊,这纯粹就是裸考了! e\%+~GUTC=
文科考试的好处是,无论你懂不懂,都要尽量填满,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写了整整10页(一共12页纸),最后考了68分,过线了。所以这门课我也不知道怎么给大家复习经验,只能说复旦中文系的题目是变幻无常。 8\HL8^6c5
三、中国电影文学史 xDU>y
其实我在专业课上花的时间很少,大概只有一个多月吧。一来我是真不知道怎么复习才好,毕竟相关书籍那么多,二来我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时,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自认为大致脉络还是清楚的。所以,我就从网上下载了一些书籍,例如《中国电影文学史》等等。另外,就是多关注导师的博客,至少知道导师的兴趣所在和研究方向,那么再从中找些相关的文章看看。我的导师是共和国同龄人,所以他对中国早期电影特别感兴趣,正好我硕士论坛写的又是中国早期电影,所以这方面我觉得还是挺幸运的。 1$T;u~vg
考博是三道论述题,大致是“谈谈在技术发达的今天,电影剧本是否重要?”、“中国电影进入亿元票房时代,电影市场需要怎样的改进”之类的。应该说,题目很活,如果你有想法的话,可以写很多,没有任何特别专业的点,就是看你的思路和想法。因此,我个人建议还是要多看书,多看电影,哪怕没有时间看电影,看那些剧情介绍也是好的。这门课我考了86. ms2y[b
四、面试。 oU`8\n](
中文系的面试是考试第二天下午进行的,就是说,无论你初试过了没有,都要参加复试。复试共有三位老师——导师和专业的其他两位老师。内容就是一分钟的英语自我介绍,这个是形式,老师很hd,不会就你的介绍提问。二是抽取一道题目回答,如果第一次抽的题目无法回答,可以抽第二次,顶多抽三次,当然,你抽了三次题目后,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希望了。三是老师们会提问,跟你沟通沟通。总的来说,面试气氛还不是特紧张。 qpzzk9ba[
我们这批共有11人参加面试,大家抽签决定顺序,我是最后一个。前面10个人平均每人面试20分钟,长的有30分钟。到我时,我先说了一分钟英语自我介绍,然后就抽屉了。这回我要感谢我的硕士导师,要不是她鼓励我写郑正秋的《姊妹花》,我的面试就不会那么顺利了。我的题目是“请你谈谈郑正秋电影创作的历程和他思想的转变过程”。当时抽到题目,我心里实在太兴奋了。当初写《姊妹花》,把所有关于郑正秋的资料都看过了,于是我啪啦啪啦地说了一大堆,连郑正秋的生平、何时去世都说了,听的旁边两位老师目瞪口呆,以至于他们最后都不怎么提问了,导师直接说“你基础很扎实,不用多问问题了”。我的面试时间很短,我看了看表,大概只有10分钟左右,临走前,导师说,等分数出来后再跟他联系。虽然我不知道导师是否跟所有人都这么说过,但是至少当时他ms对我的表现很满意。 |&OW_*l
五、联系导师。 F5la:0fb
说来惭愧,我在考博前都没有跟导师通过一个电话。仅仅是从网上搜到他的email,然后写了封表示想考他博士的mail,导师回信说“欢迎报考”。我知道面试这天,才真正见到导师长得什么样子。当然,大家千万别学我,还是跟导师多联系总归没错的。我是运气好,面试的11个人中,有5个人是跨专业的,关键是没有中文系电影学专业的,否则咱们都要陪考了。 P"d7Af
说句题外话,当初决定回母校读博,还是听说复旦的考博相对来说很公平,就是以分数说话,基本上每个老师招的博士生都是分数排名第一的。这也是我当时忽略了跟导师联系的根本原因,脑子里都是“反正考不到第一就没用”的思想,大家千万表学我哦。 IX@g].)C
现在开学一个月了,重回复旦校园,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油然而生,工作后才发觉读书的可贵,好在我还有四年可以享受校园生活——尽管又是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但是当自己真正喜欢读博时,坐在课堂里是很幸福的——因为我是“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