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硕士方向和学院领导、导师介绍 _?J:Z*z?
01 汽车能源与排放控制(万刚,陈礼璠,杜爱明等) ?>
SH`\
02 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靳晓雄,余卓平,左曙光,周鈜等) =sa bJsgL
03 汽车结构分析与安全性(高云凯.高卫明,王鸿雁等) u>I;Cir4
04 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吴光强,雷雨成,陈昌明,吴晓清等) F G5e{
05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孙泽昌,王哲,陈辛波等) f[$9k}.
06 汽车运行状态识别与监控诊断 -f!oq7U
07 机车车辆(赵洪伦等) kT
e0"
08 汽车市场营销(陈永革、马钧等) ee5QZ,
万 钢 校长 (国家863计划清洁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 Gkq<?q({t
万钢博士1952年8月出生,1981年在同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5年赴德国Clausthal大学机械系留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 jf'#2-
万钢博士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攻博期间发明了定量研究固体波传播的光学方法,并成功地把此方法应用于汽车低噪声设计,为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在此科学领域中的研究赢得国际声誉。 TRSR5D[
万钢博士1991年进入德国奥迪汽车公司技术开发部任高级工程师,负责开发计算机轿车整车虚拟开发工作。他负责研制的“轿车三维表面测试和快速成型系统”、“轿车动力总成三维运动向量测试系统及悬架运动自由行程包络图”、“三维人体CAD模型和实体拟和及轿车人机工程CAD系统”、“汽车风洞测试系统”使奥迪汽车公司在轿车虚拟开发技术上领先于世界汽车企业。 3cztMi
1996年万钢博士升任奥迪公司生产部和总规划部技术经理,负责信息化制造技术。他负责研制的“智能控制白车身表面质量检测系统”项目获得国际专利,并创造了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设备创新模式。1999年万钢博士在轿车生产线创建了三维激光在线检测和数字化异地实时质量控制技术,为新一代奥迪A4轿车顺利投产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内部操作规程,这是大众集团有史以来第一个由中国工程师牵头建立的操作规程。他在奥迪10年间一共经历了5 代新车型的开发及生产并熟悉汽车企业的投资、规划、开发、生产、质量控制等许多方面的工作,成为德国著名的汽车专家。 #7~i.8L
万钢博士与1994年和1995年先后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所指导的德国博士生在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课题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1999年万钢博士受教育部邀请成功组织了留德汽车工业博士工程师合作交流团回国巡回报告,洽谈合作,受到教育部领导的赞赏。 8LouCv(>
尽管国外的事业和生活一帆风顺,但万钢博士为了寻求更大的创新和突破,毅然回国。2000年万钢博士向国务院提出了开发洁净能源轿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受到科技部,经贸委领导重视和支持。2000年底,万钢博士提出了发展洁净能源轿车“中国平台计划”,目前“中国平台计划”的第一步已经在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和经委直接支持下启动。“中国平台”的实现,不仅将为我国提供一个节能环保的高新技术产品,而且将为我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闯出一条创新的道路。 ,0=@cJ
万钢博士现任同济大学校长、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时被科技部聘任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为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规划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方向,构筑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实施思路,并承担了重大专项中技术最为复杂、任务最为繁重的燃料电池轿车项目。 gbJz5EEq
主要研究成果: )^o7%KX
“四轮驱动燃料电池微型汽车”获2002年上海市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在德国奥迪公司主持7项工程开发项目(总经费高达3960万德国马克)均已产业化;主持完成“轿车产品开发链的研究”、“轿车动力总成运动向量测量和计算方法”、“快速成型和制造系统”、“轿车自身自动检测系统”、“车身制造在线检测系统”、“电动汽车预先技术研究”、“燃料电池汽车虚拟匹配开发”、“中国平台计划”、“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全球资源条件下上海发展清洁能源汽车的资源调查和发展战略”、“上海市发展清洁能源汽车的战略和政策研究”、“燃料电池轿车的开发”等项目。获世界专利1项、欧洲专利1项、申请中国专利13项。 2rK
<UPIq
出版著作:《让中国的汽车工业展翅飞翔》。 zXH CP.Rmg
发表论文: D{!NTr
主要有“Oberflaechenfehler von dem Lakieren erkenen”、“Automatic Body Inspection System in Serienproduktion”、“光测力学技术”、“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China”、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创新管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实践”等20余篇。 Y"U -Rc
余卓平 院长 b-x,`s
余卓平教授,1960年1月生,江西南昌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1985年获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不伦瑞克大学汽车研究所、大众汽车公司研发部、达姆斯达特大学汽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汽车学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汽车工业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专家库主任委员。 /o19/Pvwm
余卓平教授长期从事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和先进汽车技术。 (|PxR#{l<
主要研究成果:“汽车车内噪声预测、诊断与控制”获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燃料电池轿车核心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核心技术”、“汽车半主动悬架研究”等项目。负责“燃料电池轿车”和“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项目。 b6k'`vLA
出版著作:《汽车底盘技术基础》,参编《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和《机电一体化在支柱产业中的应用》。 >/DyR+?>4
发表论文:主要有“ABS抗路面不平度干扰研究”、“轿车车内噪声控制方法研究”、“减振器异常噪声的试验研究与分析”和“A New Suspension Vibration Model Applicable to the Study of High-Frequency Suspension Vibration”等58篇。 k
8;
靳晓雄 副院长 ttwfWfX
靳晓雄教授,1947年2月生,天津市人。1975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机电系。1985年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声振研究所进修一年。1995年获硕士学位,1998年获博士学位。历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汽车学院副院长、汽车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所长。兼任上海汽车噪声与振动工程中心副主任、上海汽车教育基金会理事。曾获宝钢优秀教学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4?AggqW
靳晓雄教授长期从事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研究方向为汽车噪声与振动的预测与控制技术,汽车结构模态分析与模态试验技术,汽车零部件及结构疲劳寿命预估与试验技术,汽车线传控制技术以及气动汽车等。 JKkR963 O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和完成科研项目1`0多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三等奖等奖励。 xM/B"SG2
出版著作:《工程机械动力学》、《工程机械振动分析》、《工程机械噪声控制学》及《汽车振动分析》等。发表论文60多篇。 cIO7RD$8
孙泽昌 副院长 _:,:U[@Vz
孙泽昌教授,1953年7月生,河北沧州人,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1年于该校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于同济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学院副院长、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主任、汽车电子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汽车电子教席责任教授、同济大学-Motorola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分会理事、电动汽车分会副理事长。 )bqfj>%#c
1996年前在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长期从事电力传动自动控制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之后在汽车工程系,汽车学院致力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为本科生及硕、博士研究生主讲过“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汽车网络与电力传动控制技术”等十余门课程。 0.~Pzg
主要研究成果有:“QFY-2汽车尾气分析仪”,该成果曾获1992年航空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汽车模型风洞建设与测试技术研究”获200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五年来作为项目组长、副组长和核心研究人员完成多项国家“十五”863计划和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 y6lle<SIu
1)“网络、总线、通讯协议的前期研究(863项目,组长”; IQS:tL/
2)“燃料电池轿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863项目,副组长)”; R^.oM1qu|
3)“燃料电池发动机(863一期项目,副组长)”; XM$HHk}L;
4)“燃料电池轿车整车(863一期项目,核心研究人员)”; TvE M{
5)“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研究(上海市重大项目,核心研究人员)”; iR9
$E
6)“清洁能源汽车在全球资源条件下的调查(上海市重大项目,核心研究人员)”。 ?Mg&e/^
目前承担的国家及上海市重大研究项目有: );wSay>%(
1)“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与控制器(863项目,组长)”; C|"h]
2)“燃料电池发动机(863二期项目,副组长)”; S;[*5g6a&x
3)“燃料电池轿车整车(863二期项目,核心研究人员)”; -bo5/`x
4)“车载信息终端与智能化仪表研制(上海市重大项目,同济大学项目负责人)”; (KDUX
t.
5)“现代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研究(济大学-Motorola合作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 0Ii*
"?s
kzG mDi
出版的著作有:参加编著《上海桑塔那—中国轿车丛书》、《汽车工程手册》。 ~6z<tyD^
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有:“感应电机转差调速系统的稳态矢量控制法”;“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功率平衡控制策略研究”;“汽车控制器局域网CAN技术应用研究”;“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型及参数识别”;“汽车网络发展趋势及分类方法”;“新一代电子控制汽车发电/起动复用装置研究”等。 7q<2k_3<
李理光 副院长 6eqxwj{S[
方向:动力机械与工程 V(mz||'*
马 钧 副院长 9kmkF,
方向:汽车市场营销 ufE;rcYE
eAh~`
楼狄明 同济大学第二联合党委书记 +:3K?G-
楼狄明教授,1963年7月生,浙江东阳人。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9年获上海铁道学院硕士学位。历任上海铁道学院助教、讲师,上海铁道大学副教授、机械系副主任、系党总支书记,同济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兼系党总支书记、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汽车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所长、第二联合党委书记。兼任上海市内燃机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大功率柴油机分会委员、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会员、《柴油机》特邀编委、教育部能源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常务委员、铁路高等工科院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999年5~7月为法国彼埃尔与玛丽亚.居里大学访问学者。曾获铁道部优秀教师、上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上海英特尔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称号。
K,{P
b?
楼狄明教授长期从事热力发动机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柴油机结构CAD/CAM及性能优化。 f 4CS
主要研究成果:“TJ-65 型涡轮增压器的研制”,获199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博览会金奖;“内燃机活塞裙部润滑的优化设计”获1993年“上海市科协第五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评选三等奖”;主持“车用柴油机复合增压系统的研究”、“JN295D型直喷式柴油机的研制”、“280柴油机高强度组合活塞的研制”、“高性能机车柴油机连杆的研制”、“376ZLQ扁钟罩型涡流室柴油机关键技术研究”、“轿车排气系统软件包开发与应用”等。 {3F;:%$`c
出版著作:参编《中国内燃机工程师手册》。 F+mn d,3
发表论文:主要有“大功率机车柴油机组合活塞损坏机理的研究”、“钢顶球铁裙组合活塞三维接触分析”、“柴油机铰接活塞二阶运动的模拟计算与分析”、“内燃机活塞设计开发的预测技术”、“柴油机谐振复合增压技术的应用”等40余篇。 "c8
-xG
汽车结构分析与安全性方向简介 @sUYjB
一、总体介绍: (3Hz=k_
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结构分析与安全性方向主要从事汽车车身设计及其结构分析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目前主要承担汽车车身结构现代设计方法研究、汽车车身结构分析及优化研究、汽车车身轻量化研究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和行业技术服务方面的工作。目前研究所承担了有限元方法、汽车安全性等研究生教学工作。 f8yE>qJP
二、教授介绍: 36mp+}R#
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高云凯、高卫民、陈昌明、王宏雁、吴宪)。 f%fD>a
高云凯 (GAO YUNKAI)男,1963年11月生,黑龙江宾县人。1995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今吉林大学)。曾任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同济大学副教授。现任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学院车身技术研究所所长、美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 22aS
<@}
长期从事汽车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是汽车车身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T$jV:GB
主要成果有:参加的交通部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JT6120高级大客车成套技术开发”获得1993年国家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科技成果一等奖;参加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汽车动力总成弯曲振动及其控制研究”等10余项;主持机械工业部科技项目“轿车车身结构静态与动态特性分析模拟与优化研究”等6项。 %5#ts/f
出版著作有:中外汽车构造图册车身分册和福特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手册。发表论文15篇,主要论文有:“Research of Automotive Body Geometrical Modeling CAD System―ABGD”、 “轻型客车动力总成弯曲振动固有特性的有限元计算及结构修改灵敏度分析”、“轿车车身模态修改灵敏度计算分析”、“轻型货车横向耦合振动分析与控制”等。 eT33&:
n4
高卫民教授曾在德国达姆斯达特大学作访问学者。承担国家及省市科技研究项目10余项,行业科技服务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一部。 ~d]X@(G&
陈昌明副教授曾承担科技科技服务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
ng!qN
王宏雁副教授曾在德国达姆斯达特大学作访问学者。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今吉林大学)。承担国家及省市科技研究项目10余项,行业科技服务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一部。 )Il)
H
吴宪副研究员曾承担科技科技服务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4D+S\S0bk
z,pKyInw
三、研究所主攻方向及相关研究成果 4&b*|"Iw
1、汽车车身结构设计 rCt8Q&mzf
包括电动车车身结构研究、汽车车身现代设计软件研究与应用、基于知识的汽车车身设计系统(KBE)研究、汽车车身轻量化结构研究等。所用软件IMAGEWARE-SURFACER, UG, CATIA Jbv66)0M
2、汽车车身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j#:IG/)GL
包括车身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及优化设计、车身结构振动分析及控制、汽车被动安全性设计分析等。所用软件HYPER-MESH, ANSYS, PAM-CRASH/SAFE,PAM-SYSTUS je_:hDr
汽车电子技术控制方向简介 Hw"LoVh
一、专业情况 Rq`B'G9|c
汽车电子专业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主要专业之一。 F|mppY'<J
该专业是基于现代汽车对电子技术的更高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方向,专业内容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现代汽车动力控制系统,汽车电子网络与控制、嵌入式车载控制器、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X5[.X()M4
该研究方向目前主要承担了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燃料电池轿车”的动力控制系统,以及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蓄电池、智能化仪表、通信网络等控制与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同时,该方向与国内外知名的汽车电子厂商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目前已成立了“同济大学-摩托罗拉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以期加强国际合作。 u={A4A#
二、师资队伍 O_vCZW
a3
该研究方向现有教师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 7 )
Q>R
;t6)(d4z?
孙泽昌 (sun zechang)1953年7月生,河北沧州人,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1年于该校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于同济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学院副院长、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主任、汽车电子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汽车电子教席责任教授、同济大学-motorola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分会理事、电动汽车分会副理事长。 1996年前在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长期从事电力传动自动控制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之后在汽车工程系,汽车学院致力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为本科生及硕、博士研究生主讲过“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汽车网络与电力传动控制技术”等十余门课程。 主要研究成果有:“qfy-2汽车尾气分析仪”,该成果曾获1992年航空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汽车模型风洞建设与测试技术研究”获200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五年来作为项目组长、副组长和核心研究人员完成多项国家“十五”863计划和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 !*I0}I
~
1)“网络、总线、通讯协议的前期研究(863项目,组长”; [f ._w~
2)“燃料电池轿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863项目,副组长)”; #bIUO2yVo
3)“燃料电池发动机(863一期项目,副组长)”; Dx1f<A1
4)“燃料电池轿车整车(863一期项目,核心研究人员)”; 79HKfG2+KB
5)“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研究(上海市重大项目,核心研究人员)”; {Q?\%4>2
6)“清洁能源汽车在全球资源条件下的调查(上海市重大项目,核心研究人员)”。 p. %lE!v
le7!:4/8
目前承担的国家及上海市重大研究项目有: Nw3K@Ge
1)“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与控制器(863项目,组长)”; F7!q18ew
2)“燃料电池发动机(863二期项目,副组长)”; PxAUsY
3)“燃料电池轿车整车(863二期项目,核心研究人员)”; {7F?30: ]
4)“车载信息终端与智能化仪表研制(上海市重大项目,同济大学项目负责人)”; [B_(,/?
5)“现代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研究(济大学-motorola合作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 TyGsSc
{zNFp#z
V;N'?Gu
出版的著作有:参加编著《上海桑塔那―中国轿车丛书》、《汽车工程手册》。 pw,
<0UhV
6}/m~m
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有:“感应电机转差调速系统的稳态矢量控制法”;“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功率平衡控制策略研究”;“汽车控制器局域网can技术应用研究”;“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型及参数识别”;“汽车网络发展趋势及分类方法”;“新一代电子控制汽车发电/起动复用装置研究”等。 XYrZI/R
sjW;Nsp
陈慧教授,1964年6月生,1996年于日本横浜国立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任日本otis电梯公司客座研究员,日本精工株式会社eps事业部研究开发中心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