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医学院2005普通外科学(博士) ZCP
r`H
一、名词解释(2分/个) `x{*P.]N!<
1、胃肠间质通 P2U^%_~
2、炎症反应综合症 ?Xdb%.
3、壶腹癌 >bwB+-l yL
4、ACST z|pC*1A\
5、Glisson鞘 ]Alv5?E60
| z1
二、问答题(10分/个) MBeub
S
1、胃癌的手术方式 sbeS9vE
2、肝移植的适应症和手术方式 25NTtj:X
3、甲状腺结节的处理原则 {WYJQKs8
4、闭合性腹部损伤非手术治疗期间应观察哪些指标 })?t:zX#*
/AT2<w
三、论述题(20分/个) -a=RCzX]
1、针对乳癌高发率世界著名的临床试验NSABP B-04经过长期观察得到哪些重要结论 %<^IAMkp
2、作为合格的外科医生,随着外科治疗的进展,除掌握手术治疗方法外,还有哪些综合治疗方法 ^x BQ#p
H
~VeY\:w
四、多选题(5分/个) 5_H`6-q
1、手术病人最低的血小板数 {IB}g:
2、低血容量性休克 ]
I&l0Fx
4r+@7hnK
O`M6=\
山东大学医学院2005病理生理学(博士) 6Z}8"VJr {
3Fu5,H EJ
1--10 非病生专业答 4X}.aZO&b
3--12 病生专业 ^\(<s
sB~ |V
<
io[>`@=
1、难治性休克期的发生机制 M ^89]woC
2、细胞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zO>y%eI
3、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影响 *^+]`S
4、Ⅱ型呼衰导致肺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K Y=$RO
5、肝性脑病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学说的主要内容 vWs#4JoG
6、慢性肾衰钙磷失调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3FglzJ
7、物理因素对DNA损伤的机制 Qo5yfdR
8、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2+oS'nL
9、自由基导致脂质损伤的机制 ns&3Dh(IVP
10、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机制 aA6m5
11、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zMg
(\8
12、内生致热原的机制 L!c.1Rf_
山东大学医学院2005年妇产科学(博士) :'$V7LZ5
`'vNHY
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 a
!yBEpMo
oG$OZTc
1、perimenopause O'~>AC5{
2、hyperprolactinemia :#zVF[Y(2
3、culdocentesis _, r6t
4、HELLP syndrome {5NE jUu{j
5、FGR $fhR1A
r}4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39~G T
}? :T*CJ
1、人性激素的合成过程 0 /)OAw"m
2、受精和着床的过程
[KW9J}]
3、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和治疗原则 ?58*#'r
4、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处理原则 c?%}J\<n
5、恶性卵巢肿瘤的治疗原则 Ru~;awV?
6、女性不孕症的治疗原则 3>#io^35
7、药物流产的常用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 \GdsQAF"
8、闭经的分类和诊断步骤 W5(.Hub}
9、产前诊断的常用方法和适应症 J
93@\b
b\Mb6s
N+zR7`AG8
山东大学医学院2005年病理学(博士) wl0 i3)e:
/y3Lc.-
一、名词解释 +EvY-mwfQ
1、新月体 4vMjVbr
2、副肿瘤综合症 GDwijZw
3、粒细胞肉瘤 *lBX/O`=
4、软化灶 C[[:/X(c
5、早期胃癌 (L,>P`CR6
6、嗜酸小体 n*m
"yp
7、毛玻璃细胞 ZJOO*S
Ih%LKFT
二、简答 Vy+kq_9
Og :aflS
1、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部位及特点 5iZ;7
?(
2、非毒性甲状腺炎的病理改变 G8@LH
3、结节性肝硬化肝内血管的改变 qFwAzW;"
4、引起肺心病的疾病有哪些?它们共同的病理特点?肺心病的病理诊断标准? Wo,fHY
5、乳腺外上方有一2cm大小的肿块,请你说出三种病理特点截然不同的病变,并说出它们的病理改变 Ze3sc$fG2
im@c||
{TC_
4Y|8
山东大学医学院2005年内分泌学(博士) Z#flu Q%V
?dQ#%
06mn
一、名词解释(5*4分) D)J'xG_<O
N3|aNQ=X0
1、ACS 0Rz",Mu>
2、伴瘤内分泌综合症 Rqun}v}
3、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 WbHI>tt
4、三发性甲旁亢 Wq/0 }W.
5、旁分泌 cE3V0voSw1
D|"^
:Gi
二、简答(6*10分) "kg?Or.
1w|u
^[~u\
1、甲状腺结节的鉴别 NqZR*/BOz
2、高钙危象的处理 XO"BEj<x
3、高血压、低血钾的常见病及特点 'Q4V(.
4、糖尿病足的分期和分级 h2
mU
5、肾小管酸中毒 xXNLUP
6、高渗昏迷的处理原则 i`vgD<}
}OLBE
hGs
三、论述(20分) x#TWZ;
IR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