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一校两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1358”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下的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lR`.V0xA lYr4gFOs 我校2025年在34个学科专业(见招生专业目录)招收
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欢迎各位有志青年积极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XB:E<I'q!3 V{\
1qg{ 一、招生方式
gl2l%]=\' OF; "%IW~} 我校2025年将通过以下三种招生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A,7* 52U SaRn>n\ (一)直接攻博:在我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内,接收校内外获得2025年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直博生。
U><$p{) N%=,S?b (二)硕博连读:从本校学制内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选拔具有较强的科研潜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的优秀硕士生攻读博士生,提前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B ?'Mu* 9c5DEq (三)申请-考核:面向校内外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已经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由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人向我校提出申请,各招生学院对申请人提交的
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考试和学科学院组织的考核环节,最终根据考核情况择优录取。
_BCq9/ GNW.n(a 二、报考条件
)U8=-_m SWT)M1O2 (一)基本要求
bcAk$tA2 1] .m4vC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6.|[;>
Km "od2i\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品行优良,无任何违规违纪违法处分;
Tv|iCYB? e YiqT Wn: 3.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的科研潜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T]\'D&P~D ]L3MIaO2T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n9Vr*RKM) 3]7j,1^ 5.满足所报考学院及
导师根据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规定的相关要求,具体要求见各学院招生办法。
L_M(Lj ZJ/K MW (二)直接攻博
#TB
3|= <EY{goW 除满足“(一)基本要求”外,考生须同时满足《北京林业大学2025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
~h3~<p#M` I(z16wQ (三)硕博连读
@S&QxE^ m+x$LkP 除满足“(一)基本要求”外,考生须同时满足《北京林业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办法》(北林研发〔2023〕33号)的相关规定。
Sb }=j;F
Lx|0G $ (四)申请-考核
u$D%Iz ezS@`_pR; 除满足“(一)基本要求”外,考生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zT>BC}~.b lnK#q.] 1.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或是应届硕士研究生(入学前须取得硕士学位);
%{?9#)) %Y9CZRY9 2.外语水平和学术水平需达到招生学院的基本要求;
"kjSg7m*: TK0W=&6#A 3.以硕士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的考生,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报考:
[n3@*)q's cNye@}$lu (1)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起至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
mrig5{ wR"17z7[] (2)获高级职称(含副高职)或获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外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书;
F!-%v5.y 7"OJ,Mx% (3)已取得拟报考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相关课程学习的成绩合格证明,须提供加盖研究生培养部门公章的成绩单;
RNt9Qdr4y *JZlG%z (4)在国家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2篇以上与拟报考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获得省部级以上且与拟报学科相关的科技成果奖励。
,vAcri
97 oqzWL~ (五)补充条件
aj<r= m>
*~tP 1.在境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学位认证机构出具认证报告(学士、硕士学位都在国外获得的,两学位均需认证);
,;f5OUl?[ 'X`W+=T$ 2.境外留学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报名,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名。
*;U<b rbl^ aik 3.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骨干计划资格申请平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首页-“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资格申请平台”,网址:
https://mz.chsi.com.cn/mzjh/stu/ )提交申请信息(所需材料可参考往年通知要求),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线审核通过后方可在我校系统中报名。
AJ)&+H uQ7lC~ 三、报考类别及学习方式
6h0}ZM Pz0TAb 我校博士研究生的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含专项计划)两种,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学术学位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就业考生和全日制定向就业考生;专业学位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就业考生、全日制定向就业考生和非全日制定向就业考生。
<(H<*Xf9 @Gy.p5J8 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录取后人事档案转入我校,户口按相关规定自愿迁入我校,毕业时采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非在职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除外),录取后不转人事档案、工资关系、户口,录取后由考生及定向就业单位与我校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就业。
?Cx=!k. C>SOd]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全日制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或学校规定年限内,应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或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